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近日披露,歐洲議會正討論對俄實施新制裁,涉及選項可能有:禁止進口俄能源、將俄從國際金融結算體系中剔除,凍結俄寡頭資產以及重新討論“北溪-2”管線項目等等。
其實,歐盟自烏克蘭危機後已對俄實施了多輪制裁,但始終沒有涉及“禁止能源貿易”和“逐出國際金融體系”,因為兩個選項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狠招。歐洲議會在討論對俄製裁時説的那些“狠話”或許是施壓手段,是表達一種外交立場。除非俄歐之間爆發激烈衝突,否則這些極端選項都不具備可操作性。但是,能夠公開把它們放在桌面上討論也是寓意深長的,説明歐俄關係正在經歷十分困難的階段。
首先,歐盟的不安全感繼續上升。烏克蘭危機之後,美歐等國對俄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給俄經濟造成較大困難。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制裁效應越來越顯得微弱,進入2021年以來,平靜將近一年的烏克蘭東部局勢再次緊張,炮擊和衝突再起。俄在邊境地區屯兵15萬,不僅讓基輔備感壓力,也讓東歐國家感到濃濃的“火藥味”。北約開始增派軍艦巡航黑海,並在黑海和巴爾幹半島舉行軍演。俄也針鋒相對地在該地區排兵佈陣。4月21日。俄總統普京警告,西方切勿跨越俄羅斯設定的“紅線”。普京説,莫斯科將對任何挑釁行為迅速作出嚴厲回應。歐盟東部國家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強烈,促使布魯塞爾重新思考與莫斯科的關係。
其次,美歐關係改善增強布魯塞爾的信心。拜登執政後,放棄了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理念,全面修復與盟友體系的關係;大搞人權外交,不斷在人權問題對莫斯科施壓。今年3月,美國聯合歐盟以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被捕為由擴大對俄製裁。4月,美國以俄羅斯進行網絡襲擊、干預美國選舉等“惡意活動”為由,與部分東歐國家宣佈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5月,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下令攔截瑞安航空公司客機並抓捕反對派記者事件發生之後,歐盟指責莫斯科有參與此次事件,計劃與美國再次聯合行動。拜登熱衷於搞西方聯盟統一行動,無疑給“恐俄症”嚴重的東歐國家巨大信心,他們在歐洲議會上呼籲擴大對俄製裁。在拜登的鼓勵下,歐俄關係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烈了。
第三,歐盟內部力量的“東昇西離”。英國脱歐使“老歐洲”在布魯塞爾的影響力有所削弱,以波蘭、捷克和波羅的海三國為代表的“新歐洲”影響力有所上升。由於歷史和地緣環境的原因,新歐洲國家更加親美反俄。烏克蘭東部戰爭已持續6年,新歐洲國家對於歐盟與俄對話信心正在下降,他們更傾向於跟隨華盛頓,積極與俄競爭的立場。事實上,不僅新歐洲國家主張對俄強硬,一些老歐洲國家的立場也在變化。4月30日,俄宣佈對歐盟反制裁,禁止8名歐盟高官進入俄羅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推稱,“我與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一道,對俄羅斯作出的不可接受的決定進行最強烈的譴責”。
必須承認,莫斯科與布魯塞爾在國際秩序、意識形態和烏克蘭等問題上存在着嚴重的分歧,這些矛盾使得該地區的安全互信日益脆弱。5月31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俄歐關係會議上説:“歐洲大陸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歐洲不僅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上築起了“戰壕”,而且還試圖干涉俄羅斯聯邦的內政。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也表示,他看到了布魯塞爾與莫斯科之間關係惡化的風險,歐盟如何應對還需繼續關注事態發展。
目前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會壓垮俄經濟,但是如果擴大到禁止俄歐能源貿易,則無疑是一次大地震。2019年,俄對歐出口額約1880億美元,其中能源產品佔比超70%。禁止能源貿易可能會給俄羅斯帶來一場經濟危機。但俄羅斯綜合國力較強,有着較強的耐受力,不會被制裁壓垮。
俄歐能源合作的相互依存度極高,俄羅斯供應着歐盟約40%的能源需求。雙方短期內都離不開對方。能源是特殊商品,無論國民經濟生產,還是老百姓生活都離不開能源。説狠話很容易,過日子卻需要真金白銀。
回顧冷戰後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會發現西方一直希望扮演俄羅斯的發展“導師”,對其政治發展和經濟轉型進行指導,不能以一個平等夥伴身份相處,不願意承認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今天的世界正面臨疫情流行、經濟衰退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合作才是正確選擇。繼續炒作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差異,以人權、民主等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只能導致分歧和對抗進一步加劇。因此,在處理國與國的關係上,經濟制裁和訛詐無助於矛盾的化解,正確方式應該是包容、對話和合作。(張弘,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