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最近逛一逛新能源二手車,那價格簡直是離大譜。”
例如,2021年11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 EV馬卡龍夾心款,當年提車價格4.86萬元,開了8個月之後,在二手車市場裏掛着4.88萬元價格對外出售。老款是皮質座椅、皮質方向盤,這些在在售車型上卻都換成了塑料。
是因為五菱宏光MINI EV銷量火,一車難求嗎?並不完全是。因為,除了五菱之外,長安新能源、零跑、哪吒等等很多低價新能源車,也部分出現了二手車價格比當年新車貴的情況。
一直以來,二手車相比新車,都是更經濟實惠且偏理性的選擇。但,這一規律放在眼前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就不那麼適用了。而且,不僅是二手車,新車的價格也頻頻上漲,甚至於很多人把倒賣特斯拉訂單變成了一門生意在做。
究其深層原因,在於2022年開年至今,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經歷了2輪明顯的價格上漲。而如今,你我很有可能迎來1年內的第三次集體漲價。
5家車企開始漲價,背後充滿不可抗力2021年年末至2022年年初,第一輪電動車漲價潮開始,各家車企選擇調價的主要原因是用來填平國家新能源補貼新政策後的缺口。2022年新能源補貼在2021年基礎上進一步退坡30%,所以截止2022年2月底,已經有近20家主流車企宣佈了漲價計劃。換言之,主流車企全部官宣漲價,此前我們也對此進行了相應的分析,一些溢價能力更強、對消費者態度更友好的企業漲價幅度小,其他反之。
而第二輪電動車漲價潮,出現在今年3月之後,動力電池上下游原材料成本暴漲,直接導致動力電池價格飛漲,而電池又是電動車上成本最高的單一部件。於是,整個電動車行業只能承受壓力,全行業價格發生上漲,甚至是零跑C11這種本來售價只有10多萬的車,直接最高漲了3萬元。甚至於,理想ONE這種動力電池不算大的增程式混動車型,價格也上漲了1.18萬元。
至於第二輪漲價潮的結果是,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企業全都賺的盆滿缽滿,天齊鋰業2022年上半年預期歸股東利潤區間為96億元-116億元,同比增長約11089.14%至13420.21%,藏格礦業預計2022年上半年歸股東淨利潤23.5億元-24.5億元,二季度環比增速88.69%-100.98%。還有一眾鋰礦企業,淨利潤都在以數十倍進行上漲。至於車企和動力電池製造商,只能留給消費者一筆糊塗賬,廣汽開玩笑自己造車賣車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寧德時代則説自己不賺錢。
至於為何會有第三次集體漲價的預警,因為眼前短時間內已發生5家車企發生了漲價行為。
7月10日,哪吒V全系漲價3000-5000元,7月27日,哪吒U全系漲價6000元,8月1日,零跑T03漲價5600-6600元。另外,上汽大眾ID.系列車型也進行了價格上調,最高幅度1萬元,同時,含有大眾血統的江淮思皓E10X部分車型,也漲價了1000元左右。
而如果分析漲價背後的核心原因,和美國、俄羅斯引發的全球連鎖反應相關。新冠疫情尚未結束,俄烏戰爭直接打破了原有的國際秩序與國家關係結構,全球經濟受阻並且全球消費放緩,同時結合新冠疫情期間,諸多歐美國家都在以貨幣加速超發,謀求穩定經濟。
最終造成的局面就是,原有全球化體系被慢慢打破,原本的生產與創新受阻,但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下滑,供大於求,最終一定程度上開始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於是供需關係不再穩定,於是多個領域開始漲價。
“供應鏈確實是在承壓,今年5月博世它們醖釀漲價,其實就有着這方面的思考,我們目前還好,壓力並不大,不過也在開始提前做一定的準備了。”這是某中國自主品牌採購相關員工,提供給我們的消息。
