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家長來説,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批評和獎勵應該是並重的,雖然獎勵可以激勵孩子朝着合理的目標進行努力,但是適度的批評也可以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所以對很多孩子來説,在生活中受到家長的責罵是常有的事,小編的同學大明就是這樣大明小的時候由於父母工作較忙,沒有時間為他輔導作業。
所以在學習成績方面一直沒有得到顯著的進步,為此,大明的父親總是就着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責罵大明,對大明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影響。
這也讓大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尤其注意孩子捱罵時的表現和反應,希望能夠不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如果你的孩子捱罵後有這三種反應,那麼請家長也一定要停止,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你承擔不起。
孩子出現這三種反應家長要注意
1. 沉默不語
很多家長都會忽視的一種表現就是沉默。當孩子受到責罵後不説話可能是一種內疚,或者是對自己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也可能是一種沉默的抵制。所以當孩子面對責罵表現出沉默不語時,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因為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説,被父母責罵意味着父母對於自己的世界並不理解,當孩子不願意用任何語言去回擊父母時,可能並不是自己的責罵有了收效,而是孩子在用自己的行為作出一種無聲的對抗。即使孩子並沒有在語言上有所體現。
但是在他們小小的心裏會深埋下一顆顆種子,每一顆種子都是父母的一次傷害,當傷害積累,就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未來成長造成巨大的影響,直到爆發的一刻,父母才會幡然醒悟。
2.怒氣盯着家長
孩子犯下的錯誤,也許其初衷是好的,只不過是沒有相應的能力,從而使好心辦了壞事。可是父母在發現孩子犯了錯誤時,總是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直接對孩子進行責罵,並不理會孩子的解釋,認為孩子所有的語言都是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找藉口。
久而久之,孩子會感到越來越委屈,並且用他們的行為來向父母的這種不理解進行抵抗,每次捱罵時的怒目而視就是最好的體現。孩子的怒氣在家長看來是孩子自己犯了的錯誤卻不知悔改,這樣加重家長的怒火和對孩子的責罵程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因為受到委屈而產生的怒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例如導致孩子產生各種類型的怪癖,或者是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等等,這些都是源於父母對孩子的不理解和不耐心。
3.應付道歉,心理卻不服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對孩子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只要你承認錯誤,你就還是好孩子。於是孩子就會在受到父母責罵時出現本能的道歉,希望自己仍然是父母眼裏的好孩子。可是當孩子出現了這種本能性的道歉時,父母卻會將這種形式當做是孩子的應付了事,認錯態度不誠懇。
長此以往,孩子的道歉也會越來越應付,因為父母在孩子眼中已經失去了信任感,受到責罵後應付的道歉越來越多,但是孩子卻無法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就會嘴上説着道歉的話,心裏卻對自己遭到的指責不服不忿,很顯然,這也不是父母責罵孩子希望收穫的效果。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認知水平,來獲取對事物的更成熟的看法,父母在這一過程中,要做的就是積極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不能夠以成年人的視角去想孩子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