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人到中年,莫管二事,莫理二人。

【智慧人生】人到中年,莫管二事,莫理二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時間早不屬於自己。

  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揮霍大把時光,也不覺可惜。

  責任與擔當,令人分身乏術的同時,也讓人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不該管的事,不必插手;不該理的人,不必搭理。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等於為生命增值。

  莫管二事

  1

  與你無關的閒事。

  世上最大的煩惱,就是管別人家的閒事。別人的爛事、破事,本與你無關,偏偏頭腦發熱,評頭論足,只能彰顯自己的無知。

  俗話説,“好奇心害死貓。”

  多管閒事的人,未必是內心高尚,想要平息爭端。相反,更多時候只是八卦心爆棚,想要一探究竟。殊不知,一旦摻和進去,再想脱身就沒那麼容易了。

  別人家的是是非非,是一股糊塗賬,沒有人能理得清,更何況是外人。少管閒事,不給人增添麻煩,對人對己都是功德。

  用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去陪伴兒女,孝順父母,與知心朋友共度,生活才更加充實快樂。

  2

  他人屢教不改之事。

  有一個詞,叫“死性不改。”説的是那些屢教不改之徒。很多道理,他們未必不懂;很多人情世故,他們未必不瞭解。但就是一意孤行,幾頭牛都拉不回來。

  管這樣的事,不僅是浪費口舌,還徒增怨氣,百害而無一利。你付出再多,他們也不會感激你,只會把你也拉入苦海。到了一定年紀,如果還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時光和精力,等於白活。

  有些人,是人生中的貴人,他們和自己三觀契合,使自己受益終身。有些人,與他們產生交集,只會害人害己,遇到了一定要遠離。

  莫理二人

  1

  兩面三刀的人。

  生活中總有一種人,人前人後是不同的嘴臉。這類人心胸狹隘,雖然説話好聽,圓滑處世,但從未坦誠相待。

  但人性的弱點是,一聽到好話就糊塗,還一副相見恨晚的模樣。結果,兩面三刀的人總是無往不利,把人耍得團團轉。

  遇到這種人,只是拿真心換虛情假意,如果不遠離,勢必會吃大虧。還以為佔了便宜,其實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2

  見不得人好的人。

  見不得人好是人性最惡的一面,會讓人心態崩壞,嫉妒成魔。他們未必過得有多差,但就是一臉戾氣,內心充滿扭曲。

  看到身邊人比自己差就鬆口氣,一旦有人過得比自己舒坦,就如臨大敵。

  俗話説,損人不利己,説的就是這種人。

  和這種人走得太近,什麼時候被當成眼中釘都不知道,等到他們的真面目暴露出來,自己的生活已經變得千瘡百孔。

  年過半百,很多事情不能心存僥倖,遇到這種人第一時間就是敬而遠之。

  既不要交惡,也不要給出善意。遠離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才能獲得真正的寧靜與幸福。

  活了幾十年,有些事情早應該看淡,有些人早應該遠離。任他人如何鬧騰,獨守自己人生的一片清淨安樂。

  不強求,也不糾纏,未來才會更加順遂。回頭看看身邊,和和氣氣的家人朋友,那才是我們最珍貴的人生財富。

  來源:中華傳統文化

  敬請點擊右下角

  “在看”

  或分享朋友圈讓更多人閲讀文章

  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到北大來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對中醫的一些感悟。我首先想説明的是,中醫博大精深,而我的能力有限,也沒有完全學好,所以不敢保證在今天晚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讓大家真正對中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我會盡力。如果我講得不太明白,這主要是因為我自己沒學好,而並非中醫不好。

  我自己的經歷、資質有限,儘管到今年2011年已是學醫的第33年,但是越學越覺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中醫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它能夠誕生在中國,確實是中國人的福氣。我自己的醫學歷程非常得益於一些很特殊的因緣,得以跟隨幾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師,才使我對中醫有那麼一些感受。今天晚上我就想把這點感受報告給大家。