第三次漲價潮來了,第四次漲價還會遠嗎?淺層看,在中國,快遞行業準備漲價、水泥行業準備漲價、共享單車準備漲價,理由是原材料漲價,現有成本上漲;
中層看,在海外,化肥價格、糧食價格、蔬菜價格已紛紛發生上漲,理由是受其他行業及國際關係的影響,被帶動漲價;
深層看,在全球範圍內,與油氣等資源相關的全產業鏈都在謀求漲價,這與俄烏戰爭及全球化發生改變有直接關係。
可以預見的是,即便是俄烏戰爭立刻結束,它也會繼續是全球體系的巨大變量。因為,制裁與反制裁,直接打破原有供應鏈,而短時間內又沒有替代品,所以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執行Plan B。俄烏戰爭帶來的影響,甚至比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俄烏戰爭,據俄羅斯媒體報道,G7國家準備對俄羅斯的石油和石油產品進一步制裁,比如禁運。除非,俄羅斯考慮降價,讓出售價格等於或者低於國際夥伴協商價格。
所謂的等於或低於國際夥伴協商價格,要先定義什麼是國際夥伴。簡言之,G7在逼俄羅斯低頭,之後的一切無法預測。而隨着G7制裁俄羅斯,其周邊體系,也預計會受其影響對俄羅斯制裁。
不過,歐盟多國也比較慌張,因為這會加劇本就緊張的原料供應問題,而且能導致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的失業率暴增,甚至是工業崩潰。比如,之前德國就報告有約32%的能源密集型公司被迫全部或部分減產。
更令人恐慌的則在於,各行業裏的眾多國際巨頭均承受不了相關壓力,宣佈漲價。
化工品領域,美國杜邦、德國贏創、德國巴斯夫、韓國SKC、日本住友、三菱等等30多家企業,已經直接選擇了漲價,而它們的漲價,就要讓和它相關的所有的輻射體系,也要面臨開始漲價。
世界上有多少消費品能避開塑料、膠水等化工相關產品?答案几乎是0。
那麼,多個行業都漲價,其實就是一場不可抗力。汽車,作為全工業領域的集成者,受到的衝擊自然也預計是最大。所以,第三輪漲價潮擋得住嗎?答案可能並不樂觀。
全世界都難受,日本、美國更慘不過,縱觀全球,在中國汽車市場發生的很多事,在海外市場也在發生,甚至是影響更甚。
中國市場,因為競爭的實在是太過激烈,因此燃油車的價格沒有什麼漲價空間,即便是BBA這種不愁賣的主流大廠,也不敢在指導價上玩什麼技巧,標價是沒變的。而終端優惠上,前半年受疫情和供應鏈的影響,距離全年的銷量任務出入比較大,眼前正是提升銷量的好時機,也自然不敢坐地起價,把銷量讓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所以,目前其實更多的是新能源領域漲的比較明顯,而燃油車估計和上半年一樣,有影響但預計不大。
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是中國。日本、美國,今年在汽車領域,價格的上漲頻頻創下新紀錄。
根據央視財經的報道,進入2022年7月,日本二手車交易均價創下新高,部分二手車價格甚至達到了新車的2倍。
日本的二手車交易均價在7月達到了人民幣5.8萬元,比2021年同期上漲超過25%,創下歷史新高。淺層原因是日本的二手車供應量下降,導致二手車流通量下降,最後供不應求,造成價格上漲。而深層原因是,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新車造不出來。而且,很多新車之所以造不出來,就是因為多方都在漲價。
另外,美元超發引發的日元大幅貶值,也讓日本國內二手車加速被國外賣價吸走,整體供應量進一步不足。
日本市場的境況很刺激,但美國市場的局面更誇張。
2021年後半年,美國的二手車成交均價上漲了49%,這個速度甚至比比特幣更猛,買不起新車想要考慮二手車的美國人,被高昂的價格拒之門外。並且,截止2022年8月,根據KBB凱利藍皮書(美國最大的汽車消費信息網站)的數據,美國新車和二手車的價格依然很離譜。
今年6月,美國新車的平均售價略高於4.8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雖然二手車價格較5月份的峯值略有下降,但平均價格仍略高於2.8萬美元。
如圖,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二手車價格,就基本上處於不貶值狀態,甚至是升級。
