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退休老兵的“暮年雄心”

  福州8月27日電 (葉秋雲 許小燕)“我常常和別人説,我們退伍老兵,就算是放下槍,一樣也得為人民服務,儘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66歲的退休老兵許丕贊與24個年逾花甲的老戰友相聚福建省漳州開發區,共憶軍旅生涯,共話退休生活。

  許丕贊曾在1970-1976年間服役於福建省軍區原獨立第二十師。六年的部隊錘鍊,深深地烙刻在他身上,66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走路快,語速也快。從部隊退伍後,許丕贊一直協助漳州開發區大徑社區居委會處理事務,自發參與漳州開發區傳統民俗的保護和發展工作。

  許丕贊表示,早些年,鄉親們埋頭討生活,誰也不會想去收集和整理漳州港的文化歷史,但這些是存在歲月裏的‘寶物’,如果不去珍惜、保護,它是會遺失的。於是,許丕贊時常獨自前往漳州閩台圖書館,翻閲龍海縣誌,查找有關漳州開發區傳統民俗的點滴記載。

66歲退休老兵的“暮年雄心”

  66歲的許丕贊依然精神矍鑠。 許小燕 攝

  為了整理出更加準確、全面的信息,他閒暇時還會約上幾個老人,話古今、聊民俗。在許丕贊看來,老人就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

  位於大徑社區的許氏家廟始建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因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破落不堪。2010年,在許丕贊等老一輩許氏宗親的積極倡議下,許氏後人籌資240餘萬,在原址重建家廟。出乎意料的是,家廟重建後,大徑許氏與台灣金門,甚至是東南亞地區的許氏宗親的交流越來越密切。

  大徑許氏和金門珠浦許氏同屬唐朝開漳別駕(官名)許文正後裔,兩岸三通後,失散多年的兩岸宗親慢慢得以重聚。許氏家廟落成後,金門的許氏後人來得更加頻繁,紛紛來漳州開發區尋根謁祖。

  從2010年起,每年許丕贊都會帶頭組織開展兩到三次閩台宗親交流活動,組織社區民俗表演團前往台灣參加民俗慶典活動,與台灣宗親暢敍友誼。

  許丕贊説,每次交流活動前,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雖然辛苦,但只要想到這是在推動閩台文化交流,再累也值得。如今,許丕贊不僅與台灣的許氏宗親有聯繫,每年還要遠赴馬來西亞、新加坡,代表福建許氏宗親參加對外交流活動。

  不僅如此,在部隊就是宣傳員的許丕贊,退伍後又當上了社區的通訊員。從2009年2月11日發表第一篇新聞稿開始,八年多過去,許丕贊還在做一個宣傳“老兵”。

  許丕贊表示,當通訊員這些年,他走過漳州開發區的各個角落,認識了很多人,瞭解了很多事,他希望把這些人和事一一記錄下來。

  從2000年開始,許丕贊整理編輯傳統文化系列圖冊,目前已修訂《村社大典》《石坑居志》《石坑社區民俗風情集錦》等記錄着漳州開發區民俗文化的圖冊。許丕贊表示,既然選擇了幹這件事,就一定得做好,就像在部隊時充滿敢想敢幹的勁兒,我要續寫軍人風采。(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0 字。

轉載請註明: 66歲退休老兵的“暮年雄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