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十三五”規劃中,關於環保共有9個約束性指標,其中空氣質量和水的質量老百姓最為關注。反映空氣質量的PM2.5濃度和反映水質狀況的劣V類水體比例這兩項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呢?規劃要求,沒有達標的262個城市PM2.5濃度在五年時間內下降18%。到2019年底,這些城市的PM2.5濃度降低23.1%,提前完成目標。關於水的質量,規劃要求,5年內劣Ⅴ類水體比例要低於5%。2019年底實現了3.4%,也提前完成目標。和數據變化對應的是直觀感受:這五年,天更藍了,水更清了。那麼,這些變化是怎麼來的呢?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在河北唐山市環保指揮中心,唐山市生態環境局大氣污染防治處處長吳建軍正在和同事們一起分析近期的PM2.5監測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雙節假期8天,唐山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到目前為止,全年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吳建軍説,這個數字在“十三五”之初想都不敢想。

這樣的成績之所以不敢想,是因為他們面臨的困難實在是太多了。唐山是一座傳統的資源型重化工業城市,因煤而建、因鋼而興。這種重化產業結構,在支撐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嚴重的污染問題。2015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85微克/立方米,是國家標準的2.43倍。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吳建軍説:“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聘請了專家團隊,進行調研分析,多部門聯合會商,明確了唐山PM2.5指數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重污染企業多,中小企業多,產業結構屬於高能耗、高排放,所以怎麼壓減產能、減少企業排放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十三五”期間,沒有達標的262個城市的PM2.5濃度要在5年時間內下降18%,雖然因地域等條件差異,面臨的困難各有不同,但是唐山面對的難題在全國很有代表性。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説:“因為PM2.5的背後是能源,我們國家是產業以重化工為主,能源以煤炭為主,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的結構,而且很重。僅僅通過兩項約束性指標倒逼結構調整也沒有先例,所以通過倒逼結構調整很難。”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説:“最難啃的硬骨頭是推進散煤治理,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化解過剩產能,推進‘公(路)轉鐵(路)’,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這些措施都是結構性調整措施,雖然效益很顯著,但這些措施很難一蹴而就,都是系統性工程。”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結構性減排就是要將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後產能、企業關掉淘汰掉,這涉及到企業的轉型、相關人員的安置,可能還會損害一些部門和地方的經濟利益。雖然壓力大、阻力大、困難多,但是唐山市委市政府認識到,“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必須要完成的硬任務,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城市轉型升級中必須翻過的一座山、邁過的一道坎。

河北唐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建業説:“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GDP增長和財税增收,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確保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真正見到實效,把PM2.5降下來,還老百姓藍天白雲。”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鋼鐵化解過剩產能1.55億噸,煤炭化解過剩產能8.2億噸的目標任務,這為唐山進行大氣治理提供了機遇。按照國家一系列工作要求,唐山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向污染源頭髮起了總攻,先後打響了壓減產能、超低治理和退城搬遷三大戰役。鋼鐵行業需要高投入,一套設備動轍就要幾十萬、上百萬元,每壓減一噸落後產能都要付出巨大的決心和努力。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河北唐山市發改委產業發展處處長王恆説:“市縣兩級聯合派出工作組進駐企業,反覆宣講政策,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終於實現了企業關停,按期完成了去產能任務。5年來,唐山市累計壓減退出鍊鋼產能3332.8萬噸、鍊鐵產能2193萬噸;鋼鐵聯合企業由2015年的40家減少到30家。”

產能終於壓下去了,PM2.5濃度也有所下降。但是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唐山環保部門卻鬱悶地發現,距離達標數值仍然差距很大。怎麼才能讓PM2.5的濃度一微克一微克地降下來呢?

吳建軍説:“鋼鐵等產業是唐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企業還要發展,不可能全部關停,指標達不到就要想新辦法。”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而此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高質量的發展要求,給唐山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新的方向,讓唐山認識到,環境問題與城市發展密不可分,必須改舊創新。2017年開始,唐山市開展了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先後在鋼鐵企業投資約210億元對原有治理設施進行升級。首鋼遷安鋼鐵公司做了環保系統改造的排頭兵,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全工序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2018年下半年,唐山又啓動了“污染退城行動”,推動鋼鐵、陶瓷、熱電向沿海臨港佈局。今年9月7日,河鋼集團唐鋼新區在樂亭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新鋼廠實現全流程的超低排放。不斷地爬坡過坎見到了成效,今年1至9月份,唐山達標天數177天,比2015年同期增加58天。唐山的藍天保衞戰可以説是這5年全國大氣治理的一個縮影。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十三五”的藍天來之不易,讓水更清的困難同樣也不少。就拿汾河治理來説,為了完成“十三五”目標,山西省太原市就打了一場硬仗。汾河流域有13個國考斷面,2015年有8個斷面是劣V類水體,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2020年要實現劣V類水體少於6個的目標,難度不小。汾河太原段全長188公里,由於歷史原因,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汾河,使得汾河太原段長期為重度污染水體。

小東流河是汾河在太原市區的9條主要支流之一,被稱為“九河”。汾河太原段的水質多半跟“九河”相關,曾經的“九河”幾乎全是黑臭水體,嚴重污染汾河。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黑臭水體的產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城市污水直排環境有問題,這在各個城市都有一定的普遍性。據瞭解,“十三五”初期,全國黑臭水體的河流達到2800多條。為了解決這個頑疾,“十三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東説:“各個城市開始加大排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等。從2016年到2018年這3年時間,我國污水處理能力新增3200萬立方米/日,排水管網增加了近20萬公里。”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太原也把治理汾河的重點聚焦在了“九河”綜合治理和污水集中收集處理上。2017年,太原市開始整治小東流河,這裏也是太原“九河”綜合治理的難點所在,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搬遷高壓電塔、改造管線、下穿鐵路等困難需要一一破解。

“九河”綜合治理工程在2018年全面完工,新建的雨水管線和污水管線,將“九河”曾經直排汾河的生活污水,全部收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後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再進行排放,大大提升了汾河水質。但之後,新問題又出現了。

為解決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太原市啓動了汾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但是到去年12月底,每天依然有約5萬噸污水無法處理,直排汾河。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留給太原的時間不多了。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今年5月15日,日處理能力20萬噸的一期二步工程終於通水運行,補齊了太原污水處理的最後一塊短板。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6月,汾河流域13個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V類,困擾當地羣眾的汾河污染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的9個生態指標,有8個已經提前完成。只有優良天數,因為距年底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尚在進行中。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司長萬軍説:“地級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正在按照計劃推進,從今年1到9月份初步數據情況來看,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預計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能夠全面實現。”

看上去這幾個“十三五”指標只是幾個小數字,但這些小數字帶給老百姓的卻是大變化,它們的背後卻是大工程。PM2.5一微克一微克地降下來,背後可能是幾千萬噸落後產能的清退;小河水一天一天變清,背後可能是幾十公里排水管網的建設改造。這5年,各地各部門齊抓共管,大家一起爬坡過坎,甚至壯士斷腕,才有了今天的碧水藍天。

製片人丨劉年 郭峯 黃潔

編輯丨劉寧 宋雲屹

攝像丨張玉虎 宋振雲

責編丨温娜 王琦冰

剪輯丨邢永躍 苗佳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44 字。

轉載請註明: 焦點訪談丨這項看得見、聞得到的指標,完成得怎麼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