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邊防部隊在西部的雪山高原對印度陸軍的挑釁果斷反擊、取得了戰鬥勝利,而在東南沿海地區,中國空軍也在頻頻出手:從6月9日到6月21日,短短13天時間裏,人民解放軍空軍戰機在台灣海峽、台灣南部空域展開了八次戰術訓練,活動頻率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
根據台灣方面的統計,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部隊從6月9日開始,在台灣島“西南空域”一帶的活動頻率驟然提高:
6月9日,據稱中國空軍的“多架蘇-30戰機”進入台灣本島“西南空域”;
6月12日,有一架我軍的“運-8”(可能是運-8或運-9平台的高新機)進入台灣島西南空域;
6月16日和17日,出動的是殲-10與運-8高新機的混合編隊;
6月18日出動的是殲-10和殲-11型戰機的編隊;
6月19日、21日,我軍向台灣島的西南空域連續出動了殲-10型戰鬥機的大編隊;
6月22日中午又派出了殲-10戰鬥機和轟-6K型戰役轟炸機。
尤其是從上週二開始,我空軍在台灣本島西南空域異常活躍,基本上是做到了“每週七天,只休一天”,咱不清楚我們這邊的軍迷怎麼看這件事兒,反正對岸的一干綠媒都嚇得夠嗆。
飛臨台灣本島了嗎?
不過,雖然大陸軍迷對中國空軍前出台灣海峽、台灣本島演訓已經司空見慣了,可是這次人對岸説了我軍進入了本島的“西南空域”,咱們這邊以訛傳訛,倒也傳出來不少或真或假的段子。尤其是對於我軍戰術航空兵展開演習的具體地點,不少人都對着台灣方面公開宣佈的這個“本島西南空域”遐想連篇,傳到最後居然莫名其妙地被傳成了所謂的“中國空軍飛機進入台灣島上空”。加上對岸還真的有民眾拍攝了堪稱“三無視頻”的“大陸軍機飛抵台灣上空”(其實應該是民航),我空軍進入台灣本島上空就更可信了。
台媒稱,殲10戰機21日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時,一架美軍偵察機在該空域活動
其實要大伊萬來説,咱還是得給大家潑點冷水,不能過於打雞血:很簡單,只要看看對岸“小朝廷”公開的信息,咱們很容易就能發現,所謂“中國空軍戰機進入台灣本島上空”信息不屬實。因為台灣方面所指的“台灣(島)西南空域”,指的並不是“台灣本島上空空域”,而應該是台灣方面自説自話、“自行研發”的“台灣防空識別區”的空域西南片區。
台灣在劃設這樣一個“防空識別區”時,採取的措施既蔫壞又雞賊,把整個福建省和大半個江西省都劃了進去,往南則一直延伸到東沙羣島一線,基本與台北飛行情報區重合,而往東卻又偏偏以釣魚島為界,對釣魚島上空的目標不主張識別查證權。看來台灣地區空軍這是對日本唯唯諾諾,對大陸重拳出擊,要是我們的空中力量不夠強大,人真的敢跑到福建或者江西省上空來。
台灣所謂的“防空識別區”劃到了福建
以往中國空軍的戰術飛機在進入台灣海峽上空,或者實施繞島飛行時遭遇的台灣地區空軍起飛攔截查證、公用電台呼叫,基本上也都是對岸基於其擅自劃設的“防空識別區”所採取的識別查證行動,這八次對我空軍航空兵戰機的攔截查證也不例外。只不過這回相比較以往實施的繞島飛行,中國空軍的出擊路線變成了“單向前出”,行動路線與訓練空域集中在台灣本島南翼海域上空,具體的前出路線、訓練地點按照對岸的説法,並不是台灣本島,而是在東沙羣島與台灣本島之間的大海上空,正對台灣海峽南側出口,距離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還有二百多海里,離進入台灣上空還遠。
