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交匯點

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交匯點

“十四五”規劃為香港搭起廣闊舞台。圖為香港的摩天輪和會展中心。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日前,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在香港公開大學與香港青年代表座談交流,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宣講團一位成員以一個問題作為開場白:“在座沒有用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請舉手!”整個大廳無人舉手,大家相視一笑。

相視一笑的背後,是人民幣在香港廣泛便利的流通使用。據統計,目前香港日均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交易量超過1萬億元,數額已經超過港幣的日均即時支付結算量。每天1萬億元,一年就是360多萬億元,這就是祖國快速穩健發展帶給香港的機遇,稱之為“黃金機遇”毫不為過。

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的交匯點,是香港抓住“黃金機遇”的關鍵。以人民幣業務為例,“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內地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為香港提供了龐大的理財、保險、投資類金融產品消費羣體。國家已經提出了碳達峯、碳中和的時間表,海量內地企業面臨綠色轉型,業界估算內地企業綠色金融的投融資需求要以百萬億元計。從國際看,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正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願意通過香港市場購買人民幣資產實現保值增值。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香港必須儘快豐富人民幣金融產品、綠色金融產品,打造更加便利開放的投融資環境。

在融入新發展格局方面,香港可以擔當國內大循環“參與者”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促成者”的雙重角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優化供給結構、加強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補上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短板。香港科技創新能力比較強,生產性服務業比較發達,專業人才豐富,可以與內地的廣闊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有機對接,助力暢通內循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在經貿規則、營商網絡、法治環境等方面優勢顯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香港能夠在設施聯通、資金融通、貿易暢通等方面大顯身手,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

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的交匯點,也是香港破解產業單一、發展空間不足、流動渠道狹窄等問題的鑰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各類港澳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吸引港澳青年1000多人入駐,累計孵化港澳項目765個,包括現代農場、咖啡品牌、新零售等項目。這些港澳青年的成功秘訣就是抓住了國家支持創業創新、鄉村振興的政策機遇,迎合了內地消費升級的大潮。

全球的機遇在中國,香港的機遇在內地。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的交匯點,香港將在融入國家大局中乘風破浪,再創輝煌。(劉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4 字。

轉載請註明: 找準“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交匯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