  中醫這門學問千頭萬緒,從哪裏入手比較合適呢?中醫自古都有“仁術”之稱,我今天就想從這個主題來切入中醫,並進一步認識中醫。

  “醫為仁術”的“仁”包含仁慈、慈悲,也包含北大的精神——平等、自由。過去,我對“仁”的認識,僅僅限於道德方面的約束——認為一位醫者必須具備仁慈之心,沒有這個心必然做不好醫生。通過這些年的研究,發現實際不僅如此。中國人講的“仁”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概念。有關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太史公對“仁”的定義來證實,太史公曰:“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

  “仁”的讀音與“人”的讀音相同,從字形看,“仁”的左邊是“亻”右邊的兩橫——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合之則知,“仁”講的是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而處理好這個關係就叫做“仁”那為什麼説“醫為仁術”呢?因為中醫也是研究天地人之間關係的一門學問,所以“仁術”實際上是對中醫的學術定義。今天晚上我們就試着透過“仁”去認識中醫。

  那麼如何看待“仁”如何進入“仁”的境界呢?進入“仁”的境界,實際上就是進入“醫”的境界,學醫也就是學仁。“仁”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目標,在《論語·顏淵》這一篇裏,顏淵問:何為仁?孔子答道:“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由此可見,“克己復禮”實際上就是解決“仁”的問題,通過“克己”的功夫來恢復古禮,一旦“禮”成,就可以進入到“仁”的境界,這就是“仁”與“禮”之間的邏輯關係。從這點看,“仁”實際上又變成了“禮”的問題。“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儒家的六經裏面專門有《禮經》中國又被稱為“禮儀之邦”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對《禮經》對“禮”有一點認識,否則,我們很難説自己是一箇中國人。

  我們今天不準備詳細討論《禮經》只想考量一下“禮”的核心精神和根本的作用是什麼。《論語·學而》篇指出“禮之用,和為貴”也即我們常説的以和為貴,我以為這應該就是禮的根本精神。中華文化之所以得以延續,也是與“禮”的這個精神分不開的。我們強調“禮”是因為我們強調“和”而對“和”的認識與研究對中醫來説至關重要。

  那什麼是“和”呢?也許大體上我們都知道,但卻很難給出精確的定義。在定義一個概念的時候,我一貫主張要採用古人的説法,即用聖人的語言去定義聖人的概念,這樣才比較準確。儒家有一部經典叫《中庸》裏面談到了“和”的意義。所謂中庸,實際是中用,庸者用也,就是中的作用。

  《中庸》裏面對“中”、“和”有很明確的定義——“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這個定義的理解是瞭解中國文化三大支柱(儒釋道)的一個很根本的出發點。這個定義裏舉了兩對概念:“喜”和“怒”、“哀”和“樂”,談的都是極端的情緒。處在“喜”這一極端上的人很難理解那些“怒”的人,“怒”對他們是一種不真實,反之亦然。

  這些都是妨礙人們理解事物真實情況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極端情緒,或者超越了這些極端情緒的左右,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事物的本源。按佛教用語講,極端情緒就是邊見,“之未發”就等於超越了邊見,超越了極端。而超越邊見就能夠近取實相,所以,“中”實際上指的是“真實”而不是指“中間”因為中間是相對的,而真實則是絕對的。但這絕不是要求人們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和喜怒哀樂。人們可以有自己的情緒,但是要做到“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説,不是不允許人類出現邊見,出現喜怒哀樂,只要能夠中節,就在合理的維度裏面。“中”的啓用必須要在“和”的範疇裏面,否則就會墮落成邊見,就離開了中道。

  那什麼是“中節”呢?今天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今天的某個時刻,小滿的“時”就立起來了,小滿温熱的、發散的、長養萬物的氣就會佈滿整個宇宙,這就是《內經》所説的“時立氣布”的原則。古人怎麼判斷時立之後,氣有沒有布呢?這就是物候學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杭州某一種植物在小滿這個時節到來時是什麼狀態,同樣的植物在西安又是什麼狀態,都有很清楚的描繪。根據“時立氣布”的原理來考察,就叫“中節”比如今晚講座18:40開講,“時立”之後,“氣布”就是準時開講,有了上課的氛圍。