戰略上的意義
當然了,雖然我空軍戰機沒有飛到台灣本島上空,但我軍的這種行動、尤其是“一週六次”的前出台灣本島一翼,某種意義上也夠讓對岸頭疼了:畢竟要是從政治方面考慮,對於對岸來講,雖然時不時操弄一下“阿共仔要打來了”或者“大陸鴨霸”這種話題,也有助於綠營凝聚他們自己的“共識”,但這種操弄也得中國空軍配合得好,要是操弄得太多、中國空軍活動得太勤,操弄到最後就變成了嚇唬自己人。台灣地區空軍這幾天對我軍的報道越來越少,最後乾脆就成了例行性的、簡明扼要地提幾句,部分説明了這一點。
而對我們這邊來説,要大伊萬認為,從行動的性質和戰略意義上做考慮,咱們別説中國空軍“七天六飛”了,它就是“一天一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軍最近兩年算是連續突破兩岸在軍事行動上達成的部分“戰略默契”。先是組織前出,然後組織繞島,去年又突破了海峽中線,這次“連續前出”算是在前期突破戰略默契的基礎上所做的鞏固行為,倒也沒啥開創性的意義。
中國空軍組織的繞島巡航
大伊萬傾向於這十幾天在台灣島南部的連續前出演訓,就是我軍年度的例行訓練,或者從出動的機型來分析應該是戰區、基地一級的空中戰役演習,對於對岸來講,這麼點大個事兒,值得大驚小怪的嗎?要知道,真正值得驚詫的事還在後頭。
戰役戰術上的意義
雖然此次行動從戰略上來説“沒啥大不了的”,但從戰役戰術的意義上考察,它是實際作用還是有那麼一些的。
戰役角度
畢竟從我軍在台灣本島周邊預設戰場、圍繞本島組織空中戰役的角度來看,咱們之前就提過不止一次,在隨時可能打響的統一之戰中,我空軍航空兵主要擔負兩大戰役戰術使命:
一是要在本島上空建立戰鬥巡邏區、遂行縱深遮斷與防空壓制、電子對抗類任務;
二是是基於區域拒止的作業要求,在台灣本島南北向太平洋的延伸,建立戰鬥巡邏區和防空攔截線,這南北兩大拒止區將對從關島通過巴士海峽、日本橫須賀南下的強敵海空軍力實施有效阻遏,並視現地戰況展開防空攔截或航空反艦作戰。
圍繞台灣建立攔截線
基於這種作戰想定,我空軍航空兵與海軍岸基航空兵必須具備在台灣島南北兩側、分別向巴士海峽與沖繩列島一線前出的能力,這也正是這幾天我空軍前出演訓的主要區域。
而在執行台灣本島南北兩翼、本島以東的區域拒止類任務時,我軍的基本機型配置與任務編組,大概也就是殲-16和殲-11B建立戰鬥巡邏區、殲-10A/C建立制空攔截線、轟-6K和殲-16兼顧反艦任務、運-8/9高新機系列實施戰場態勢感知與電磁支援。回頭看看這幾天中國空軍在前出中用的機型,有那味兒了。
戰術角度
從戰術角度考慮,我軍連續前出台灣本島南北,在台灣地區擅自劃設的這麼一個“防空識別區”裏穿梭,也是對台灣地區空軍快速反應能力和制空攔截能力的考驗。尤其是這十多天裏八出海峽,對台灣地區空軍的戰備水平、連續出動能力、攔截效率評估,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並可能有利於我軍在將來的空中戰役佈勢。
解放軍轟-6與台軍F-16
同時,也別忘了,目前台灣地區空軍駐嘉義的第4聯隊已經開始換裝F-16V型三代半戰鬥機,這也是台灣地區空軍目前、將來一個時期內能弄到的性能最先進的機型了,練兵打仗正當時,有這麼好的假想敵能對練,我軍不趕快上去過過招,想什麼呢?要是能順帶使用運-8電抗機收集一點F-16V的電磁信號特徵,那自然就更好了。
運-8電子偵察機
總而言之,對於中國空軍最近十三天八出台灣本島南側的行動,我們可以這樣評價:行動中規中矩,未來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