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餐桌禮儀也是觀察一個人修養好壞的直接方式,人們通過“吃”來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了解。對父母而言,從小培養孩子的飯桌禮儀很重要,否則很容易影響孩子未來人際關係的交往。
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苗頭”,父母別不在意1)“直性子”寶寶:吃飯手舞足蹈,不考慮他人情緒
大家是否聽説過這樣的評價:這個孩子人品挺好,就是“直性子”,吃飯、説話不太會考慮他人。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吃飯手舞足蹈是正常的,等他們長大了就懂事了。
但其實不然,這類孩子長大後可能不會與他人分享,會有很多自私行為,長時間如此,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會出現問題。
長大之後,會有過度自愛的表現,不樂意真心付出,這樣的人在社會中是很難有出息的,畢竟沒人喜歡和自私的人相處。
2)“一邊吃飯一邊玩”的寶寶:不專心,不理會他人
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説,沒有定力,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但當孩子長大之後,如果還出現“一邊吃飯一邊玩”的現象,甚至有時還需要爸媽哄着吃飯,那孩子可能出現了“晚熟”。
這類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比較任性,在餐桌中自顧自地玩耍,也不理會他人,既沒有體驗美食的樂趣,也沒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邀請他去吃飯,他也就很難有機會見到更優秀的人。
父母要明白“飯桌見人品”,孩子將來走到社會,需要有朋友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如果他沒有朋友,那未來的職業道路會倍感艱辛。
3)在飯桌上“大吼大叫”的寶寶:不能共情,不懂禮儀
在飯店或家裏吃飯的時候,你是否見到過一種“忍無可忍”的現象?自己桌上或者鄰桌上的孩子上躥下跳、追逐打鬧、大吼大叫,飯桌上的餐具依然成為了他們熱愛的“玩具”。
每當這時,會不會有家長想去好好教育一下這些孩子,吃飯沒有禮貌,基本的禮儀也不懂。而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也很難有出息,好的飯桌文化,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對於優秀的人而言,還是更喜歡和情商高、懂禮貌的人交往和探討。
其實,孩子的飯桌禮儀不僅僅是父母口頭糾正而養成的,還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他們才能正確模仿。父母從小要教會孩子的餐桌禮儀,不能忽視,更不能放鬆1)飯前禮儀
1.父母要讓孩子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今天的飯菜,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這豐厚的待遇。
2.正確使用餐具,不要發出太大的響聲,也不要隨便亂敲碗筷。
3.當大家都入座後,才能正式開飯,並且要請長輩先開始。2)吃飯禮儀
1.坐姿端正,有助於孩子腸胃消化。
2.不要在公用飯菜中挑來挑去。
3.專心吃飯,尊重他人。3)飯後禮儀
1.吃完飯後,要向備餐的長輩表達感謝,並誇讚今天的飯菜很好吃。
2.如果想要先離席,那要告知長輩“我已經吃好了,謝謝款待。”
3.吃完飯後,幫助他人收拾碗筷、或洗碗、擦桌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