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0年的結束,自主品牌之前一直在持續進行的“淘汰賽”似乎開始落下帷幕,自主品牌的兩極分化也開始呈現出效果了。從結果上來看,在過去一年,一線自主品牌的整體表現越來越強勢,在上半年整體市場比較低迷的情況下,吉利、長安、長城三大品牌的整體表現更進一步,進一步夯實了市場地位和品牌地位,三大品牌在2020年推出的新車都獲得了不錯的市場銷量和反饋。而另一邊,眾泰、博郡、力帆、獵豹、華晨等自主品牌難以為繼,已經確定被淘汰出局了,自主品牌在2020年迎來了分水嶺,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優勢品牌聚攏,劣勢品牌進一步被抽空。
2020年,有銷量產生的自主品牌還有47家,整體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不過這其中很多廠商的存在也只是為了“充數”而已。比如2020年,有16家車企的銷量不足1.2萬輛,也就是説,有16家車企的月均銷量不足1000輛。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大多數自主品牌的產品都屬於廉價車型,本身的單車利潤就少得可憐,所以月均銷量不足1000輛,是肯定沒有辦法支撐起這些車企的運營和存在的。所以這些車企在2021年以及之後,可能也會逐漸消失在大家的視野裏。
當然有壞就有好,上述這些自主品牌基本上已經到了江河日下、難以為繼的地步,但是優勢品牌的表現依然強勢。2020年,吉利汽車全年銷量高達134萬輛;長安汽車銷量達到97.6萬輛;長城汽車的銷量達到88.7萬輛;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達到68.8萬輛;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68.7萬輛;奇瑞汽車全年銷量59.9萬輛。如果按照2020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全年774.9萬輛的數據來計算,上述6家車企的銷量佔比就高達69%,也就是説,剩下大多數自主品牌的只佔據了31%的市場份額,自主品牌的淘汰賽在經歷了2020年的市場洗禮之後,已經開始初見分曉,很多除了相對強勢的幾家之外,剩下大量的自主品牌恐怕都難免被淘汰出局的厄運,只是時間問題!
而實際上,從去年很多跡象來看,很多自主品牌被淘汰就已經在所難免了。比如長安汽車去年上市了緊湊型SUV產品UNI-T,這款車的整體設計感和之前很多傳統SUV產品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尺寸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11.39萬—13.39萬售價還能獲得月銷量超萬輛的市場表現;長城旗下品牌WEY推出全新越野SUV產品坦克300,不管是產品口碑還是市場反饋,整體表現都很優秀。而這兩款車型在設計、技術方面的表現,和之前自主品牌只能靠性價比來吸引消費者購買是完全不一樣的,UNI-T的價格不能算很便宜,坦克300所代表的技術和造車工藝,是很多二三線自主品牌難以匹敵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這些“落寞”的品牌再次發動規模和力度空前的價格戰,也很難再將這兩個品牌“拖下水”了,因為長安和長城在產品設計、技術方面達到的高度,已經到了不用完全依靠性價比的地步。
而剩下的這些處在劣勢地位的廠商,尤其是上面我們提到的那16家月均銷量不足1000輛的車企,其實本質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怎麼説呢?這些自主品牌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可能獲得了一些銷量,但是這些銷量並沒有推動這些廠商能在品牌層面站得住腳,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廠商在過去幾年追逐銷量,但是沒有樹立品牌,更沒有做技術積累,當整個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要品牌沒品牌,要技術沒技術,在產品設計、裝配方面也沒啥優勢的車企,就只能被迫出局了,而這些車企的數量,本質上是非常多的。而且必須要注意到的是,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很多現在看起來銷量還是不是非常差的車企,也將“滑”向同樣的“深淵”。
所以,其實從2020年的整體情況來看,自主品牌們的命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以前的價格戰“內訌”場景,如今也基本上看不到了,而隨着更多劣勢品牌的出局,優勢品牌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成長的機會、空間。當然這未必是一件壞事,數量越來越少,但是品質、技術越來越強,才是自主品牌的發展前景,過去幾年那種一股腦湧入乘用車領域、泥沙俱下的場景,對於汽車產業和消費者本身來説,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