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暑運:233分鐘,“移植”鐵路“咽喉”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戰暑運:233分鐘,“移植”鐵路“咽喉”

圖為施工現場挖掘機作業情況陳鈺攝

中新網廣州7月18日電 題:戰暑運:233分鐘,“移植”鐵路“咽喉”

作者 徐良福 陸省省 郭軍

“命令號29702,施工時間0時3分至4時,作業時間233分鐘。”7月16日凌晨,隨着駐站聯絡員發出施工命令,靜待了半個小時的施工隊伍一下子嘈雜起來。

道岔是鐵路“咽喉”,一旦發生病害,就要及時更換。承擔此次換岔工作的是廣州工務段韶關東綜合維修車間,上道前,車間主任歐武斌再次強調了作業要求,“我們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用這233分鐘時間,把第6組道岔拆除,然後把組裝好的道岔原位置安裝上去,搗固密實,達到開通條件,大家各司其職,注意安全”。

“上道!”聯絡員指揮道。200餘名名施工人員有序進入作業區,一時間,施工現場號子聲此起彼伏。這邊廂切割鋼軌區域一片“火樹銀花”,焊接區域焊花飛舞,2台挖土機陣陣轟鳴,鐵鍬與石砟叮噹碰撞......作業人員迅速將病害道岔拆除,將鋼軌、枕木、石砟等清出作業區域,整個施工現場雖然人多,卻忙而不亂。

那邊廂,安裝頂鎬、滑軌、滑輪、捲揚機,搭設枕木墩,啓動發電機泵站......30餘人按照各自崗位開展推運前的調試工作。“今天的推運距離有350多米,難度相當大”,負責推運工作的組長李建波説,“我們要把枕木垛搭實,把滑軌方向調正,然後把道岔用頂鎬頂起來墊上滑輪,這樣軌排才能正常行走,如果運行過程發生滑輪或滑軌傾斜等問題,可能會造成施工延點”。

隨着舊道岔拆解完成,場地平整完畢,挖掘機退出場地。“滑軌裝置安設完畢,走行軌鋪設到位,大家控制好速度,注意安全。”施工負責人歐武斌拿着對講機指揮作業。

“軌排推運到位”“抽出滑軌,道岔縱、橫移對位正式開始”“卸砟回填”“線路搗固”......隨着一系列指令,換岔作業進入尾聲。

“受場地限制,我們今天更換的這組18號道岔不能進行整體更換,要先將組裝好的半組道岔分別移上線路,然後再拼裝,時間緊,尤其組裝又是個關鍵環節,絲毫馬虎不得”,歐武斌指着已經組裝好的道岔説。

線路科工程師胡瀟瀟告訴記者,“今天難度最大,也最考驗技術的就是道岔組裝和入位了,無論是組裝的尺寸,還是入位點,只要有一項不合適,都做不到嚴絲無縫。今天更換的這組18號道岔,總長61.8米,重130噸,一旦形成病害,今後很難整治”。

據瞭解,道岔組裝就像“拼積木”,需要在線下找到合適場地,將一根根鋼軌枕木,和一堆堆零配件按照技術要求組裝在一起。最短的一根岔枕要2.3米,重達190公斤,而最長的要4.8米、400公斤左右,10多個人抬着都費勁。

“為了保障換岔順利推進,我們提前1個多月進行道岔預鋪。克服了高温、站場狹窄、鋼軌型號雜、配軌較困難等諸多困難,截止道今天,圓滿完成了6組道岔的更換任務。新道岔將大幅度提升線路質量,更好地為暑運保駕護航。”車間副主任徐毅超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3 字。

轉載請註明: 戰暑運:233分鐘,“移植”鐵路“咽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