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指望90後00後”
中國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羣,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不能指望90後00後, 要儘快抓住最後的主力生育人羣還允許的時間窗口,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比如攀枝花前段時間發500塊錢,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發500塊錢,這都是對的。
未來大家拭目以待,隨着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一線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獎勵3000-5000塊的現金。我本人也會呼籲。放開三孩已經晚了五年,未來應該加大鼓勵生育的力度: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女性就業權益保障、現金補貼和個税抵扣、休假激勵等。讓更多的人敢生,生得起、養得起。
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這是中國正在發生的大趨勢,調節收入分配和實現共同富裕上升到戰略層面。未來中國有些公共政策可能要出現一些調整,這些政策可能會推出來:一個是房產税,房產税是大勢所趨,房產税是調節收入分配很重要的手段。未來消費税會進行改革,尤其是奢侈品消費税。
還有我們的教育、醫療、社保這些基本公共服務的改革。現在對教育先做了改革,清理校外培訓。房地產也正在做改革,改革學區房。隨着我們更加重視公平,醫療社保可能也會面臨調整。未來户籍制度、普惠金融等也面臨改革。
房地產改革何去何從,要實現房地產的軟着陸,避免硬着陸。我認為關鍵是城市羣戰略、人力掛鈎、控制金融槓桿,還有房產税。我有一個公共政策的建議,建立土地指標的全國流動交易市場,現在碳指標都可以全國交易,土地指標也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供求平衡。
但是房地產調控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層層加碼,要用時間來換空間,要讓房地產軟着陸,避免硬着陸。
中國房價的普漲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房價是分化的,往都市圈城市羣區域中心城市分化,大家如果一定要買房,就跟着人口流動去買房。
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金融政策的收緊一定會帶來房地產銷售的下滑。從房地產銷售、開發商資金的回籠,拿地、預售、投資,整個鏈條有一個傳導過程。
受房地產和出口拖累,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加大,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最近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1%一路降到2.8%,非常明顯是對經濟下行和貨幣寬鬆的預期。貨幣政策將經歷四部曲:不急轉彎-慢轉彎-轉彎-轟油門。
經濟週期就是大自然的法則,從衰退-復甦-過熱-滯漲,週而復始。
中國的貨幣政策包括財政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逐步的友好。現在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通脹還在高位,但是大宗商品的通脹高點已經出現了,這種制約在未來也會逐步的緩解。
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的加大,從滯漲往衰退的方向轉化,貨幣政策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未來的貨幣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逐步友好。所以,對資本市場不必悲觀。
中國的互聯網平台經濟,這幾年為我們的新零售、消費、提升我們購物物流的效率還是做了貢獻的,底層邏輯還是有道理的。
它的問題是應該鼓勵向上去創新,去搞雲計算、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等硬科技,而不是向下去搶小商小販的飯碗。政策的目的是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什麼是大勢?就是降低房地產、金融、教育、互聯網等的利潤和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過去長期對民生和實體經濟的擠壓和成本,大力發展製造業、硬科技、實體經濟、新能源、新基建、資本市場等。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看清這一大趨勢,至關重要。每個企業每個人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
以上,是經濟學家任澤平博士,8月9日分享的最新觀點。
任澤平博士認為,當下政策正在往重視公平、兼顧效率方向調整,主要是因為收入分配的差距,以及中國面臨的K型復甦。未來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同時,他還談到了對於房地產如何軟着陸、三胎生育政策、規範學科培訓、中美關係等問題的看法。
全文如下:
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給大家講幾個話題。
國家政策導向和前些年,尤其是跟過去幾十年還是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是我們發展到新時代、新週期所做出的一些重大戰略調整。
我們原來講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是過去中國的收入分配導向。
現在大家明顯感覺到,我們這些年開始更加重視公平,調節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房產税、教育、醫療、社保等等改革開始推進,這會帶來一個什麼變化?
