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醫務社工是誰?他們為何被看作“良藥”的伴侶?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綜合

醫務社工是誰?他們不是醫護,卻和醫護一起工作,他們不是靈丹妙藥,卻是“良藥”的伴侶。住院期間的恐慌或乏味,作為陪護家屬的壓力與迷茫,費用拮据時的焦頭爛額……這些治療之外的困境,以往只能由病患自行消化。而醫務社工的加入,猶如一絲陽光照射到這些角落,為跋涉在求醫之路的人們帶去温暖和希望。

服務

遊戲輔助治療 疏導釋放情緒

“紅、黃、白、綠……”65歲的於洋緊盯面前圓形棋盤,和另兩位老人共同喃喃唸叨,記憶着擺成一圈棋子的頂端顏色。

一段時間後,帶領老人們進行活動的醫務社工將棋子依次倒扣,請老人輪流投擲骰子。於洋擲出一個白色,“白、白……是哪個來着?”他陷入沉思,努力回想棋子顏色順序,嘗試着翻開一個。“白色,正確!”醫務社工鼓起掌,於洋摸摸頭,也“呵呵”笑了起來。

“耆智360”項目的患者小組活動

身為認知障礙患者,於洋正在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他所參與的,是“耆智360—認知障礙患者及照護團隊支援計劃”項目中,面向患者的小組活動。

“耆智360”項目由宣武醫院專職醫務社工杜今創設,針對患者,通過各項桌遊及非道具遊戲,鍛鍊記憶力、理解力、反應能力等等,以減緩認知衰退的進程。除了住院期間按課表為患者安排小組活動,社工還將遊戲集合成冊,供患者出院後繼續訓練。

“咱們還是要重視醫生的建議,再者您老伴也確實是關心您……”在航空總醫院的住院病房,專職醫務社工王振興温言勸慰着“氣哼哼”的張大爺。對方是腦卒中患者,回到家裏時容易病情不穩。

“耆智360”項目的患者小組活動

細問得知,張大爺不樂意老伴總管束他,老伴又“控訴”他太不自覺,瓜子嗑完一包還要吃一包,蘋果一口氣吃三個……王振興耐心引導雙方進行傾訴,分別講出自己不喜歡以及能接受的表達方式,老兩口的情緒都得到了釋放,溝通模式得以改善,有助於腦卒中患者康復。

設計

細緻調研需求 圍繞困難解題

組織活動、聊天談心……事實上,在北京的醫療機構,醫務社工仍算是新鮮事物,除了框架指導方向,並沒有統一具體的工作。醫院科室紛繁、患者眾多,如何選取服務對象、開展哪些服務內容?不同醫院的醫務社工往往有着不同思路。

杜今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專業,“耆智360”是她2019年進入宣武醫院後第一個項目。她回憶,在社工部主任張紅宇帶領下,對醫院基本情況有大致瞭解後,結合醫院重點學科建設開展工作。“認知障礙患者及其照護者是特別需要被關注的羣體,醫護人員也很樂意社工加入做一些非醫療服務,就確定了神經內科認知障礙專業組作為服務的第一個科室對象。”

“耆智360”項目與家屬的座談活動

對患者、家屬做了細緻的需求調研,再結合科室醫護人員意見,杜今設計出相應服務內容。她介紹,面向患者的桌遊小組只是項目一部分,更早開展的其實是對家屬的支持。“家屬往往發現老人‘糊塗’了,就帶到醫院檢查,雖已有一定思想準備,確診仍需要一定的過程。對家屬來説,真正困難之處在於,隨着疾病發展,感覺負荷越來越重,被‘纏’得越來越緊,晚上都睡不好覺,身累心累。”

針對這些迷茫與壓力,醫務社工每週兩次在病房組織家屬照護輔導小組活動。請醫護人員講解患者情緒、語言方面將會出現的變化,如何儘量長時間維持現有認知狀態。請家屬分享照護經驗,如何調節自身情緒等等。疫情期間,活動轉移至附近社區,有需求的患者家屬可以繼續參與進來。

王振興與住院患者溝通交流

截至目前,“耆智360”項目已開展服務87次,為近300個病患家庭帶去醫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支持。這一過程中,家屬通過微信羣形成規模,醫護人員也加入其中,有疑問與煩惱可以隨時交流傾訴。即便離院居家照護,家屬也彷彿有了“主心骨”,不再感到孤立無援。

