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
天降大任,其誰擔當?家國使命,高瞻遠望。
49年前的6月10日,我國第一架預警機首次試飛成功,並被命名為“空警一號”。
由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防需要,擁有作為“空中帥府”的預警機,成為我國當時的迫切需求。1969年9月,緊跟當時世界空軍裝備建設發展潮流,人民空軍提出研製空中預警機。1971年6月10日,“空警一號”一飛沖天。儘管“空警一號”只是將雷達站移到空中,拓展探測範圍和減小盲區,與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預警機還有較大差距,但對改善當時我國防空能力仍十分具有實用價值。然而,在經過近5年試飛後,“空警一號”終因性能不能滿足需要,而在1979年停止了研製工作。
隨着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如今,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 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數十項。我國的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預警機進入國際市場的國家。正是有了當年“空警一號”的開拓探索、技術積累及人才培養,後續國產預警機研製才得以迅猛發展。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航空工業是知識密集的高技術產業,各種機型的研製和更新換代必須有足夠的先進技術支撐才能做到,而這些技術儲備則是一代代航空人的不拋棄、不放棄, 他們將所有心血傾注在一個個型號當中,為後來者撐起了“巨人的肩膀”。
事實上,航空裝備研製的每一個進步,都不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包括無數“下馬”機型在內的航空裝備的誕生與成長,都歷經了無畏探索、艱苦預研、大膽試錯等漫長過程。在這些過程中,一步一步迭代的研製、試驗、驗證,哪怕是失敗的教訓、走過的彎路,都為後續的研製提供了寶貴的借鑑。正是如此,研製效率得以提高,研製週期得以縮短,最終得以推動航空裝備研製體系的跨越式發展,進一步提高航空技術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能力。
看得遠,方能飛得高。
一代代航空人邊“闖”邊“創”,是他們的忠誠與堅守,使中國航空工業完成了從蹣跚起步到振翅起飛的跨越;一批批航空科技研究者們充滿“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勇氣,如一棵棵在山尖扎根的青松,守望着霧釋冰融後的第一縷曙光;是他們的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才使得我國航空工業實現了從測繪仿製到自主研製再到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跨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風物長宜放眼量。立足長遠, 需求牽引,不懈探索,勇於試錯, 仍是未來蹄疾步穩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