第二個,在一些行業方面,國家有保有壓,一個是規範平台經濟、房地產、校外培訓,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新基建還有硬科技,為什麼做出了這些政治和戰略的調整?它一定是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這個時代的需要。
第三個,最近世界各國,包括國內的疫情出現了反彈,跟大家説一説對經濟的影響。
第四個,更多的要順勢而為,抓住時代給的機遇。未來從國家的戰略導向上看,行業的趨勢,行業的投資風險和機會是什麼?
在過去這幾年,也包括今年,行業的起起落落,包括資本市場的表現,確實跟國家的戰略導向有關,而國家的戰略導向又跟經濟發展的階段特點和未來形勢的需要緊密相關。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未來的財政貨幣政策走向。
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加大
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先簡單回顧一下我們原來談過的一些觀點,跟大家介紹一些分析經濟形勢,包括大類資產,股市、房市、債市、匯市商品的專業分析框架。
觀點是表象的,底層邏輯是它的分析框架。
有了分析框架,大方向不會犯錯,把握住大的形勢非常重要。
今年1月份,我們提出流動性拐點,隨後市場出現了調整,也出現了風格切換,它的一個大背景就是通脹預期起來,所帶來的流動性拐點的出現,這個是非常明顯的。
前一段時間,因為清理整頓校外培訓,我們市場也出現了短暫的調整,這次調整主要是因為情緒,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
我們5月前後提出過經濟週期從滯脹轉入衰退,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我們是在今年初提出滯脹,大宗商品價格起來,大約在今年5月份,我們當時講對未來的經濟下行要有準備,要充分的估計。
客觀來講,5月份經濟還是相當不錯的,提出這種觀點還是要承受一定的壓力的。
但最近我們看市場上各種觀念,認為經濟未來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觀點有所增加,原因跟我們原來提的邏輯是一樣的,比如説房地產銷售的放緩。
但是5月份房產銷售都還是不錯的,為什麼我們提出房地產可能成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拖累經濟下行的很重要原因?
我們有一個分析框架叫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金融政策的收緊一定會帶來房地產銷售的下滑。從房地產銷售、開發商資金的回籠,拿地、預售、投資,整個鏈條有一個傳導過程。
所以,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加大,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最近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1%一路降到2.8%,非常明顯是對經濟下行和貨幣寬鬆的預期。
觀點都是表象,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些觀點分析經濟形勢,掌握分析經濟形勢和大類資產判斷的方法邏輯,
比如經濟週期的邏輯、大類資產投資時鐘輪動的邏輯、房地產的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
政策在往重視公平、兼顧效率方向調整
美國收入差距回到了100年前水平
第一個問題,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對收入分配是採取了這麼一個態度,叫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因為改革開放之初,經濟一窮二白,所以要優先發展經濟,
我們對資本比較友好,採取的是效率優先的收入分配製度,叫先富帶動後富。
最近大家明顯感覺到,我們政策在往重視公平、當然也兼顧效率這個方向進行調整。
為什麼經濟發展到今天,要重視公平、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共同富裕,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個,我們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收入分配問題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關係到人民的美好生活。
收入分配解決不好,會出大問題。無論是美國、拉美包括中國,都要重視收入分配問題。
美國為什麼民粹主義盛行、貿易保護主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在美國收入分配的差距回到了100年前。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號稱全球最牛的對沖基金經理叫達里奧,他當時來國內推薦他一本書,出版社請我幫着站台。
達里奧講到最後,就講了一個觀點——美國現在社會的動盪、社會的撕裂、民粹主義、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現在收入差距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
拉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也和這種收入分配的差距有關。中國美國都面臨類似的挑戰。
