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北京全市正式步入了垃圾分類時代,但對於辛莊村的村民來説,垃圾分類早已是相伴了四年的高頻關鍵詞。
李志水一直記得,2016年6月9日那個難以入睡的夜晚。那一天正是辛莊村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啓動的日子。作為村裏的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他和同事們都忐忑不安,不知道過去三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帶來的究竟會是驚喜,還是仍舊垃圾遍地的狼藉。
“兩箱兩桶”
“6月9日那天晚上,我一晚上都沒睡好,生怕第二天一早醒來,又是垃圾遍地的情況。我和村幹部們還特地起了個大早,結果因為起太早了,村民們還沒開始丟垃圾。”對於辛莊村正式啓動垃圾分類的情況,李志水依然記憶猶新。
辛莊村位於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中部,村域面積430畝,村民392户,常住人口約為1100人,流動人口500餘人,算是興壽鎮中等大小的村子。
雖然規模不大,但在垃圾分類這條跑道上,辛莊村已經跑在了前列。95%的垃圾分類有效率,75%的垃圾減量率,如今的數據證明了李志水以及整個辛莊村四年來的努力。
“兩桶兩箱”加上小型環衞車,是辛莊村自創的獨門秘笈。李志水介紹稱,“兩桶兩箱”指的是,全村392户家庭在自己家中將廚餘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兩箱。
之後,在垃圾收集環節,會有保潔人員騎着電動三輪車,分別對應“兩桶兩箱”進行收集。辛莊村被劃分4個片區,每個片區由1輛小型環衞車和1輛三輪車逐户收取垃圾,清掃街道遺撒,另有一輛三輪車用於機動和臨時處理大堆建築垃圾。
源頭的分類、中間的轉運之外,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後端的處理。在這一點上,辛莊村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與所有實行垃圾分類的社區類似,辛莊村的環衞工人會在收集完垃圾之後進行細分類,可回收垃圾交由回收公司處理,有毒垃圾定期交給專業組織處理,最後不可回收的留給市政處理統一進行後續處理。
在辛莊村的垃圾分類站點裏,可回收垃圾被分門別類裝在不同的藍色袋中,軟塑料、硬塑料等十餘個標籤貼在對應編織袋的上方,紙殼箱則被單獨堆放在另外的區域。對於這些可回收垃圾,李志水錶示,村裏已經和回收公司聯繫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拉走賣掉,收入則用於給環衞工人購置一些物資。
特色之處在於廚餘垃圾的處理,辛莊村的方法是因地制宜、變廢為寶。作為農業大鎮興壽鎮的一份子,辛莊村業以草莓種植為主。因此,堆肥成了廚餘垃圾的主要去處。
興壽鎮目前有一個堆肥點,佔地5畝左右,興壽鎮環衞中心主任高帥傑介紹稱,這裏是借用了一個草莓園建成的,主要堆肥方法是垛條式堆肥,先是將農業廢棄物(草莓秧、樹枝、秸稈)粉碎,之後與廚餘垃圾、中藥渣、礦物質和自制菌種攪拌後,經露天有氧高温發酵,一個月左右形成肥料,成熟的肥料可用於土壤改良、果樹種植,“每個垛條大概需要5-6噸的廚餘垃圾”。
習慣成自然
主要街道沒有明顯垃圾,也沒有堆積成山的露天垃圾點和垃圾桶,路邊花壇裏的野花倒是開得旺盛,這是辛莊村現在的外貌。
但在四年前,乾淨整潔並不是這個村的標籤。“村裏以前有17個露天垃圾點,有些人站在路這邊丟垃圾到另一邊,馬路上到處都是,夏天的蒼蠅蚊子更是讓人不敢走近,”提起垃圾分類之前的情景,李志水仍面露難色,“在開始分類之前,我們光是清理主要街道的垃圾,就清了172車。”
從零開始的辛莊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難題,172車的垃圾只是開始,沒錢沒意識才是開始分類的難點。2016年6月9日之前,辛莊村進行了長達兩個月“鋪天蓋地”的宣傳,從32場垃圾分類培訓,到環保指導手冊和各類宣傳片,再到兩委幹部每天跟着小型環衞車沿路撿垃圾。
在辛莊村的牆上,隨處可見醒目的標語,“垃圾投放,依規守時,違者罰款200-500元,或跟車分揀垃圾一週”;此外,村幹部的責任分工也被明確印在了牆上,門牌號和聯繫電話清晰可見。
