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如何應對臭氧污染?

到2025年

要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

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

實行污染管控、增加新能源使用

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

陽光燦爛的晴熱天氣,天空常常湛藍如洗。但是,如果你在看似空氣清新的户外聞到一種“魚腥味兒”,這可能是臭氧污染在作祟。日前,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通報,2022年上半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臭氧濃度同比有所上升。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為14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上升4.3%。

關注!如何應對臭氧污染?
關注!如何應對臭氧污染?

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一般為淡藍色氣體,液態為深藍色,低濃度時無味、高濃度時氣味類似魚腥味兒,易溶於水、易分解。由於具有強氧化性,臭氧在工業生產生活中被廣泛用於消毒殺菌。

在地球誕生40億年後,隨着大氣中氧含量增加,臭氧層慢慢建立。臭氧層很薄,卻吸收了到達地球的90%以上的紫外線輻射;同時,它將吸收的紫外線轉化為熱能加熱大氣,才有了平流層的存在。在臭氧層的庇護下,地球生命的基礎物質--脱氧核糖核酸(DNA)與核糖核酸(RNA)逃脱了過量紫外線輻射的傷害,生命得以向淺海和陸地發展。

但是,當某一天近地面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160微克每立方米時,就會帶來臭氧污染。原本是地球生物進化保護者的臭氧,為何又會成為一種污染呢?

那是因為,在平流層和對流層,臭氧的形成過程有很大區別。在平流層形成的臭氧,是天然產物;到了對流層,除了部分從平流層到對流層“漫遊”的臭氧,和在森林覆蓋率高的地區植被生物過程貢獻的臭氧,絕大部分臭氧都是人造的二次轉化產物。這些二次轉化產物並不直接來自人為排放,而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污染物。道路上的汽車尾氣和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等,都是臭氧的主要“原料”來源。

在近地面,未被污染的空氣中,臭氧濃度較低,基本上是無害的。在臭氧濃度變化中,氣象條件起主導作用。發生光化學反應需要強紫外線輻射、高温、低濕與靜穩大氣環境。夏季光照條件好,臭氧污染就容易產生。日照越強,光化學反應越劇烈,反應生成的臭氧越濃。因而,夏日12時至15時,是臭氧污染最嚴重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臭氧是淡藍色,與天空顏色類似,人們即使感覺不適,也難以察覺,只能用儀器監測它的濃度。兒童、活躍在户外的成年人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都是易感人羣。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但由於臭氧前體物排放量與它在大氣中的濃度不是簡單遞增或遞減關係,因此臭氧治理比細顆粒物治理更難。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實行污染管控、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

對於普通人來説,光照強烈時減少出行是避免臭氧污染危害的最佳方式。如果需要出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上口罩、眼鏡等。此外,日常要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陝西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2 字。

轉載請註明: 關注!如何應對臭氧污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