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22日開啓了他任內的首次非洲之行,三天時間到訪塞內加爾、尼日爾和南非三國。
作為今年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德國還邀請本年度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塞內加爾以及南非作為嘉賓國參加今年6月在德國巴伐利亞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
5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塞內加爾達喀爾。
非洲之所以突然成了歐洲大國眼中的香餑餑,關鍵在於他們有歐洲人現在最缺的東西。
非洲有“氣”
當地時間22日深夜,德國總理朔爾茨在結束塞內加爾的訪問行程後抵達第二站尼日爾首都尼亞美,並於23日會見了尼日爾總統巴祖姆。
在會談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巴祖姆表示,尼日爾和德國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堅實的、實質性的合作,在過去60年取得有益成就。朔爾茨則表示,德國希望與尼日爾繼續密切合作。
5月23日,尼日爾總統巴祖姆(右)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
按計劃,朔爾茨將於24日前往此次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南非進行訪問。
俄烏衝突對能源、食品價格及安全的影響,成為朔爾茨首次訪問非洲的重要背景。為了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嚴重依賴,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德國將目光瞄準了非洲。
因此,朔爾茨首次非洲之行的第一站選在了擁有數十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預計將成為西非地區主要天然氣生產國的塞內加爾。
5月22日,塞內加爾總統薩勒(左)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迪亞斯市太陽能發電廠落成典禮。
朔爾茨22日在與塞內加爾總統馬基·薩勒會晤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説,德國已經開始與塞內加爾方面就天然氣開採和液化天然氣供應展開談判。
薩勒則表示,塞內加爾準備向歐洲市場供應液化天然氣。他預計塞內加爾的液化天然氣產量明年將達到250萬噸,到2030年將達到1000萬噸。
停靠在塞內加爾達喀爾的非洲天然氣運輸船(圖自華盛頓郵報相關報道)
專家:指望非洲?有點來不及
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美國和歐洲聯盟國家等對俄施加多輪嚴厲經濟制裁措施,並準備逐步減少直至停止進口俄能源。但由於俄羅斯目前是歐盟最大天然氣和原油供應國,對俄製裁引起的反噬令歐盟處境愈發窘迫。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有意擺脱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預計到2024年年中前,德國能源供應仍將主要依賴俄羅斯。
5月12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在德國雷登的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
路透社數據顯示,德國去年進口的天然氣中,55%購自俄羅斯。一些德國官員擔心俄羅斯單方面停止對德天然氣供應,因而急於準備應急方案。
除了德國,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的意大利同樣寄望於非洲。上月,意大利政府兩名部長前往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和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尋找天然氣供應源。
4月20日,意大利與安哥拉當天在安哥拉羅安達港簽署一份意向聲明,將增加安哥拉對意大利的天然氣供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瑞彬在接受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指出,目前非洲天然氣已探明的儲量、生產以及出口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不大。儘管未來潛力巨大,但非洲天然氣要想在短時期內成為歐洲能源供應的保障,還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性。
王瑞彬
目前非洲地區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大約是18萬億立方米,其中尼日利亞位居第一位,佔比近30%。從產量上看,目前非洲天然氣年產量約2,300億立方米,阿爾及利亞獨佔鰲頭。
但近年來,歐洲國家和非洲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的合作上總體上進展不大。非洲的項目普遍存在不確定性比較強、開發成本比較高、融資比較困難等共性問題。此外,歐洲國家和非洲國家之間在財政管理制度上的差異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也導致聯通非洲和歐洲的能源基礎設施項目推進阻力很大。
至於非洲天然氣能否在短時期內成為歐洲能源供應的保障,目前看不確定性很多。
首先,過去十年,雖然非洲也一直在給歐洲供氣,但很難及時快速滿足歐洲的胃口,同時一些亞洲等地客户也在分流非洲天然氣供應量。
其次,減少俄羅斯能源對歐洲各國產生的影響並不一致,同時歐洲各國對於轉向非洲能源導致的成本大幅增長的承受能力也差距巨大。
最後,能源進口的轉向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在當前緊迫的形勢下,能不能夠及時形成新的有效的投資非洲的戰略,規劃建成所必需的基礎設施,目前來看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