專業

懂疾病會溝通 瞭解各類政策

在航空總醫院,社工部負責人王振興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社會工作專業。2014年,他進入醫院成為專職醫務社工,這在當時北京市的醫療機構中尚屬少有。

初到醫院,王振興承擔的是滿意度調查、志願服務隊籌建兩項工作,助力醫院品質服務提升。如為長期住院患者理髮、設立愛心流動圖書館等,形成守護健康和守護天使兩大志願服務品牌。據他觀察,不少醫院的醫務社工也是以志願服務作為切入點,再去深耕專科醫務社工項目。

航空總醫院腦卒中病友分享活動

目前,航空總醫院已在神經內科、乳腺外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開展了試點工作。以腦卒中患者關愛項目為例,通過健康科普、社區篩查等方式進行院前預防。對住院患者,以病友互助小組的方式進行住院適應,邀請以往病友講述成功康復案例建立信心。出院後,輔導有需要的患者辦理殘疾人證,協助申請相關補貼。在王振興看來,醫務社工要懂得相關疾病,知道如何與患者、家屬溝通,瞭解各類政策,做好專業倫理問題處理,綜合能力要求很高。

王振興協助乳腺外科患者申請醫療救助

張娟是位81歲的獨居老人,腦梗後肢體功能受限,需要坐輪椅。她雖是老北京人,但户籍在山西,從住院、出院到異地辦理殘疾證的過程中,王振興對她給予了很多關注。

張娟上過大學,很有修養,生病後總忍不住埋怨保姆,説她什麼都幹不好,説完自己又後悔。她忍不住哭訴,稱看到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成了社會的拖累。

“您是很優雅的女性,已經為社會貢獻了很多價值,現在我們來幫助您,要感謝您給我們這個機會。”“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社會文明體現在對老人和小孩的關愛,有義務向您反哺”……一次次傾訴、開導,王振興用真誠温暖的話語,幫助張娟適應患病後心理的轉變。老人心結逐漸打開,辦理殘疾證期間,需要補交居住證,她坦然地打電話請民警上門服務。一次交流中,更和王振興開起了玩笑。“跟你説話,也是對我的一種康復鍛鍊。”這説明老人的情緒不再緊繃,對身體侷限和需要“麻煩”別人的狀態真正釋懷了。

整合

靈活鏈接資源 對接醫療救助

北京市衞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醫務社工265人,專職113人,兼職152人。相較醫院體量而言,醫務社工的數量仍顯薄弱。這就註定了很多時候醫務社工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更像是“整合大師”,靈活機動鏈接各類資源,幫助病患解決實際困難。

在開展了神經內科認知障礙專業組的服務後,杜今又將目光投向醫院另一個需要醫務社工重點關注的學科,即神經外科小兒組。這一科室收治了大量患有神經系統相關疾病、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孩子。90%以上的孩子都是外地的,不乏到京再次手術、多次住院的情況。杜今請來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每週到病房為孩子們開展主題繪本閲讀及情緒支持活動,去年還聯合基金會,攜手派駐社工開展神經外科小兒組的醫務社工項目。

繪本閲讀、手工製作、角色扮演……豐富活動減緩了孩子們對醫院的恐懼陌生,對各項治療也更加配合。令杜今觸動的是,每當孩子們集體活動,家長都擠在門口,趴着窗户張望、錄像。有的家長邊抹眼淚邊説,“很久沒見孩子這麼高興了”“終於能做些治病之外的事兒”。

長期治療中,很多患者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而一些救助途徑患者往往並不知曉或不知如何辦理。醫務社工廣泛蒐集並對接合適資源,可以為患者提供最切實的幫助。

劉樹是廣西玉林人,在航空總醫院做了頸動脈剝脱手術,其母親與妻子先後患病去世,家中只有女兒工作償還借款。考慮到術後如果患者繼續自費在京做高壓氧治療,負擔會越來越重。王振興聯絡公益平台,為劉樹籌款4萬元。又遠程協調廣西醫務社工資源,尋找能接收他的當地醫院。最後輾轉聯絡到報銷比例相對較高的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又聯繫首都機場走綠色通道,讓患者回到家鄉過春節並進行治療,目前恢復良好,最大程度減輕了其家庭負擔。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魏婧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