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治理”修復生態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通過“三重治理”方式,已完成649個露天採坑、482個廢石(渣)堆、213個工業廣場、20處重點地質災害點的礦山治理工作,治理面積達到58.54平方公里,佔工程總量的82%。
據介紹,礦產資源豐富的烏梁素海流域經過近40年的礦業開採,遺留了大量露天廢棄礦坑,水土流失嚴重。每逢雨季或汛期,烏拉山、白雲常合山、渣爾泰山大量的砂石、腐殖質隨洪水進入烏梁素海和黃河,對黃河水質造成污染。原有地形地貌景觀也遭到破壞,地表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日益嚴重,粉塵和沙化對京津冀風沙源治理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烏梁素海試點工程排在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是全國最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工程之一,沙漠治理面積位居全國同類工程前列,治理流域面積約1.47萬平方公里,包含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烏梁素海堤路修築、烏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態修復、烏蘭布和沙漠治理、農田面源及城鎮點污染綜合治理5種業態、7項子工程。工程難度之大、治理種類之多、施工環境之惡劣,在國內均屬首例。
目前,承建方中建一局三公司的項目團隊完成了4萬畝沙漠的壓沙固沙和梭梭樹種植、2.3萬畝經濟林種植及1萬畝飛播造林工作,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了黃河中下游生態環境,工程預計2020年12月31日完工。烏梁素海試點工程全部完工後,每年可減少100萬立方米的黃沙流入黃河,黃河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將得到更大保障,推動流域內3.7萬貧困人口脱貧致富。
“礦山修復是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治理內容一般分為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只是土壤、植被的恢復是不夠的,還需要恢復廢棄地的微生物羣落,完善生態系統功能,才能使恢復後的廢棄地生態系統得以自然維持,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礦山修復治理,真正讓廢棄礦山變成綠水青山。”中建一局三公司烏梁素海試點工程項目經理張富成介紹説。
中建一局三公司烏梁素海試點工程項目總工程師龐東喆介紹,烏梁素海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區域內需治理的露天廢棄礦坑807個,廢石渣堆1134個,需拆除廢棄工業廣場327個,需清除重點地質災害點20處。
中建一局三公司項目團隊採用了地質災害治理、礦山環境治理、礦山生態修復“三重”治理方式。第一重是“磨腮削骨”,解決崩塌滑坡問題。大部分露天廢棄礦坑邊坡陡立、風化嚴重、巖體鬆散,極易發生崩塌。在礦山治理初期必須對邊坡陡立的危巖體進行削坡,通過長臂礦山挖掘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危巖體清除,清除產生的廢棄石料就地堆放於礦坑底部進行墊坡,從而形成合理的山體台階與邊坡,減小崩塌事故發生。
第二重是“墊坡整容”,修復地形地貌。為使礦山治理區恢復原山體地形及地貌景觀,項目團隊對於“凹陷式”露天礦坑和“山坡式”礦坑分別採用廢渣回填和墊坡的方式進行整容,使廢棄礦坑基本恢復原有地形地貌,同時對規模較大的廢渣堆進行邊坡整形,按照取高填低的原則,將平整後的坡面地形整體起伏控制在±5度以內,達到外觀起伏流暢自然。
第三重是植樹種草,讓青山綠水再現。項目團隊結合區域自然條件和原土地利用情況,對經過此前物理修復的邊坡進行無人機播撒耐寒草籽,使得植被、地貌景觀和土地功能得以恢復,從根本上消除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