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勞先生反映,今年3月買房時,在備案價之外,開發商還要求他打140多萬元到財務的個人賬户,這筆錢後來去向如何他無從得知。
如果這是開發商的行為,那顯然是違規超備案價賣房。如果這是高管私人行為,則明顯屬於炒號賣號,同樣是違規行為。
如今的賣方市場,炒號、賣號、管理層甚至員工內定房源加價轉讓等違規現象並不少見。
今年3月,勞先生想在城東一帶買一套面積大一點的房子,給家裏老人養老。
他説:“杭州的房子這兩年很搶手,城東一帶要麼沒房子賣,要麼就是樓盤價格漲得很兇。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九堡有個叫晨光綠苑的樓盤還有房源可售。”
説起晨光綠苑,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九堡一帶多年的老盤,交付都好些年了,沒想到還有一手房在賣。
據勞先生透露,開發商的財務人員帶他去看了房,該項目的高管也在。
“房子面積在196㎡左右,開發商報價16000元/㎡上下,那時候覺得價格挺便宜。當時九堡板塊的二手房價格都已經超過20000元/㎡,晨光綠苑這麼大面積的房子,總價算下來也就300萬元左右。”
因此,儘管開發商要求他一次性付清全款,勞先生也表示可以接受。
但在付款前,開發商提出,因樓盤備案時間久遠,備案價十分便宜,僅能以8500元/㎡的價格網籤,也就是167萬元左右的總價。開發商告訴勞先生,剩下的購房款得單獨打款。
勞先生回憶,當天他一共打了兩筆款項。一筆是1571600元,打到了浙江中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賬户,也就是晨光綠苑項目的開發公司;而另一筆1428400元(含備案價餘下的房款98225元)則是打給了一個個人賬户上。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是誰的賬户,想着開發商讓打款也就打了,大概是為了避税也就沒考慮太多。後來才知道餘下的那筆打到的是那位財務人員個人賬户上。”
勞先生説,開發商當時就是以超過備案價的價格在違規賣房,而且超出的部分由於是他打到財務的個人賬户上,簽訂的房屋合同上也沒有體現,開發商很容易掩人耳目。
勞先生與開發商簽訂的是正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而非二手房轉讓合同。按照規定,即便項目早年備案價低,開發商也不能超備案價賣房,更何況140多萬打到個人賬户。
一位業內人士説,這種情況在如今的樓市中並不少見:“在限價的背景下,有些樓盤想漲價卻漲不了,有的就靠搭售車位來實現這一目的,有的則是在房款之外額外收一筆錢,為了掩人耳目,不但讓購房者打錢到個人賬户,並且連收據都不開一張給購房者。”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這筆錢不寫在購房合同裏,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憑證,查起來也有一定困難。
事實上,這種打到個人賬户的錢,甚至很難查證這到底是開發商的行為還是個人的行為。
有些打進個人賬户的購房款,其實並不是房企的行為,而是某些開發商管理人員的個人行為,購房者額外掏的這筆錢也都進了他們個人的腰包。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從2008年起,房價就開始飆升,各地不管一線二線城市房價都是坐了火箭一般,房地產商也因此掙了大錢,甚至不少人都笑稱實業誤國,炒房興邦。國家也早就意識到房價上漲的危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房價,但就是這些下有對策,一次次破壞國家政策,希望國家能夠嚴厲打擊這種行為。讓普通百姓不用一套房花去兩代人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