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很大變化。比如從年齡結構看,與2010年相比,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4523萬人,比重下降6.79個百分點。人口結構的這種變化,不僅會對勞動力市場本身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不小衝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數量大、年輕化的勞動力隊伍,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將人口紅利有效運用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但在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近十年出現比較明顯的下滑。毫無疑問,當前我國依然保有一定程度的人口紅利,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也依然存在。不過從未來人口演變的規律來看,我國人口紅利已經出現加速衰減的趨勢,而人口紅利的消失也有可能會提前到來。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必須加快以素質紅利逐漸取代人口紅利的步伐。目前,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方式正在從傳統的以要素投入為主的驅動模式向以科技創新為主的驅動模式轉變。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根據相關統計測算,如今在我國的經濟增長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0%左右,大大超過其他要素投入的貢獻率。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廣泛運用,並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招工難、用工荒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顯然,新發展階段對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人口素質已經得到很大提高。七普數據顯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已經超過2億人。與2010年相比,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目前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等教育規模,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數量也名列前茅。不僅如此,經過四十餘年的市場化歷練,我國還擁有一支平均素質較高的熟練工人隊伍。這都是我國成為全球製造大國的人力資源基礎,也為以素質紅利填補甚至逐漸取代人口紅利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儘管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近十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勞動生產率卻並未因此而下降,反而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2010年,我國人均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萬元左右,到2020年,上升到7.2萬元,十年翻了一番多。這也是素質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例證。但是,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國人口的素質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短板也依然十分明顯。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統計,在日本的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佔比達40%,德國甚至達到50%。而目前我國的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隨着自動化、智能化等現代技術的應用,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強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目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提升高素質勞動力需求、高素質勞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之中。
因此,面對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特別是應對人口紅利逐漸衰減的挑戰,必須緊緊抓住提高人口素質這個關鍵點。其中,職業教育擔負着特殊的歷史使命。在不斷擴大職業教育規模的同時,要高度關注職業教育的質量提升,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對優秀生源的吸引力,培養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掌握技術技能的師資隊伍,強化校企合作力度。只有高素質勞動力越來越多,以素質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就會更加強勁。(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