K型復甦、大中小企業分化
中國收入的金字塔特點比較明顯
我跟大家説幾個數據,最近全球和中國面臨K型復甦,
K型復甦是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有的人境況好轉,但是有的人境況惡化。
中國K型復甦的特點,大中小企業的分化。
比如説製造業PMI指數,這些年大企業的景氣度一直比較高,但是小企業的景氣度一直不高,始終在榮枯線下。
最近上游成本的上漲,對中小企業也產生了擠壓,
雖然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的也非常高,但這是一種無就業的復甦,因為大企業好,但是大企業不是解決就業的主力,小企業不好,但是小微企業往往是解決就業的主力。
所以今年應屆生,包括大學生、碩士生的就業不太好,尤其是20~24歲的大專及以上人員的失業率,在今年是比較高的。
還有一個就是收入差距的拉大,
我這裏可以給大家説一個數據,在我們國家,從2000年到2019年,税收收入前10%的人羣收入所佔的比重,從35.56%提高到41.43%。
中國收入的金字塔特點還是比較明顯,我們呈現了K型復甦。
所以“7·30”會議就提到要解決就業、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的問題,提出過對大學生、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這是和大家交流的第一個問題,最近我們的公共政策開始從過去的效率優先,到現在的更加重視公平。
未來公共政策可能調整
房產税是大勢所趨
怎麼重視公平,肯定要推出一系列的公共政策,
我給大家做一個預測,未來中國有些公共政策可能要出現一些調整,大家拭目以待,這些政策可能會推出來:
一個是房產税,房產税是大勢所趨,房產税是調節收入分配很重要的手段。
比如你佔有了10套房子,你就要交更多的税。我們現在在存量環節、持有環節沒有税收,你有10套、100套不用交税。
未來消費税會進行改革,尤其是奢侈品消費税。
還有我們的教育、醫療、社保這些基本公共服務的改革。
現在對教育先做了改革,清理校外培訓。房地產也正在做改革,改革學區房。
醫療、社保大家可以拭目以待,隨着我們更加重視公平,醫療社保可能也會面臨比較大的調整。
還有什麼改革?
比如説户籍制度改革。我們很多城市的户籍制度後面附着了很多的公共服務。
未來户籍制度隨着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到來,年輕人會變得稀缺,落户門檻會不斷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搶人大戰裏,會對年輕人更加友好。
還有就是普惠金融。
中央非常強調普惠金融,就是讓金融不能嫌貧愛富,光保大企業,中小企業都拿不到貸款,普惠金融也可能會一個有比較大的調整。
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個方面的內容。
國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戰略是順應時代的需要。
改革開放40多年,從效率優先開始到重視公平,從先富帶動後富,到實現共同富裕,未來我們會加大力度調節收入分配。
這裏的政策手段,包括教育醫療社保的改革,包括房產税的推出,包括消費税的改革,包括普惠金融、户籍制度等等改革,也包括學區房、城市羣和人力掛鈎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改革。
從這麼一個維度和角度來看我們未來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這是我們新的發展階段很重要的轉變,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房地產改革何去何從
跟大家説一下,怎麼讓房地產軟着陸?
這些年,國家防範金融風險還是出了很多政策,比如説治理影子銀行,治理得還是不錯的,
包括治理過剩產能,通過去產能消化了很多過剩產能,我們對於一些資本的無序擴張,這個系、那個系也做了調整。
房地產改革何去何從。
我們現在也在一輪一輪地加碼來調控房地產,目的是促進這個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怎麼讓房地產軟着陸,而不是硬着陸?
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時間換空間,
第二個是採取市場的方式。
我們以前做宏觀調控,硬着陸的代價很大,往往經濟會受傷。
國際上有很多房地產硬着陸的案例,2008年的次貸危機,日本當年房地產泡沫破裂,整個民族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擊,失去了20年,年輕人落入所謂的低慾望社會,老齡化、少子化到來,都跟這個背景有關。
我原來講過一個觀點,叫十次危機九次地產。
房地產是週期之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跟房地產對比,它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大行業,是我們居民的最大財富。
在中國,第一大支柱行業肯定是房地產,房地產帶動的相關投資佔我們固定資產投資1/3以上,我們居民財富里面,股市、房市、債市加起來,房地產大約佔70%以上。
還有金融,銀行對房地產領域放的貸款佔整個銀行貸款的比重肯定超過1/3。
所以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大,但是風險也大。
讓它軟着陸,避免硬着陸是非常重要的。
房地產要用時間換空間
或者用市場的方式解決
怎麼讓它軟着陸、避免硬着陸?
