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
鍾南山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蔡敏婕 攝
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
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什麼樣的情況會感染,環境裏病毒要達到多少濃度會出現感染,新冠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就需要我們這一行業的人來找出它的規律”。
此外,現在進入了秋冬季,對病毒的檢測就要求更快。鍾南山稱,秋冬季也是流感的高發季節,要迅速檢測區分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
談新技術:數據驅動醫學發展
“我們都看到,大數據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為政府正確決策、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防止疫情蔓延,建立前瞻性研究模型,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同時也為新冠病毒結構分析、疫苗和藥物的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鍾南山稱,疫情之初,他的團隊分析了10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情況,瞭解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和特徵,實踐證明作用很大。
“我們還通過對將近100萬張CT採用人工智能分析,幫助醫生診斷新冠肺炎,明確預測重症患者的方法,並可以及時採取一些更好的醫療手段預防。”鍾南山稱。
鍾南山説,這些數據如何變活?需要結合臨牀,瞭解數據的背後意義。“這是什麼病?這個病人的情況是怎麼樣,你再通過這些大數據的話,那你就可以得出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談大灣區科研:需要轉化成果
在本次學術委員會研討會上,還有來自香港和澳門的學者,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和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盧煜明。
“現在我們發現科研界有很多的研究論文發表,但是都沒有進入轉化的階段,接下來我們可以進一步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進程。”鍾南山稱,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都有很好的基礎研究數據,希望結合臨牀進行轉化,不能止步於論文發表,同時希望藉助一國兩制的優勢,以澳門為試點,縮短和簡化中藥、診斷試劑的審批流程,在澳門通過後,擴展至大灣區使用。
來源:中國新聞社
編輯:陳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