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和廣東省長髮言,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省長視頻發言。
在會上,李克強總理表示,六經濟大省經濟總量、財政上繳、市場主體、吸納就業均佔全國四成以上,“經濟大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樑柱’,要勇挑大樑,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
粵、蘇、魯、浙、豫、川六省份被“賦予厚望”,下半年它們將如何挑經濟大梁,起到穩經濟、穩就業的關鍵作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透過數據解讀六大省將如何在外貿、投資、消費等領域發力?
1. 六經濟大省常住人口超5億
佔全國經濟體量四成以上
“經濟大省”代表着GDP、人口、財政收入、進出口和利用外資等多項衡量指標的綜合發展實力。為何是這六個省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樑柱”?
數據顯示,無論經濟、人口還是財政貢獻度,這六省均位於全國前列。近十年來,粵、蘇、魯、浙、豫、川六省在全國的GDP佔比超過44%。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GDP總量一直位列全國前五。自2017年起,四川超過湖北,穩居第六。今年上半年,六省經濟總量合計達25.1萬億元,佔全國GDP的44.7%。
廣東、江蘇是我國僅有兩個經濟體量超10萬億元的省份。
2019年,廣東成為我國第一個經濟體量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隨後的2020年,江蘇經濟體量也突破10萬億元關口。2021年,廣東GDP超12萬億元,江蘇GDP為11.6萬億元,山東位居第三,GDP總值為8.3萬億元。
經濟大省同時也是人口大省,全國約有四成人口居住在這六省,且人口占比逐漸增加。
2017年,六省總人口數量達5.49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39.2%。與2017年相比,2021年六經濟大省人口總量增長1269萬人,佔比增至39.8%。
2021年,山東、廣東人口總量達1億人,浙江成為人口流入熱門地。廣東出生人口數量為118.31萬人,自然增長人口57.19萬人。浙江人口數量雖不及其他五省,但一直是人口流入熱門省份。2021年,浙江新增人口數量達72萬人,其中6.5萬為自然增長人口。
經濟大省如何挑大樑?座談會指明瞭方向:穩財源、穩市場主體穩就業、促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穩外貿穩外資。人口大省是穩就業的重要一環。座談會指出,六省市場主體數量佔全國四成以上,貢獻了40%以上的就業。在穩經濟、穩就業的重要關頭,六大省份需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穩定市場主體。
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如何利用人口規模優勢促進消費成為經濟大省的“重擔”之一。當前,需求不振是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8月16日召開的座談會提出,“經濟大省人口多,要多想辦法促消費,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支持住房剛性和改善性需求。”
2022年1-7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六經濟大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2萬億元,佔全國總量的45.52%。其中,廣東、浙江、河南和四川4省實現正增長。
經濟大省挑起穩經濟大梁,也承擔穩財政的任務。座談會指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個沿海省份在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中貢獻超六成。
此外,地處沿海的粵、蘇、浙、魯四省,撐起我國一半的進出口貿易。上半年外貿數據顯示,我國外貿展現較強韌勁,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粵、蘇、浙、魯沿海四省進出口佔比超50%。上半年,廣東、江蘇、浙江外貿進出口總值均突破2萬億元。
2. 廣東、江蘇引領製造業轉型發展
浙江民營企業活躍
長三角和珠三角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為全國各地提供引領示範作用。
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是工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廣東、江蘇走在前列。
2021年,工信部公佈的先進製造業集羣優勝名單中,廣東、江蘇均佔據6席,並列全國第一。其中包含信息、新材料等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
先進製造業成為廣東工業重要部分,支撐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018年至2022年,廣東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廣東先進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0281.87億元,同比增長4.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個百分點。
江蘇利用集羣塑造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2021年,江蘇晶硅光伏組件佔全國市場份額的54%,智能電網、動力電池佔全國市場的40%以上。
穩市場主體,恢復企業活力成為穩經濟的重要方面。
2021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增至4457.5萬户,佔全國企業總量的92.1%。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發揮民營經濟發展韌性是促發展的重要一步。
浙江的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壯大。
2016年至2021年,浙江民營經濟規模擴大50%以上,增加值從3.08萬億元增至4.92萬億元。2021年,浙江民營經濟增加值預計佔全省生產總值的67%,創造了73.4%的税收收入。2021年,中國民營經濟500強企業中,浙江企業數量最多,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
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持續發力。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6.1%,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至5月,規模服務業民營企業營收同比增長7.2%,拉動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個百分點。
3. 山東工業拉動GDP增長
新動能產業增勢明顯
上半年山東經濟增長表現亮眼,GDP增速達3.6%,位於六省之首,超過全國增速1.1個百分點,相比去年同期,經濟增量位於全國第一,超過廣東、江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在2020年之後,山東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增速。
山東經濟增長迅速的秘密來自於“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四新”經濟投資。
2018年,國家批覆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成為全國唯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性戰略,構建山東以濟南、青島、煙台三市為核心,其他區域融合互動的總體格局,探索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培育壯大“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的發展路徑。
自2020年開始,“四新”經濟投資佔比不斷提升,成為山東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方向。2019年,山東“四新”經濟投資佔全部投資的44.8%;2020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比2019年增長3.6%,在“四新”相關產業全年投資增長18.7%,佔全部投資的51.3%。今年上半年,在山東投資穩步增長的前提下,“四新”投資力度持續加大,高於全部投資增速7.4個百分點,進一步將投資佔比提升至53.4%。
與此同時,山東工業技改投資也持續上升。2022年上半年,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0%,高於全部投資增速。
此外,上半年山東工業經濟穩定發揮,拉動GDP增速1.2個百分點。其中,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動能潛力不斷釋放。上半年,山東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5.5%,新一代信息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達13.2%,均遠超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水平。
山東作為我國經濟大省之一,是協調南北發展的重要支點。其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還為全國提供了借鑑意義。
4.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經濟較好
工業、投資增長較快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長快於東部地區,我國區域發展趨向均衡化。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經濟增勢較好,地區工業生產總體穩定,支撐了工業生產。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中西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快於東部地區5.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7%,超過東部地區6.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為中部經濟注入動力。中部經濟大省河南202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1%,扭轉了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連續7個季度累計增速低於全國的被動局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10.3%,高於全國增速,工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正增長,房地產投資有所下降。
從河南各市成績來看,GDP增長與投資增速基本存在一致性。GDP增速較高的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基本高於全省水平。
下半年,河南還將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實現穩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使命。8月,河南省政府發佈《河南省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方案》,計劃今年9月底前開工建設8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涉及交通、通信網絡等多領域,總投資達1373億元。
西部大省四川利用成都“強省會”優勢,賦能周邊地區,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成都GDP全省佔比從36.6%升至38.1%。
四川在扛起穩經濟大旗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區域發展一體化。
四川以成都為核心,加快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設,結合各地資源優勢形成主幹引領帶動、多支競相發展、干支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從而推進四川經濟均衡增長。
下半年,東、中、西六省立足自身發展情況,進一步發力。廣東、浙江、河南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浙江將用足用好專項債政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抓緊謀劃一批“大好高”項目,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江蘇、四川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拉動內需。江蘇已推出促消費23條舉措,引導釋放餐飲、文旅、汽車、家電等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