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MINIEV,一款上市時間不到一年,卻已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國民神車,很多網友都是未見其形,已聞其名。要問五菱宏光MINIEV究竟有多火爆?教授也不給你們整那些花裏胡哨的讚美形容詞,再説這也不符合五菱宏光MINIEV務實的設定,白紙黑字的銷量最能説明問題。
112758輛這是去年五菱宏光MINIEV交出的成績單,僅次於去年國內新能源銷量冠軍Model 3的137459輛名列第二,要知道去年7月五菱宏光MINIEV才正式上市,就等於踢世界盃讓了一半主力,還能拿到亞軍。如果能給五菱宏光MINIEV一整個銷售自然年,Model 3的冠軍寶座恐怕是要保不住了。
不光是國內消費者對五菱宏光MINIEV喜愛有加,就連日本媒體都對我們這款國民神車垂涎三尺,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那個汽車工業強國日本自家的媒體開始“意淫”五菱宏光MINIEV。就好比常年都是我們引進韓國的綜藝節目,現在反過來是韓國要引進我們的綜藝節目,汽車文化輸出又一成功案例,也終於輪到島國人們嚐嚐求而不得的滋味?
不信這是事實?請給我一首歌的時間證明給你們看!
首先必須澄清一點,日本媒體呼籲引進五菱宏光MINIEV一事並不是教授憑空捏造。事情的原委其實是早前日本政府宣佈了“綠色增長計劃”,將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為加速電動車在日本普及,然後日本政府又計劃2030年禁止在東京內銷售燃油車,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就成了日本當地的全城熱話,這也成了日媒呼籲引進五菱宏光MINIEV事件的導火索。
既然燃油車要被打入冷宮,那麼誰將成為未來車市的主人翁?沒錯,正是那個身上總是帶點綠的新能源車。但是根據日本媒體bestcarweb所説,由於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成本較高,致使在日本銷售的純電車型的售價也普遍較高。就比如豐田新出的C+pod微型電動車,明明那麼普通,卻要價高達165-171.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十萬元)。
明明有更方便、更便宜、更大的燃油車可以使用,為什麼我偏要買一輛空間又小、續航又少、價格又貴的新能源車?我讀得書少,莫要框我。所以這麼“反人類”的C+pod自然就得不到日本媒體的青睞。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只有C+pod一款車型還不能徹底“惹怒”日本媒體,但是當看到鄰居中國推出了售價不到3萬的五菱宏光MINIEV的時候,日本媒體的心情就經歷了由震驚到“憤怒”再到羨慕的變化過程。同樣是微型電動車,怎麼價格的差距就這麼大呢?作為打工人,教授深深明白到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面對低價的誘惑,任誰都頂不住吧?畢竟能省一塊是一塊。
看到這,我相信已經有部分精明的網友以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就是C+pod的價格比五菱宏光MINIEV貴這麼多。那麼遵循一分錢一分貨的購物原則,就算同樣是微型電動車,豐田的C+pod在產品力層面也一定要比五菱的宏光MINIEV好。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抱有同樣的想法,那麼只能説你還是低估了五菱壓縮成本的能力了。ADAS駕駛輔助系統、360度全景影像、全速域自適應巡航、雙層隔音玻璃、PM2.5濾芯+負離子發生器、頭等艙式二排座椅,將這些高端裝備同時放入一輛車身上,那麼這款車要賣多少錢?不要100萬,不要50萬,只要13.48萬,五菱就能為你提供。
所以常規的價格判斷產品力的方法,通常在五菱身上都不太靈驗,就正如將豐田的C+pod與五菱的宏光MINIEV進行對比。
首先就是衡量一款電動車能走多遠的續航能力,豐田C+pod在WLTC標準下可實現150km的純電續航表現,而五菱宏光MINIEV在NEDC標準下可實現最高170km的純電續航表現。雖然業內公認WLTC的測試標準比NEDC更為嚴格。
但是如果就此斷定豐田C+pod的150km純電續航里程比五菱宏光MINIEV的170km純電續航里程,在實測駕駛時要走得更遠,未免過於武斷。但是反過來説五菱宏光MINIEV的170km比豐田C+pod的150km更優勝,又有失偏頗,所以在續航能力一環暫且算二者打平。
其次就是空間方面,豐田C+pod的車身尺寸為2490 *1290 *1550mm,軸距為1780mm,而五菱宏光MINIEV的車身尺寸為2917*1493*1621mm,軸距為1940mm。由於教授還未能摸到豐田C+pod的實車,所以空間對比環節,請原諒教授用最粗暴直接的尺寸對比法,那麼孰優孰劣不用我多説了吧!