一個要用時間來換空間,
打個比方,全國房價如果10年都比較穩定,但是居民的收入經濟都在增長,慢慢就把房價給消化了。
如果你一輪一輪加碼,一下讓它硬着陸了,導致泡沫破裂、銀行風險大面積暴露、很多買房的人負資產、土地財政坍塌、上下游的家電企業、建築建材企業也大批倒閉,這個風險就會非常大。
怎麼讓它軟着陸,避免硬着陸?
我這麼給大家講,如果説我們處理的不好,可能會爆發我們自己的次貸危機。
這幾個大的房企,再加上有些銀行的通道業務,這些銀行對房地產的風險暴露是非常大的,就那些準備金根本賠不起。
第二個就是市場的方式,什麼叫市場的方式?
第一,確立城市羣戰略。未來中國經濟整體是往都市圈城市羣流入。
第二,人地掛鈎,人來了供地,供求平衡。
我有一個公共政策的建議,建立土地指標的全國流動市場,現在碳指標都可以全國交易,土地指標也可以。
簡單來講,比如人從東北到了深圳,用地指標劃到深圳,
要是用地指標不劃到深圳,那建立全國用地指標的拍賣市場,深圳的一塊地賣100億,拿10個億給東北,
東北把用地指標給深圳,同時增加一畝或者五畝的良田,10個億把什麼地都可以變成良田。
還有就是房產税。
中國房地產要實現軟着陸,城市羣戰略,人力掛鈎,控制金融槓桿,還有房產税。
但是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用時間來換空間,要讓房地產軟着陸,避免硬着陸。
房地產未來會分化
跟着人口流動去買房
談到這,很多朋友會問説是不是房地產投資的大時代已經過去了?
坦率地跟大家講,大家希望像過去10年一樣,北上廣深房價10年漲8倍漲10倍,這個時代肯定過去了,但是並不意味着未來房地產沒有投資機會。
房地產我講過一個分析框架,
叫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如果大家一定要買房,跟着人口流動去買房。
教給大家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你拉一拉在過去兩年三年哪些城市人口流入最多,下一輪上漲的時候一定是這些城市領漲。
很多人説房地產投資大時代過去了,但是在過去幾年,深圳,杭州,包括像東莞,無錫等等這些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漲,
包括上海,上海的平均房價在過去兩年也漲了30%,學區房有的漲了50%甚至一倍。
什麼原因?
就是跟人口的流入流出有關。
所以中國房價的普漲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房價是分化的,往都市圈城市羣區域中心城市分化,大家如果一定要買房,就跟着人口流動去買房。
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我認為未來還是有購買的價值,有持有的價值,在未來是有上漲的空間。
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它有需求。
普漲的時代結束了,即使調控的比較成功,未來中國房地產也會出現比較分化的格局。
大宗商品價格在高位築頂
通脹遲早會回落
第三個就是對通脹的影響,我原來跟大家講過一個觀點,大宗商品的高點臨近了,當時我講這個觀點,很多朋友還捏了一把汗。
在5月17號,我們在市場率先講大宗商品應該高點臨近,結果5月19號國常會對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大宗商品調整。
最近因為供求缺口又出現了反彈,但大部分都沒有到達前期的高點。
我們明顯看到原油從70多又跌到了60多,銅價、螺紋鋼價格、鐵礦石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總的來説,通脹的供求缺口還存在,
但是因為中國需求的放緩,美國經濟復甦邊際上也快到頂了,一輪的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也應該接近高點。
最近通脹數據公佈出來了, CPI回落, PPI有所反彈,但是到了下個月,我懷疑大宗商品價格是在高位築頂狀態。
當然,通脹是一個滯後指標,未來隨着需求的放緩,遲早還會回落。
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對資本市場不必悲觀
最後給大家講一下,未來的經濟形勢,貨幣政策,和我們對資本市場的一個簡單看法。
從經濟週期的角度,我們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加大,
我們處在經濟週期從滯脹往衰退的方向去轉化,貨幣政策會逐步寬鬆,中國的貨幣政策包括財政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逐步的友好。
現在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通脹還在高位,但是大宗商品的通脹高點已經出現了,這種制約在未來也會逐步的緩解。
總的來説,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股市是貨幣的晴雨表,未來的資本市場,如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足夠寬鬆,對資本市場不必悲觀。
我們處在從滯脹往衰退方向轉換的時點
站在當下,我們現在經濟形勢怎麼樣?我們今天處在經濟週期的哪個位置?
