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馬曉蕾
編輯 / 塗彥平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Autonews,thedetroitbureau 作者:Paul A. Eisenstein,KURT NAGL
密歇根州電動車初創公司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最後一英里解決方案,簡稱ELMS)正在申請破產保護。分析師稱,它是通過SPAC上市的初創企業中第一個宣佈失敗的公司,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對這一結果感到非常遺憾,我們的團隊表現出色,我們的電動貨車滿足對清潔、互聯車輛的關鍵需求,減少地面交通的碳排放。”該公司臨時CEO沙納·麥金泰爾(Shauna McIntyre)在6月12日的聲明中説,“不幸的是,有太多的阻礙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克服。”
破產的SPAC上市企業
ELMS公司成立於2020年,專注於開發最後一英里的配送車輛,不僅推出了兩種型號的電動送貨麪包車,還有多種卡車型號。
隨着網上購物趨勢大增,這一細分市場正在迅速擴張,企業用户都希望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也減少車輛的排放。
互聯網巨頭亞馬遜Prime已經向初創公司Rivian訂購了10萬輛最後一英里配送卡車,還向Stellantis訂購了4萬輛。
憑藉潛在市場的規模,最初ELMS似乎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該公司在2021年6月通過SPAC合併上市,創造了約3.79億美元的收益,市值達到14億美元。可惜幸福太短暫,從那以後,該公司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ELMS的最後一英里電動送貨車的概念吸引了投資者,但很快它就面臨着一個殘酷的現實:製造汽車很難。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曾在通用負責過悍馬品牌。ELMS原本計劃從中國進口部分組裝完成的電動卡車,並在印第安納州米沙瓦卡的一箇舊通用裝配廠完成生產過程。
該公司的網站上寫道:“我們計劃每年生產10萬輛汽車,為舊悍馬裝配線和當地社區注入活力。”
儘管有雄心勃勃的計劃和長千上萬的訂單,該公司還是沒能將其電動送貨車推向市場。
申請破產保護意味着ELMS的高管們已經放棄了尋求救助的機會。它的剩餘資產仍有可能從破產中被收購。菲斯克汽車公司在2013年底破產後就發生了這種情況。其資產被中國的萬向集團收購,並更名為卡瑪汽車。
“你可以吸引大量資本,但最終你必須生產出車輛來,這很難做到,也很燒錢。”Riveron諮詢公司的高級董事總經理史蒂文·懷博(Steven Wybo)説,“這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不幸的是,它們從一開始就有點註定要失敗。”
今年,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詹姆斯·泰勒和董事長傑森·羅(Jason Luo)突然辭職,這家初創公司開始走向末路。
該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兩位高管離職後,一系列毀滅性打擊接踵而來:德豪會計師事務所(BDO LLP)辭職、去年的年度報告一直沒有提交、在5月份宣佈現金將耗盡。
今年3月份,該公司宣佈裁員5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一。
截至6月13日下午,其股票交易價格為每股19美分,與通過SPAC合併上市後不久達到的14美元峯值相比,幾乎一文不值。
清醒的教訓
汽車行業專家表示,ELMS公司的失敗是對電動車初創公司的現實檢驗,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説是一個教訓。
底特律創業風險基金Stanson Ventures的管理合夥人和創始人特德·塞爾賓克西(Ted Serbinksi)説,一家公司必須開始賺錢,證明它可以成為一個可行的企業。
“風口正在收緊。讓我們回到現實問題,比如你能賺錢嗎?”塞爾賓克西説,“如果你不賺錢,你就會在市場上被擊垮。”
“我認為投資者對汽車技術的熱情已經降下來了。”懷博説,“SPAC市場確實已經降温了,投資者逐漸清醒過來。”
因此,懷博預測很快就不會再有新的電動車初創公司出現。
“我認為投資者會非常謹慎,可能不會被這個領域的任何新事物所吸引。”他補充説,“ELMS不會是最後一家倒閉的電動車初創公司。”
塞爾賓克西説,在資本自由流動的週期之後,下一步是整合。“電動車初創公司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成熟。”
分析師們認為,還會有更多電動車初創企業會步ELMS的後塵,幾家較“危險”的公司包括:Canoo、Faraday Future和Lordstown等陷入困境的品牌。
5月份,Lordstown汽車公司稱,在獲得進一步的投資之前,它將不再向電動皮卡的生產設施投錢。緊接着Canoo在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發出了“持續經營警告”,稱它的現金即將耗盡。
ELMS的失敗也讓更多通過SPAC上市籌集資金的電動車企業開始惴惴不安。
SPAC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曾經只存在於小眾市場,由於可以幫助公司省去IPO的諸多披露要求,逐步成為一種特別流行的快速上市通道。Lucid、Canoo、Nikola和Lordstown都是採取的這種上市模式。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今年截至5月中旬,共有66家SPAC在美國交易所籌集了115億美元,而2021年同期的數據為317家,1020億美元。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