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鋭評 |《調音師》的社會意義
河南大學文學院學生 潘幸泉(19歲)
人們總會對一個盲人調音師放鬆戒備、關愛有加,人們會卸掉偽裝,甚至在他面前做些私密的事情。但若這個盲人是裝出來的呢?如果他不小心目睹了一場兇殺案,他還能繼續裝作淡定、確保自己的安全嗎?
電影《調音師》講述了一個鋼琴家在比賽失利後心灰意冷,決定假扮盲人做個調音師,以此獲得關注和愛護,最後在他目睹一場兇殺案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的故事。
影片的鏡頭極有特色:大量的對稱鏡頭,體現一種拘束和壓抑。
一開始主人公目光空洞地彈奏樂曲時,光線非常昏暗,使用對稱鏡頭,背後還站着一個人,佔據觀眾感官上的自由空間,給人以緊張、束縛、驚悚之感,首先奠定了短片的黑色基調。
表演失利後他躺在牀上,鋼琴鍵圖案的枕頭將他圈在了畫面正中間,琴鍵彷彿一個牢籠,將他鎖在裏面,鎖在挫敗的痛苦之中。他多次轉身,仍然沒能掙脱琴鍵的範圍,為他接下來“裝作一個盲人騙取同情和價值”的決定做心理鋪墊,也為他“終究會被鎖在牢籠裏”的結局埋下了命運伏筆。
回憶做盲人調音師的經歷時,他一邊彈琴,一邊看着眼前穿着暴露的女人肆無忌憚地跳舞,這時對稱鏡頭和光線綜合運用,以他的鼻子為軸,一邊亮一邊暗,加上他裝出的眼神黯淡無神卻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讓人頓生被窺視的不適感,同時兩頰光線的差異凸顯出一種矛盾:他內心的暢快與現實中的罪惡,導致他並不能完全浸在陽光下。
高潮部分再次重現開頭倒敍段的場景,有了前期劇情烘托出的情感,這段愈加令人惶恐。身後老婦人的臉沒有出現在鏡頭中,能看到的是她一襲黑衣,在昏黃的燈光下站在主人公身後,限制住主人公的活動,渲染一股陰森、冷峻的氣場,與優美的琴聲形成極鮮明的對比,更為這段增添了一分驚悚和恐懼。
主人公對失敗的畏懼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評估導致了他自欺欺人的心理,當盲人時他嚐到了甜頭,身體上的殘缺或許會換來人們的友善相待,他能體會到無與倫比的快樂。但冒牌貨終有被人認出來的時刻:扮演一個盲人很難,扮演一個目睹兇殺案的慌張的盲人更難,他的表演已經多次出了紕漏,身後就是性命攸關。他以為自己逃出了人生低谷的牢房,卻因他的小聰明被鎖進了更狹小的生存空間裏。
敢於直面失敗,勇於戰勝恐懼,而不是投機取巧地靠面具和演技博得他人的同情,以此滋養自己卑微的自我認同;做人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不為他人“天才”的稱讚沾沾自喜,更不因自己的失敗而懷疑真實的實力。認清自己,做好自己,積攢自信,不盲從更不自欺欺人——這便是《調音師》的社會意義。以此供世人共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