從滯脹往衰退方向轉換的時點。
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的加大,通脹還在相對的高位震盪,
因為通脹總是滯後的,所以現在的貨幣政策更多是對沖性的放鬆,還不敢大放鬆。
未來經濟和通脹都向下的時候,貨幣才會釋放出非常明顯的寬鬆信號。
這就是我講的貨幣政策四部曲,不急轉彎,慢轉彎,轉彎,轟油門。
但是資本市場的機會總是這麼奇妙,所有的機會都是一開始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當真正的信號非常明確的時候,大家形成一致預期的時候,可能一兩個月就漲完了,大部分人是不敢去追的。
現在我們處在從滯脹往衰退的方向去轉化,經濟未來的下行壓力會逐步加大,主要拖累因素是房地產和出口。
所以未來貨幣政策大的方向一定是放鬆的。
只不過因為通脹還在高位,所以還不敢給出明確的信號,未來經濟和通脹同時向下,就會給出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個時候就會有大的資本市場行情。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因為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的加大,貨幣寬鬆的時間窗口已經逐漸的開啓,對未來資本市場不應該悲觀。
最近債券走了一波小牛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1%降到了2.8%,
利率下行抬升了股市的估值,叫無風險利率的下降,現在貨幣還不敢給出特別明顯的寬鬆的信號,但是未來這個條件會逐步的具備。
很多人會説未來經濟都不好了,為什麼可能股市會好?
我一直講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是貨幣的晴雨表。
只要貨幣未來寬鬆的時間窗口開啓,大家對股市就不宜太悲觀,這是我跟大家講的主要的看法。
要看清未來國家戰略導向
總結來説,今天給大家大致分享了幾個觀點,
一個是我們要看清未來國家的戰略導向,也就是大勢。
第一個大勢,我們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我們要調節收入分配,我們要實現共同富裕。
第二個大勢,我們對有的行業進行規範,未來國家要發展實體經濟,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製造業,這是國家關於行業的戰略調整。
最後給大家講了房地產,我認為房地產應該是要避免硬着陸,要軟着陸,我們也開始往那個方向進行調整,但是還沒有完全步入正軌。
還跟大家講了生育問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不僅是放開生育,要走向鼓勵生育,鼓勵生育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我也會積極的去呼籲這件事情,因為這涉及到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涉及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幸福。
最後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對現在經濟形勢的看法。
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的加大,我們從滯漲往衰退的方向轉化,貨幣政策寬鬆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未來的貨幣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逐步友好,這是我們的主要看法,供大家參考。
再過10年
中國經濟規模可能超過美國
2018年中美爆發了貿易摩擦,後來從貿易領域到科技、金融、地緣,包括輿論意識形態,中美的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號稱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後來還有一個詞叫修昔底德陷阱,講中美能否避免一戰。
從歷史上來説,1976年中美建交,中美關係迅速升温,後來中國搞改革開放,美國也是一路支持。2001年中國加入WTO,美國力挺。
但是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經濟規模超過了美國的70%,佔世界經濟比重的17.5%。
我跟大家説三個數,
第一,中國人均GDP現在已經是1萬美元,
什麼概念?大約再過5年,朋友們,你們能不能想象中國可能是發達國家,因為世界銀行的標準是12,600,中國只需要以5~6%速度再增長5年,就可能成為發達國家。當然現在因為疫情,大家沒法出國,如果説中國自己不犯錯,再過5年我們就成發達國家了。
第二個就是我們經濟規模,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一窮二白,可以被善意的忽視,但是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我再給大家做一個預測,就是大約再過10年,中國經濟規模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深刻改變全球的政經版圖。
中美關係發生了變化,中美關係的本質就是老大和老二的關係,
世界政治是叢林法則,只能有一個老大,現在中國正成為有利的挑戰者,
我們這本書(《全球貿易摩擦與大國興衰》)講中美貿易摩擦,包括中美大國博弈的本質以及未來的推演,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就是我們需要説出來國際環境。
中美博弈不能簡單對比美蘇和美日
很多朋友關心國際經濟形勢,有時候想想,我們所處的時代都跟我們發展階段有關,為什麼在這個階段爆發了中美貿易摩擦?
