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簡稱《規劃》)日前公佈,《規劃》提出,到2025年,綠色出行比例預計達80%左右,軌道交通線網裏程預計達57.3公里。建設完成M6南延,M101線達到通車條件。推動區域快線平谷線、副中心線、通密線建設完善,儘快穩定軌道交通R1線、規劃北線、軌道交通S6線線位並啓動前期工作。預留平谷線與城際鐵路聯絡線跨線運營條件,完善副中心線接駁設施,預留副中心線東延條件等。預留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軌道建設運營條件。
建設完成M6南延
M101線達到通車條件
《規劃》提出,加快建設軌道網絡體系。在原有規劃軌道交通線路的基礎上,構建符合“副中心”需求的軌道交通網絡。加快城市軌道網建設,逐步打造“一環六橫四縱”軌道交通格局。一環為M102線;六橫為6號線、22號線(平谷線)、八通線、市郊鐵路副中心線、京唐城際、7號線;四縱為17號線、M101線、城際鐵路聯絡線、市郊鐵路通密線。強化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及東部、南部城市組團交通聯繫,強化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功能。建設完成M6南延,M101線達到通車條件,推動M102線前期工作,儲備M103線、M104線。
《規劃》提出,建成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位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交匯處,實施範圍約59公頃,建成後將是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彙集2條城際鐵路(京唐/京濱城際鐵路、機場聯絡線)、3條地鐵線路(地鐵6號線、地鐵平谷線、地鐵101線),支撐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規劃》提出,加快公交場站建設。研究確定北關、北苑公交樞紐規劃調整方案。結合公交場站一體化開發,推進規劃場站用地移交;提升汽車客運站與城市公交站點的換乘接駁便捷性。建成副中心站、環球影城北、東夏園、通馬路4個交通樞紐和東小營、文旅區2箇中心站。推進施園北、通胡南路南等一批公交首末站建設。
預留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
軌道建設運營條件
區域協同發展方面,《規劃》提到,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區域快線(含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網建設。加快建設城際鐵路京唐/京濱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推動區域快線平谷線、副中心線、通密線建設完善,儘快穩定軌道交通R1線、規劃北線、軌道交通S6線線位並啓動前期工作。強化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及東部、南部城市組團交通聯繫,強化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功能。
《規劃》明確,預留四網融合運營條件。統籌利用鐵路資源服務城市通勤,落實四網融合,實現互聯互通,優化副中心內外部的交通聯繫。以副中心站建設為重點,推進跨區域多條軌道交通建設,構建便捷的軌道交通運營環境。預留平谷線與城際鐵路聯絡線跨線運營條件,完善副中心線接駁設施,預留副中心線東延條件等。實現互聯互通,優化副中心內外部的交通聯繫,促進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構建內外疏密有別、高效便捷的軌道交通網絡。
《規劃》要求,加快北三縣方向軌道建設,提升京津冀一體化水平。利用平谷線連通北三縣與副中心站,利用京唐/京濱城際服務北三縣進京人員,預留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軌道建設運營條件。加強副中心與京唐、京濱產業帶主要城鎮之間的聯繫,促進周邊城鎮協同發展。
《規劃》提出,優化調整城鄉公交線路。全面提升通州區城鄉一體化水平。同時,構建快速公交通道,完善北三縣與北京中心城區的快速公交網絡,提升跨界公交運行效率,破解跨界交通擁堵問題。
老城區施劃路內停車位
建設環球影城北停車場
《規劃》介紹,引導職住均衡的空間佈局。基於集體用地租賃房、公租房、公寓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位置分佈情況,加強公共交通配置,形成沿交通走廊的職住梯度分佈格局。
《規劃》提到,推進土地綜合利用開發模式。在軌道M7號線萬盛西、萬盛東、羣芳、高樓金、花莊,M22號線永順,市郊鐵路通州站、新通州西站、徐辛莊等主要站點周邊區域構建軌道微中心,將交通設施與所在區域的公共建築結合開發,形成一體化的公共交通樞紐節點,提升地區交通出行效率和產業辦公、生活配套、特色休閒等功能的服務水平,形成副中心的新城市形象。
《規劃》提出,加大停車設施供給。以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路內停車為必要補充。通過邊角空地插建停車場、科學規劃建設自動化立體停車設施等方式,適度緩解資源短缺地區停車難問題。建設通馬路交通樞紐停車場、環球影城北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在老城區適量施劃路內停車位,試點研究利用地下空間、橋下空間,科學建設社會公共停車設施。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