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了嗎?用好民法典,青浦法院這樣判

安裝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了嗎?用好民法典,青浦法院這樣判

同一小區前後樓棟的鄰居,兩家最近距離不足20米,一户為隨時監控住宅周邊,在其入户門上安裝一款採用人臉識別技能、可自動拍攝視頻並存儲的可視門鈴,位置正對前棟樓多家住户的卧室和陽台。被拍攝到的一住户將其訴至法院,認為被告這樣的行為侵犯其隱私。被告認為,可視門鈴感應距離僅3米,拍攝到的原告家模糊不清,不構成隱私,其從未有窺探原告的意圖,對方應予以理解,不同意將可視門鈴拆除或移位。

法理會支持誰的訴求?

今天(30日),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青浦法院)召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發佈會,對外發布上海青浦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這起“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案”,曾入選最高法院人格權司法保護典型民事案例,與“男子為父奔喪遭辭退案”“職場性騷擾被辭退案”一同入選上海高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

發佈會通報了上海青浦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涵蓋民事、商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多個審判領域,涉及相鄰關係中隱私權保護、附贍養義務贈與合同履行、單位管理權正當性、職場性騷擾防治、悔婚彩禮返還、職業病保險賠付等百姓關切、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從強調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格權、弘揚文明和諧家庭家教家風、倡導友善互助互諒社會風尚、營造公平公正法治化營商環境、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五個方面,不同角度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案”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頒佈後隱私權保護的典型案例。近年來,伴隨信息化社會進程的加快,大數據處理和算法工具被深度應用,獲取個人信息及隱私的方式愈發多樣、隱蔽,受到大眾關注。本案的審理,從構建和諧、友愛、互信的鄰里關係出發,圍繞如何解決相鄰權與隱私權保護的價值衝突問題,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雖是在自有空間內安裝可視門鈴,但該設備拍攝的領域超出自有空間,攝入了原告的住宅。而住宅具有私密性,是個人生活安寧的起點和基礎,對於維護人格尊嚴和自由至關重要。即便被告沒有窺探的故意,其安裝行為本身也將導致原告失去對隱私的控制,侵害原告的隱私權。被告要求原告對安裝行為予以容忍,於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判決被告拆除可視門鈴,而對原告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請求未予支持。

近年來,上海青浦法院以案件識別為核心、以裁判文書為載體、以“案結事了”為理念,構建機制體系、豐富價值融入、聚焦矛盾化解,不斷完善和推進工作舉措,形成規模示範效應、引領良好社會風尚、增強司法公信力。培育出一系列上海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充分發揮司法教育、評價、指引和規範功能,力爭使司法審判活動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生動實踐和有力宣傳。

在“打麻將突發疾病猝死案”中,唐某某與被告洪某某、陳某某、周某某一同在吳某某經營的麻將館內打麻將,期間唐某某身體不適,在場同桌人員陳某某及時撥打了急救電話,唐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系猝死。唐某某近親屬將麻將館經營者吳某某及其他同桌打麻將參與人員5人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50%的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沒有證據證明被告存在延誤救治及其他侵權行為,亦無證據證明被告行為與唐某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民事主體開展自發性娛樂活動,在此期間若發生受傷、猝死等時間,參與者是否需要擔責,應從行為、過錯、因果等綜合分析認定,不能以結果責任主義為導向認定損失由不構成侵權的他方承擔,不能強行將責任歸咎於其他參與者,該案的審理秉持了依法公正裁判原則,傳遞了正確的司法態度,亦將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審判始終。

本次發佈的典型案例還有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安的“為兒賣房兒子不履行贍養義務案”,在法律衝突下平衡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擔保債權減輕後擔保人免責案”,有倡導移風易俗、文明和睦的“無力負擔高價彩禮悔婚返還彩禮案”,有保障弱勢羣體、倡導友愛互助的“殘障人士因職業性中暑死亡認定保險理賠案”,有保護生態環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禁漁期內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小案例講述大道理,上海青浦法院通過組織評選和發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從審判實踐中發掘反映當前社會經濟活動中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案例,讓鮮活的案例成為全民法治公開課,以身邊發生的故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內心,提升司法認同感,傳遞法治精神和人文關懷。



  作者:周辰

   通訊員:崔繽予 林穎

  編輯:劉力源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3 字。

轉載請註明: 安裝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了嗎?用好民法典,青浦法院這樣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