  如果時已立,氣未布,就不叫“中節”;如果時未立,氣先布,也不叫“中節”“中節”的概念不但是喜怒哀樂的問題,世間的一切都必須“中節”因為只有中節了,才能達到“和”“和”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中節”的概念。這個與“仁”很有關係,“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如何與人共之,如何享用天時地財呢?“中節”就可以享用天時地財,不中節就享用不到,這是中醫的一個關鍵思想。

  根據以上所討論的中節,我們可以看出,不中節的狀態即使有千千萬萬,但歸結起來,不外兩種:一是“太過”;一是“不及”。時未來氣已布,稱之為“太過”;時已來氣未布,稱之為“不及”。“太過”也叫“有餘”,“不及”也叫“不足”。自然的“中節”或曰“和”是怎麼產生的呢?也就是説,天地是怎麼來做到“中節”進而達到“和”呢?答案很簡單,將不中節的因素除掉就是中節了——去掉有餘,補上不足。

  《老子》第七十七章講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亦即天道通過“損”和“補”最後就達到了“中節”,也就是“和”的狀態。《老子》同時講到“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人道也是做“損”、“益”這兩件事情,但卻是損不足,補有餘,最終的結果就是遠離“中節”遠離“和”。我們常講的“有違天和”就是指人道做的事情跟天道相反。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會有替天行道的説法呢?因為人道的損益,使“有餘”的越來越“有餘”,“不足”的越來越“不足”,用現代語言講就是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為失去了“和”,“不足”之人越來越窮了,結果就是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於是就有了流血,有了戰爭。而究其根本,就在於人做的事情和天做的事情正好相反。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要效法自然,向天道學習,這是我們天人合一精神的根本。如若不然,我們就無法達到和的狀態。如果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真正做到了“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們就處在了中節的狀態、和的狀態,沒有災難,沒有饑荒,而這正是人類所追尋的。

  中醫與西醫有一個共同任務——認識疾病,解決疾病。現在從這個角度入手,我們來看上文討論的“仁”對中醫意味着什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有上下兩部——《素問》和《靈樞》《素問》裏面有一篇“平人氣象論”論中講到“平人者不病也”這是《內經》對健康一個非常經典、簡潔和根本的論述,“平人”就是健康的人。唐代著名醫家王冰指出,脈氣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的狀態叫做平人,也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中節”的狀態,也就是“和”的狀態。

  反過來説,什麼樣的人會病呢?當然是非平人則病了。那什麼樣的人是非平人呢?不中節亦即沒有達到“和”的人就是非平人。那一旦病了,該怎麼解決呢?我們説,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千千萬,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法,即補法和瀉法。補法解決不足,瀉法解決有餘,從而回歸到平人的狀態。

  唐代的大醫家孫思邈説過:“上醫以德治國,中醫以禮齊人,下醫以刑治病。”

  這些年我提出了一個觀念——中醫是一門尚禮的醫學。其實,尚禮就是尚和,尚中節,尚平人,尚沒有太過和不及,如果不能回到禮上,也就不是中醫。過去,西醫也是尚禮的,只是現在的西醫已經變成了尚刑的學科。由於現代科學的力量太強大了,以至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在這種情況下,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命令式的,沒有商量餘地。

  “刑”就是一種力量的象徵,現在西醫的許多概念——如感染用抗生素來殺菌、滅菌,血壓高用降壓藥,焦慮或憂鬱用抗焦慮、抗憂鬱,疼痛用鎮痛,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等等——通過這些名稱,我們可以發現西醫是對抗性的醫學,所以是尚刑的。犯了錯,抓你;再嚴重點,關你;再嚴重點,滅掉你,這就是“刑”我們這個社會要想長治久安,沒有刑是不行的,亂世要用苛刑。

  人的健康也是如此。但如果一個社會只有“刑”而沒有“禮”那後果不堪設想。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刑”,但更不能沒有“禮”。如果“禮”做得足夠好,我們是可以不用“刑”的,但這個很難。同樣的道理,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些時候不能不用一些“刑”中醫也不是沒有“刑”只是以“禮”為主而已。