全方位沉浸式的宣傳和督促指導之下,村民的意識才開始走上正軌。
“已經分了快四年了,早就形成習慣了,現在孫子也知道,喝完了的牛奶瓶應該放到哪個箱子裏,”村民楊長榮告訴記者,每天早上7點半環衞工人就來收垃圾了,每天至少一次,晚上5點還會有。
在李志水的印象裏,有過許多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有人覺得,我們就是一時衝動,堅持不了很久,還有人很頑固,不肯分類。之前有一户,一直堅持不分類,環衞工人也投訴了很久,我們村幹部就上門去了解情況,當着那個村民的面,把一桶垃圾倒出來,一點一點分好,沒帶手套。他大為感動,後來也就積極的參與垃圾分類了。”
“當時村裏的志願者和村幹部跟着環衞車,收了三個月垃圾。”至於啓動資金,李志水坦言,都是各方湊的,當時要買四輛人力三輪,也沒錢,他借了些,志願者也出了幾千甚至上萬元。
唐瑩瑩就是辛莊村的志願者之一。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分別讀完法學碩士和博士後,她曾在大學工作了15年,如今專職從事城鄉垃圾分類模式的探索和推廣,併成立了相關志願機構,已經在辛莊村住了四年的她親歷了垃圾分類的全過程。
據她介紹,辛莊村現在的模式已經在興壽鎮推廣開來,去年10月底,全鎮20個行政村都正式開始了垃圾分類工作。有些村有十多個志願者幫助宣傳引導,有些村則有二十多個,現在她們的工作基本都是側重歐鞏固和提升現有垃圾分類效果。
資金方面,每家每户的衞生費也是來源之一。唐瑩瑩稱,各村的情況不一,因此收費標準也不一樣。據李志水錶示,辛莊村是500元/年,自垃圾分類之後開始收,之後也會用於補貼跟垃圾分類相關的開支。
產業鏈延伸
“分類容易,堅持下來不容易,”李志水坦言,最大的開心莫過於得到村民們的肯定,“現在村裏乾淨了許多,來採摘草莓的遊客也多了,經濟效益也明顯高了,幾乎村裏所有的飯館都是垃圾分類之後才開出來的。”
對於現狀,李志水並不滿足,在他看來,從源頭減量才是更關鍵之處。他透露稱,正在醖釀上線一個大的平台,對於丟垃圾的量進行統計,並按標準進行付費,做到“誰製造垃圾誰來買單”。
辛莊村只是興壽鎮的範本。近幾年來,興壽鎮全鎮共開展垃圾分類鎮村幹部和羣眾代表培訓30多場次,合計培訓人員3000餘人次。安裝垃圾分類宣傳牌、宣傳展板100餘塊,發放告知信5000餘封。
效果同樣顯著。高帥傑介紹稱,在全鎮開始垃圾分類之後,需要由市政處理的垃圾減量了不少。2018年全鎮垃圾量達到最高點,去年4個季度,減量明顯,全年同比減少了5000餘噸垃圾,減量率達到60%。
高帥傑的想法不止於此,興壽模式2.0版本正在規劃之中,能否讓廚餘垃圾在各村就地處理,並生產出可以進行銷售的產品,是下一階段辛莊村乃至整個興壽鎮的目標。
“現在廚餘垃圾處理後的主要用途,基本都是給民眾免費用作土地肥料,但我們如果能夠將堆肥產品變成被市場認可的商品,就能將垃圾分類做成一個產業鏈,也不需要將一些多餘的廚餘垃圾運到阿蘇衞,換每噸300元的補貼了。”高帥傑表示,今年區裏農業部門投資了200多萬元,用於購置一些粉碎機,下一步,廚餘垃圾就全都不拉走了,就地進行堆肥,形成自負盈虧的一個體系。
唐瑩瑩補充稱,北京的(垃圾分類相關)條例裏面,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農村就地處理廚餘垃圾、跟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協同化處置這樣一個原則。“雖然現在拿到阿蘇衞的廚餘垃圾少了,300元的補貼也掙不到了,但是我們希望在興壽鎮探索這樣一條路。畢竟,如果全市進行了垃圾分類之後,後端處理廚餘垃圾的能力是沒有的。因此,如果我們內部完善了這個鏈條,就不用給後端增加處理壓力。”
對於現在探索過程中的難點,高帥傑稱,現在簡單的技術已經具備,設備下半年也會就緒,問題可能在於如何讓生產出來的商品得到認可。唐瑩瑩則表示,場地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難,需要推動區政府劃撥特定用地。
1.0版本已經初見成效,辛莊村和興壽鎮的垃圾分類故事,未完待續。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湯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