為什麼爆發了新國潮運動?
其實你看多了,像日本、德國、韓國在它們類似的發展階段都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你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馬上成為發達國家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大家民族的自信心爆棚,
再加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的國潮品牌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當年日本、韓國、德國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中國和美國的這種博弈,不能簡單對比當年美國和蘇聯以及美國和日本
因為前蘇聯意識形態色彩是非常濃厚的,採取的是計劃經濟,中國採取了市場經濟,更重要的是,中國擁抱着全球化,中國是跟世界包括美國是融為一體的,所以跟前蘇聯是不一樣的。
中國也不會成為第二個日本。
因為日本市場空間比較小,美國把它的空間一壓縮,日本就沒有空間了,
日本當時只有1.3億人,全球是70多億人,美國是3.2億人,美國只要不給日本打開市場空間,日本馬上就得屈服。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國是14億人,相對於日本而言,美國是個大經濟體,但是中國對美國而言,中國是大經濟體,美國這些產品離不開中國。
比如説在中美貿易摩擦與如火如荼的時候,特斯拉選擇在中國開廠。
最近美國的農業州,包括美國的芯片廠商,集體到拜登政府提出訴求,希望雙方取消當年加的關税。
最近這一年多,中國的出口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原來貿易戰的時候,你不讓我出口,現在疫情了,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
而且美國現在通脹,肯定很多東西短缺,所以希望中國出口,但是出口了以後有關税,這種關税到最後轉嫁到老百姓的手上,他的購買成本是提升的,最近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
當然,中美怎麼通過全球化的方式共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裏我們沒有時間展開講,反過來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藴含着百年未有之大機遇。
中國面臨兩大挑戰:
外部是和美國的大國競爭
內部是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瞭解了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就知道中國為什麼要規範平台經濟、房地產和教育,大力發展高科技、新能源、新基建和硬科技、卡脖子技術。
簡單來講,中國現在面臨兩大挑戰,
外部跟美國的大國競爭,
內部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每個都需要去應對,需要做出政策和戰略的調整。
我們外部與美國競爭,現在新冷戰、脱鈎等等喧囂塵上,客觀地講,現在美國確實在一些高科技領域的出口方面(限制中國),包括給華為斷供,非常明顯。
我前幾年剛用華為手機的時候,我還跟餘承東發了個微信,我説華為手機甩蘋果好幾條街。結果沒多久,過了一兩年,華為手機就因為斷供而被迫斷臂求生,榮耀都剝離了,這就是中美貿易戰的背景。
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在外部跟大國競爭,為什麼我們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很重要的原因,中國經過40多年發展,很多領域進步了,但是我們還處處是短板。
什麼叫卡脖子?中國的高科技無非是軟件、硬件。
硬件,我們造汽車、家電、手機都造得很好了,但是我們的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發動機芯片、半導體這些領域,跟美國還有巨大的差距,就是一些底層的東西。
軟件,我們研發各種大數據,雲計算、應用軟件都很發達了,但是編程語言、系統軟件還用的是別人。
我原來請教過業內一位專家,中國的高科技領域,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大樓,
只有少數的企業,比如像華為,具備了打地基的能力,所謂殺入無人區。
我們的科研支出裏面,基礎研究非常缺乏,但是我們應用型研究非常發達。
這是我們面臨第一個挑戰,外部的大國競爭。
內部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是怎麼創新驅動、怎麼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怎麼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怎麼降低各種成本。
我們內部要經濟高質量發展,外部要跟美國這種大國競爭,一定會選擇這樣的戰略,
比如控制貨幣的超發、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反壟斷、規範平台經濟,包括治理校外培訓。
我們鼓勵的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降低實體經濟、製造業、硬科技和卡脖子技術,這個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中國經濟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
中國經濟的幾個大的趨勢:
第一個,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
第二個,為了內部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外部與美國的大國競爭,我們開始調控房地產、規範平台經濟、治理校外培訓。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也包括降低生育、養育、教育的成本
這都是我們發展階段的一些選擇,包括雙碳,包括新能源,這都是我們大的發展趨勢和形勢,也是我們發展到今天,政策的必然選擇。
今天央行也剛出了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大水漫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不能再走貨幣超發刺激的老路。
貨幣超發這種事兒,對老百姓是沒有好處的。
因為老百姓能有多少資產呢?