  現代社會,由於很多人都缺乏最基本的醫學常識,對健康沒有最基本的認識,如張仲景所説的,一旦得了病都“委付凡醫,恣其所措”現代社會中,“凡醫”的擺佈方法就是訴諸“刑”比較典型的就是使用抗生素。我在這裏拜託各位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美國在20世紀結束的時候,總結了美國人在20世紀犯下的十大錯誤,其中一個就是濫用抗生素,可是現在我們比美國當年的濫用程度要高很多。現在美國人由於對抗生素的認識,一般情況下輕易不會使用。

  我所在的一個醫院前幾年接受了一個香港訪問團的訪問,其中一個團員被玻璃劃破了腳,傷得很厲害,當醫院要為其打吊瓶的時候,她婉言謝絕了,只同意做簡單的清創縫合。不濫用抗生素其實是對自身機制的保護,因為濫用的結果有可能帶來整個人體系統的紊亂。我雖然沒有時間在這方面展開論述,但我想提醒現在年青一代,不要再對孩子濫用抗生素了。孩子們有時候犯了點小毛病,完全可以用“禮”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可以很好地認識中西醫的關係,二者是團結的,而非對立的,“刑”和“禮”是可以互用的,都是為了維護身體的長治久安。

  醫生對疾病認識和處理的結果就是恢復到“和”的狀態,“和”有什麼更深的意義呢?陳道明做了一個廣告叫“和其正”是一種涼茶。我覺得這三個字用得非常好,“中節”之後達到的狀態,深入地講就是“正”“正”是中醫裏面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所以我們要扶正氣。為什麼不會全國人民都得“非典”呢?因為絕大多數人做到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那什麼是“正”呢?《內經》指出:“當其時為正,非其時為邪。”

  為什麼能處在“正”的狀態?因為我們達到了“中節”的狀態,達到了“和”的狀態,如果有不足和太過的情況就不會有正。《説文解字》中解釋“正”是“止於一為正”,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解釋,這個解釋跟中國文化、中醫關係非常大。“一”是怎麼來的呢?代表什麼呢?我們可以將“一”理解為“中節”、“和”、恰到好處的狀態。由一生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就會有不“中節”就會有失“和”的狀態。

  布達佩斯俱樂部創始人歐文·拉茲洛用現代科學的前沿知識來解釋人類社會、地球和歷史的種種現象。在他的一部著作《全球腦的量子躍遷》中,我讀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致性。之所以有地球、星系、生命的產生,都是因為一致性的存在。量子作為最基本的粒子存在一致性,擴大到整個星系乃至生命都存在一致性。我們生命構成的主要元素是細胞,每一個人的生命個體大約由1014個細胞組成,而每天死亡的細胞為1012個,同時每日又有相近的細胞來補償。每個細胞每秒鐘會產生一萬次以上的生物電化學反應,由這些反應加在一起組成了我們的生命活動。

  為什麼這樣巨大而複雜的生物電化學反應能夠協調一致形成生命現象和整體功能呢?惟一的解釋就是一致性的存在,中醫將這種一致性稱為整體觀念。我們講的天人合一就是在講天和人之間存在的一致性。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一致性實際是通過天道產生的,通過損益兩法,通過克己復禮來產生一致性。如果我們不“克己”大家各行其事,社會就會缺乏秩序,就喪失了一致性。中國是禮儀之邦,也可以説是“禮一之邦”在研究中國文字的過程中,我認為在不同的文字裏,聲音之間的奧妙是文字的靈魂。為什麼“醫”與“一”同音?因為“醫”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古聖反覆講的一句話就是“能知一,萬事畢”。《素問》亦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老子》更是強調“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這裏都是在講“一”——中國文化最奧秘、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一”裏。

  “一”(yi)有四聲讀音,“醫”、“疑”、“倚”、“易”為其代表。“一”和“醫”為什麼聲音都相同呢?因為要解決同樣的問題。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兩種書沒有焚,一種是醫書,一種是易書。“易”就是占卜、卜筮之書。當你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你不會去用“易”當一生為二,疑惑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古人用“易”來決疑、破疑,透過卜筮告訴你走哪條路好。

