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共話長江大保護:查、治、劃、修

  長江之水濁,長江之水清。

  自2019年《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啓動以來,長江經濟帶席捲起一場環保風暴,讓各地發展的思想愈加統一:碧波清流,是優勢是財富;污泥濁水,是劣勢是包袱。

  來自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的數據見證了長江水質變好的趨勢。截至2019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I-Ⅲ類)斷面比例達到91.7%,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至0.6%。

  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效果初顯。

  根據《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的國控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於Ⅴ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於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7%。

  2020年也是《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如何把長江保護修復攻堅的碩果保持下去,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還將如何發力?

  查

  儘管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高負荷、高污染、高風險依然是橫亙在長江大保護面前不容迴避的問題。圍繞長江沿岸佈局的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帶來的污水排放,來自生活、船舶和農業農村等面源污染及其他生態環境問題,威脅着長江脆弱的生態環境。

  看不到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近兩年,連續兩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讓沿江省市大為觸動。只有直面問題,攻克難點,才能實現長江大保護“質”的飛躍。問題在哪兒?一個字“查”。

  江蘇自去年起,全面開展長江健康大普查大體檢,切實找準病灶,採取有效措施保障環境安全。“充分運用衞星遙感、無人機航測等技術,組織對沿江8市的入江排污口開展全面排查,初步掌握沿江污染分佈狀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表示,江蘇已經完成58個“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265個“千噸萬人”以下鄉鎮農村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組織對1975家較大以上環境風險企業開展“八查八改”核查和沿江8公里環境風險源排查。

  “從今年3月起,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開展為期3個月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排查整治,採取地方自查和省級暗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告訴記者,由省廳領導帶隊,已對15個市(州)的集中排查整治情況開展了兩輪暗查指導,共發現典型問題50個,“全部納入四川省自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治

  查出問題,還要有治理問題的態度和決心。

  “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長江沿線大治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許恆秋表示,截至目前,安徽沿江8市共排查出“散亂污”企業10027家,已完成整治9869家。2018年和2019年國家兩次警示片共披露的“38”個點位問題已完成整改18個,2019年省專題片80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0個,2019年排查出4批“N”類的問題1280個,已完成整改1194個。全省44家危化品搬遷企業任務,已完成32家,有效解決了“化工鎖江”問題。

  矛盾千變萬化,如何因地制宜治理難題,考驗着管理者的創新思路和協作能力。

  2020年,隨着成渝經濟圈成為國家戰略,藉助這一契機,兩地在流域綜合防治上也即將展開深度合作。“川渝兩地將共同開展聯合整治,針對81條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以跨界河流‘清四亂’(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專項行動及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堅決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餘國東告訴記者。

  全覆蓋、拉網式全面排查跨界河流,聚焦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突出問題,是本次“清四亂”專項行動的重點。兩地立下軍令狀,8月底前,“清四亂”專項行動要見到明顯治理成效。

  “重慶將不斷深化流域一體化治理。”餘國東説,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深化兩地跨境流域治理,探索打破行政區劃障礙,推進一體化治理模式,實現兩地流域水生態環境共防、共治、共保。

  治理問題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在江蘇,為了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安排4.86億元環保資金用於長江保護修復,對保護成效好的地區進行正向激勵。建立長江保護修復項目庫,已入庫項目367個,總投資約2353億元。”王天琦介紹説,通過深化水環境“雙向”補償制度,完善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鈎的財政政策,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努力釋放制度紅利。

  “近段時間,江蘇南京的江豚增加到50多頭,太湖流域多年不見的‘吉祥三寶’ (即桃花水母、白鷺、地衣)也開始迴歸了。”對此,他感到十分欣慰。

  劃

  立下規矩、劃定紅線。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完成戰略環評,沿江各地生態環保部門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結構、完善產業結構佈局的作用,倒逼長江沿線各地深刻變革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安慶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轉型的典型。

  曾經,其公司老廠區臨近長江1公里範圍內,年產值6億元人民幣。通過搬遷和產業升級,新廠區發展空間變大了、工藝變先進了,污染物排放更低了,同時年產值大幅增加,達20億元人民幣,是搬遷升級前的兩倍多。“近年來,皖江地區通過抓問題整改,倒逼產業轉型升級,2019年皖江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3.6%,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282家、佔全省的79.6%。”許恆秋説。

  作為經濟強省的江蘇,則從強化源頭管控做文章。“我們完成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及‘三線一單’編制,確定環境管控單元2592個,逐一明確差別化管控要求。”王天琦表示,江蘇已劃定231塊生態紅線區域,陸域面積約佔沿江8市的9.77%,會同有關部門安排生態補償資金15億元,引導各地守住生態“家底”、為發展“留白”。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加強引導,如支持南京市建設沿江“最嚴生態環境管控區”,指導泰州市開展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努力為診治“長江病”尋找更多良方。

  四川則積極推進流域立法,“我們正在加快推進岷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制定了立法計劃和工作任務表,目前正在開展前期立法準備工作,擬於近期開展立法調研。”王波説。

  修

  江水奔流,不捨晝夜。

  儘管關停經營了18年的“小二黑”漁莊,現年56歲的“小二黑”依然眷戀着江水。當年生意最好的時刻,想要到“小二黑”的船上吃魚,吃客往往要提前幾天才能定到位置。

  現在,往日的喧囂和嘈雜已隨着重慶長江餐飲船舶污染整治遠去,江面寬闊整潔,居民沐浴着江風習習,享受着水清岸潔的寧靜致遠。“小二黑”也是這漫步江邊的一員,儘管上岸做起生意,但是“掙的不比以前少”,他咧開嘴笑着,“看着江面乾乾淨淨,我也高興。”

  餐飲船舶整治是重慶落實長江大保護其中的一個縮影。還江於民,沿江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安徽,沿江城市全面實施長江岸線清理整頓和修復,大規模開展幹流兩岸綠化,加強自然濕地修復和綜合整治,取締拆除非法碼頭1165座,釋放長江岸線111公里,其中港口岸線36公里。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多年來存在沿江碼頭林立的情況得到有效扭轉,銅陵市3.2公里濱江公園和蕪湖市“十里江灣”公園成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馬鞍山清理長江岸線10公里,建成薛家窪生態遊園、濱江文化公園、陳家圩親江綠道10公里生態岸線,改變了馬鞍山多年來“臨江不見江”的尷尬局面,薛家窪區域環境整治被多家媒體廣泛報道,成為安徽省落實長江大保護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一張重要“名片”。

  保護長江,法治保障的力量將更加強勁。

  “長江保護立法,能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妥善解決流域保護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在2019年3月的全國兩會時,就提交了《關於長江保護立法的建議》。在共同的期盼中,2019年12月,《長江保護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

  時刻一年後的今天,他告訴記者,“通過我的調研和走訪,長江大保護的成效越來越明顯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了。”

  來源:中國環境

  原標題:《兩會代表委員談如何落實長江大保護 讓黃金水道清清白白向東流》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38 字。

轉載請註明: 兩會代表委員共話長江大保護:查、治、劃、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