而且相比豐田C+pod的兩座設定,五菱宏光MINIEV的四座就顯得實用多了,雖然説句心裏話,這個尺寸就算有四座,後排估計也是“朋友拒絕型”,使用頻率應該不會太高。但是俗話説的好,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沒有,萬一哪天正好有四人乘坐需求,而你的車卻只有兩座,難道還要把人藏到後備箱?於情於理都不妥。
而且五菱宏光MINIEV的二排座椅在沒有乘坐需求的時候,還可以整體放倒,後備廂容積瞬間擴展到741升,顯然五菱還是那個五菱,對於空間的追求還是和從前一樣沒有一絲絲改變。
最後就是動力方面,豐田C+pod的最高時速僅為60km/h,而五菱宏光MINIEV則可達到100km/h,講個殘酷的現實就是豐田C+pod的60km/h最高時速,還達不到我們國家對於乘用電動車的最低車速要求。60km/h最高車速,微型電動車,這些很難不讓人聯想到“old people happy”。
所以綜合來看,售價碾壓五菱宏光MINIEV的豐田C+pod,非但未能在產品力層面形成對五菱宏光MINIEV的正向碾壓,反倒在個別層面被五菱宏光MINIEV“反將一軍”。如果非要找一個豐田C+pod比五菱宏光MINIEV無可爭議的優勢項,那就只能上升到精神層面,就是豐田在全球的號召力比五菱要強。
而且在前期上市推廣期間,五菱宏光MINIEV也曾提過自己是根據日本“K-car”理念進行設計,所以便有了這幅能討日本消費者喜歡的Q萌造型。再加上親民的售價、不輸甚至反勝C+pod的產品力,物美價廉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日媒會要求引進五菱宏光MINIEV了。
當然,日本消費者也別高興得太早,如果要出口海外,五菱宏光MINIEV肯定會比在國內的售價要高,這個道理相信日本車企比誰都懂吧!而從對於汽車零部件成本估算來看,五菱宏光MINIEV僅是零部件的成本就已經超過了14000元,最高可達23000元,這還沒算運輸、人工、研發的費用。
所以就五菱宏光MINIEV 2.88-3.88萬元的國內售價來看,五菱宏光MINIEV的推出只是為了和廣大國內消費者交個朋友,或者説是為了積分考慮,大膽猜測也許五菱宏光MINIEV通過熱銷而獲得的大量積分,然後再將多餘的積分賣給得分能力弱的車企,説不定利潤比賣車還要高。
但是如果出口到日本,一不為了賣積分,二也沒必要為了和日本消費者做朋友刻意將成本進行壓縮,國外的錢該賺還是要賺。所以就算將來五菱真的願意將宏光MINIEV送到日本消費者手上,也不會是2.88-3.88萬元的售價。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其實這已經不是五菱宏光MINIEV第一次引起日本當地媒體的關注,畢竟優秀的東西總是猶如漆黑中的螢火蟲那般引人關注。更早的時間,作為日本三大綜合性日文對開報紙之一的《朝日新聞》,就曾在頭版頭條刊登題為《中國售價43萬日元電動汽車的衝擊》的文章,文章詳細描述了五菱宏光MINIEV的外觀、配置、性能等參數,並驚歎中國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速猛且價格便宜,認為很適合城市上班族作為代步車。
而二版則刊登了題為《電動汽車走在前列的美國、中國、歐洲》的文章,分析了電動汽車在中國發展快的原因時,提到了中國政府政策支持所起到的作用,預測中國有可能因此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不管五菱宏光MINIEV最終能否出口到日本,其已經是國產車的其中一個符號。試問在五菱宏光MINIEV上市之前,又有誰能想到一輛最高續航里程只有170km的微型電動車,能夠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突破十萬輛銷量大關,並且在銷量層面對新能源霸主Model 3構成了實質性危險。所以日本媒體想要引進五菱宏光MINIEV又有什麼奇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