  《列子》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大道以多岐亡羊”之所以找不到丟失的羊,就是因為歧路太多、岔道太多了。人們需要對困惑、彷徨的事作出決斷,這就是“易”的功用。因此,“易”是安心的法門,它的真實意義並不在吉凶上面。只是後世的這些徒子徒孫們錯會了聖人的意思,把“易”視為判斷吉凶的工具,從而進入了迷道。“易”本身是大道,所解決的問題也是要“歸一”。由於有“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易”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要去掉太過,去掉不及,最後恢復到“一”的狀態,這是中華文化最為精彩之處。

  我想經濟學也講損益,也講中不中節。經濟要想持續發展,也會跟這個有關係。這就是“一”的理念,“和其正”的理念。但是“和其正”現在被用做涼茶的品牌,對這一點我有一些看法,我們通常説的是“温和”只有“温”才能“和”“涼”怎麼能“和”呢?健康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温熱,活人和死人的區別也就在於是否温暖,維繫這個温暖就是維繫“和”我近幾年一直提倡“扶陽”的理念,其實扶陽就是“和其正”《素問》講到“陽予之正”亦即“正”是由“陽”來確保的。

  前面我們談“醫為仁術”,透過“禮”認識“仁”,透過“和”認識“禮”,透過“中節”去認識“和”,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通過這一串的認識,我們對中醫大概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討論一個更重要的主題——“和”的對象是什麼?與什麼相和?這又回到了太史公對“仁”的定義:“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

  這裏講到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天、地、人。《素問》裏説:“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夠知道天、地、人及其相互關係是對醫者的基本要求,這三者也是“仁”所具有的重要元素。這三個元素也是“和”的主要對象。能“與天和、與地和、與人和”就是“平人”,“平人”則不病。反過來,與天失和、與地失和、與人失和的人就是“非平人”,“非平人”則病。

  我們首先看“與天和”是與什麼相和。太史公講“天有時”就是説“與天和”,實際是指與“天時”相和,跟天時保持一致。

  《素問》裏有一篇“四氣調神大論”,四氣指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氣,如何調整人的心身,以求與天合一,是這一篇所講的主要內容。人們如何在起居上、日用上與“天”保持一致,保持相和呢?“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了春三月該怎麼辦,夏三月該怎麼辦,秋冬三月又該怎麼辦。

  《素問》的“上古天真論”還特別強調“起居有常”,工作學習為“起”,休息睡眠為“居”,“常”就是規律。由於天時有“常”,“天”不會説今天高興四點鐘就亮,明天不高興了十二點鐘才亮。天是有常的,所以人的起居也要有常,這樣才能與天相和,與天保持一致性。據此,中醫認為夏天晝長夜短,人們可以晚點睡、早點起,以“與天相和”;冬天晝短夜長,睡眠要增加,也是“與天相和”。

  熬夜是在同學們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大家起居沒有常的時候,你就與天失和了,已經是三分之一的非平人了,要想不生病,實在有些困難。因此,我們要清楚人為什麼會生病,要學會珍惜生命,而不能糊里糊塗。如果花很多時間去學那些和生命沒有關係的東西,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更對不起這個至貴之重器了。

  綜合前面講的,我們談到“與天和”就是“與天時和”,所以起居要有常。“天時”的變化還帶來氣候的變化,因此中醫還講調適寒温,注重保暖。

  接下來我們看“與地和”地上生長了萬物,所以“與地和”就是“與萬物和”。“和”的右邊是一個“口”字,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口”來與萬物相和的。“口”除了説話之外,還用來吃東西。吃東西很關鍵,它是我們與“地”溝通的一個重要途徑。

  這些東西用《內經》的語言就是“五味”,我們所吃的一切東西都可以歸結為“五味”,因此,若“與地失和”就是與五味失和。“上古天真論”還強調“飲食有節”這就是強調要與地相和。