貨幣超發,股市、房市、各種資產價格,一地雞毛的亂漲。老百姓的實際購買力、你的工資是被打折的,一個國家能夠控制好貨幣,對老百姓是負責的。
我們選擇的這一套政策,從效率優先到兼顧公平,這是第一個大趨勢。
政策是對的
但要把握一個度
第二個,規範平台經濟、房地產和校外培訓,大力發展新能源、新基建和硬科技,這都是跟我們發展階段有關的。
但是這裏我倒是要講一個問題作為收尾,這些政策都是對的,包括房地產調控,但是所有的政策要把握一個度,
“7·30”會議就講,防止運動式減碳,這個講得非常好。
前幾年金融去槓桿誤傷了很多民營和中小企業,當然大方向是對的,但是也有誤傷。
供給側改革去產能,也誤傷了一些民營和中小企業,導致了這些年民營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
未來我們調控房地產也是這樣,要讓中國的房地產軟着陸,不要讓它硬着陸。中國房地產要硬着陸,那是不可承受之重。
10次危機9次地產,股市調整調整都沒太大關係,房地產要出問題,一定是大問題。
規範平台經濟也是,因為總的來説,中國的互聯網平台經濟,這幾年為我們的新零售、消費、提升我們購物物流的效率還是做了貢獻的,底層邏輯還是有道理的。
它的問題是應該鼓勵它向上去創新,去搞雲計算、無人駕駛、人工智能,而不是向下去搶小商小販的飯碗。要讓它規範發展。
水至清者無魚,政策的目的是規範健康發展,並不是説要消滅這個行業,有一些網文往這個方向導向是錯的。
中國生育主力人羣是75-85後
配套政策應該儘快落地
少子化是一個什麼概念?不要指望90後00後生,他們不是生育的主力,中國的生育主力人羣目前來看是75-85後。
為什麼?因為90後00後的生育觀念就發生了變化。
我一直講中國全面放開生育已經晚了5年了,70後的人還是有多子多福這種觀念的,現在還好已經放開三胎了,但是鼓勵生育不要再晚了。
為什麼日本的人口老齡化這麼嚴重,成為了世界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的鼓勵生育,因為猶豫,因為糾結,推遲晚了,放開晚了,大家都不生了。
中國目前來的主力生育人羣,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
要儘快抓住最後的主力生育人羣還允許的時間窗口,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 。
比如攀枝花前段時間發500塊錢,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發500塊錢,這都是對的。
未來大家拭目以待,包括我本人也會呼籲一線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獎勵3000-5000塊的現金,
這是為國家做貢獻,還有加大女性就業權益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0-3歲的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生了孩子以後,託兒所可以免費上,防止女性不願意生,要配套這些政策才可能改變現在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的勢頭。
我認為這幾個政策應該要儘快落地,不然我們很可能布日本的後塵,因為我們現在總的生育率已經降到了日本的水平。
這個東西影響很大,它影響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影響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幸福。
我的看法就是中國放開生育已經晚了5年了,鼓勵生育不能再晚了,鼓勵生育應該儘快推出。
為什麼?因為這是中國最後一波的時間窗口。
人口這件事最大的特點就是你明知道他要來,政策出來了,還改變不了,所以這個非常的重要,對國家也好,對民族也好,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我也會持之以恆的呼籲應對老齡化,少子化,呼籲放開生育以及鼓勵生育政策的儘快落地。
據“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
編輯:高暢韻 馬少劍
統籌:王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