新車造不出來,而且新車造出來也得漲價,各種原材料成本大多都在漲價,而美元卻在不斷貶值,最終也就有了總枱記者在美採訪時的誇張漲幅,坦帕市二手車買家購入的2013年二手車,要價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現在相當於新車的價格,而在兩三年前,只要1.4萬美元到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8萬元到9.5萬元)。
在我們簽署的很多合同上,都會有一個豁免條款,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合同無法正常執行。眼前的全球變局,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抗力。
漲價,影響實際買車麼?最後,回到你我身邊,也就是消費者端。電動車如果發生第三次較大幅度的漲價,會否深度影響到普通人買車?答案是,大概率不會。
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2大特性,1是宏觀調控,2是市場競爭。
宏觀調控上看,今年的前2輪新車漲價潮,很少有特別誇張的數字。另外,在車型產量上也基本保持了大盤的穩定,所以最終,除了部分電動車因為車企主動調價發生二手車的價格上漲外,整體大盤也是穩的。再加上二手車限遷一開放,大盤的均價還在下降。
當然,儘量還是不要選擇購買二手電動車,因為之中暗藏的坑很多。除了二手車價格倒掛新車之外,還有很多車的質保僅限於首任車主,並且二手車的迭代速度很快,二手車與新車的配置差異,往往比燃油車大很多。
第二個原因則在於市場競爭。價格在什麼情況下最具備參考性,也最透明?答案是,在充分競爭的領域。
儘管我們很可能短時間內就觸碰到第三次漲價潮,但就如同前2次漲價一樣,因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新生的車企、正在轉型的老牌車企,想要搏殺出位,而已經建立優勢的企業,也不準備讓出自己的份額。
也因此,比較樂觀的是,即便發生第三次漲價潮,也大概率會是漲價幅度不同,甚至在4S店終端,還有部分店面會因為銷售壓力,會給出優惠。
所以,從大層面看,影響不大。但要是落到個人身上,那大概率發生讓人不爽的事。原本已經選好且準備購買的新車,只因為晚下手了幾天或者幾個月,就得多花幾千甚至上萬元。
而且,後續的車輛保值情況也變得不可預期。儘管,從去年到今年電動車新車的上漲直接帶動了二手車價格的上漲,但整體的大趨勢是,全球都在控制和壓縮電動車電池的成本,謀求在2025年左右實現完成很大的成本下降。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調查,鋰電池組的平均價格目前降至209美元/kWh,到2025年價格將降至100美元/kWh以下。在幾年前,特斯拉的電池價格徘徊在400美元/kWh左右。如今,通用的LG化學電池估計為145美元/kWh。
也因此,可以預估一個局面,在2022年花了幾十萬買到一台電動車,如果到了2025年左右想要賣出時,新車的價格可能下降20%-30%,而二手車的殘值也會順理成章的發生同比下滑。
前路,不好預測,直到我們度過眼前的這一輪全球通脹。
參考資料:
1. 國內知名二手車電商平台數據;
2. 天齊鋰業、天齊鋰業等動力電池原材料上游企業的官方財務報告;
3. 各車企在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官宣的新能源車漲價消息;
4. 俄羅斯衞星社,G7將對俄羅斯加大石油及石油產品的制裁;
5. 中國化工信息週刊,關於全球化工巨頭集體宣佈漲價;
6. 央視財經,調查日本汽車價格現狀,二手車價格創新高;
7. KBB凱利藍皮書關於2022年至今的新車、二手車價格上漲;
8.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全球鋰電池發展及價格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