  我們為什麼要吃時令的東西?因為時令的東西都是老天送給你的,這就是“和”當然在冬天我們可以吃一些能夠收藏的,比如一些鹹菜、豆類、大白菜等,這些可以儲藏的菜,都具有冬的特徵,因而也在時令的範圍之內。吃時令菜就意味着“當其時為正”,吃非時令的菜就意味着“非其時為邪”。為什麼我們説吃五穀不生百病呢?因為你吃的是“正”肯定是不生病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嘛。

  “正”和“邪”我們要按上面的方法評判。另外一點也很重要,古人講“未飽先放筷”,不飢不飽稱為中節,沒有太過,沒有不及。如果做不到這些就會“與地失和”。有了這些原則,大家就可以檢討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是否與天和了,與地和了,是不是處在“中節”的狀態上。一旦出現了有違天和、有違地和的情況,我們就是“非平人”就有可能生病。

  那生病了該如何調理呢?比如受寒了,要用温熱去調理,亦即《內經》所説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與天失和實際就是與六氣失和,就會有傷風、受寒、中暑等疾病。此時,我們要用上面談到的方法去“損有餘而補不足”,使之達到“中節”和“平人”的狀態。如果大家留心,就可以發現每一味中藥的“性”裏面都有“氣”和“味”兩個元素。“氣”——“寒熱温涼平”寒的如黃連,熱的如生薑,它解決的是“與天失和”的問題,解決的是時間層面的問題。在這個層面出現問題,都可以通過“寒熱温涼平”來進行調節。

  “與地失和”要用什麼去調節呢?需要用“味”去調節。每味中藥除了“寒熱温涼平”之外,還有“酸苦甘辛鹹”。烏梅很酸,甘草很甜,姜很辣,黃連很苦,芒硝很鹹。《神農本草經》在講述每味中藥的時候,首先談到的就是“氣”和“味”,“氣味”所能調節的就是與天地失和的問題。中醫方劑解決的正是與天地失和而產生的問題,通過氣味構築方劑進而調節與天地之間的關係,這是中藥所以能成方治病的關鍵。

  最後一個元素是“人”,什麼樣的因素會導致我們“與人失和”呢?這一點也許大家會有經驗,當我們生氣的時候,當我們有不良情緒的時候,我們就“與人失和”了,就變成了“非平人”。當我們“與人失和”以後,能不能用上面的方法去解決呢?比如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是否喝下一碗藥就不生氣了呢?有沒有這樣的藥呢?至少我目前還沒有看到。雖然方劑的疏肝可以調節情緒,但對於生氣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那麼,現代科學對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呢?今年早些時候,我應邀在北大開一個關於中醫哲學的會議,樓宇烈老前輩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我也提出了上面的問題,結果樓老引用的一句話令四座皆驚:科學惟一不能解決的就是人的情緒問題!而人的情緒又是讓我們“與人失和”的最關鍵因素,這便意味着中醫的系列方法和現代醫學的方法都很難作用於人和的層面。《內經》時代的醫學模式強調“天地人”的因素,但總的看來,似乎用於解決天地層面的方法更豐富、更完善,而在解決“人”的層面上,只是提供了原則,缺少系列方法。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局面呢?《內經》時代,人類生產工具還很落後,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由此造成人類適應自然變化的能力非常低下——禦寒措施和降温方法都很有限,食物也相對匱乏。一旦發生大的天地變化,往往就要付出十分慘重的代價。所以這一時期,與天地的失和便成為產生疾病的最重要因素。而那個時候離聖人不遠,聖人的教化猶在。行事的原則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每個人都在自己內心上用功,在“克己”上用功。當發生“與人失和”的問題時,大家都能從自身上找毛病。孔子説:“觀過,斯知仁矣。”

  如果能夠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離“仁”就不遠了,而能夠處仁,人和就不會有大的問題。所以在《內經》的時代,即便發生了“與人失和”解決起來也不困難。我想,這應該是造成《內經》醫學狀況的歷史原因。

  反觀現在,大家把重心放在了外面的世界,都在改造外部世界。凡事有所長必有所短,當我們把目光放在外部,當我們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突飛猛進,也就意味着改造自身世界的能力不斷弱化。現代人處世,行有不得,不再反求諸己,而是反求諸人,都在怨恨,都在責怪,如此一來,“與人失和”的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了。

  《內經》時代,疾病的主因是天地因素,人的因素相對次要。當今時代,科學如此發達,社會生產力不斷高漲,人類適應自然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對付與天地失和的手段不斷豐富,與此同時,人類的教化卻不斷弱化,加之社會競爭、人心浮躁等,我們調控自我情緒的能力,可以説是有史以來最差的。

  由此而致的“與人失和”從原來的次要因素,上升到現在的主要因素,成為導致現代人類疾病的主因。如果不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無法解釋現在面臨的醫學現狀:國家如此重視醫學,醫院越來越多,醫療手段越來越先進,為什麼疾病反而越來越多,看病越來越難?如果醫學沒有存在盲區,沒有大片的漏洞,現在的醫學不應該是這樣的局面。

  我以為,這個重大的盲區就是沒有看到人和的因素,情緒所致的人失和,已經成為現代致病的主要原因。如果現在的醫療模式不轉變到對“人和”的重點關注上,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後果。這是我對當今醫學的總體認識。

  如何解決“人和”這個重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需要努力的,當然也不是今天就能夠解決的。我今天只是想提出來,希望大家能夠正視這個問題,進而尋求解決的方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都是在解決人和的問題,但今晚我更想給大家推薦的是王鳳儀先生的學問。

  王鳳儀先生是遼寧朝陽人,1937年去世。也是因為在北京的因緣,我有幸接觸到了鳳儀先生的學問。我認為鳳儀先生的學問對當今的中國,應該有一個劃時代的影響。鳳儀先生説,他來到這個世界是來給孔子補漏的,因為孔子一生主要致力於男教,沒有專門講女教,甚至還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言論。而鳳儀先生則專門抓女教,把女性的教育提到了歷史的最高峯,個人認為,鳳儀先生的學問的確是可以和孔子相提並論的,當然他用的教育方式跟孔子不同。我總結的不同點有如下三個方面:他的教育一是從疾病入手;二是從家庭入手;三是從“性情”入手。

  首先看“從疾病入手”為什麼教育要從疾病入手?因為在人沒有生病的時候,要想認識自身是很困難的,當我們還身強力壯的時候,當我們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的目光只會朝外看,只會讚歎:“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至於什麼是生命?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似乎與我們無關。而一旦人生了病,情況就不同了,這個時候也許他會停下來,思考上面的問題,從而獲得認識自身的機會。鳳儀先生講的雖然多為土話,但卻振聾發聵,我讀他的言行,常常是在震撼中感到慚愧,而作為一名醫生,更是意識到了作為醫者的盲區。鳳儀先生認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不良情緒產生的,並且將這些不良情緒歸納為“氣”與“火”氣是寒的,火是熱的,“氣火”是病的根源。也可以説氣是病的飲,火是病的食。如果我們不停地生氣上火,不停地給疾病吃好的喝好的,那怎麼會不生病呢?

  現在腫瘤病人非常多,為什麼有的病人逃不過幾個月,而有的病人卻幾十年活過來了?為什麼有的病人化療後復發了、轉移了,而有的病人沒有轉移?因為後一類的病人將腫瘤的糧食、飲料掐斷了。由於患上了這樣大的疾病,死亡隨時都可發生,反而能將人生的諸事放下,對人生看開了,該生氣的也不生氣了,該上火的也不上火了,這就等於給疾病斷水斷糧,腫瘤自然就死掉了,自然就沒有再復發的機會。而另一些病人正好相反,即使化療了,手術了,也上了中醫,但整天埋怨家人,整天生氣上火,腫瘤每日裏吃香喝辣,怎麼不茁壯成長呢?

  從根本上説,如果要想生病,你就不停地生氣、上火,不停地給疾病飲食;而要想不生病,除了把握好天地的層面,還要管住氣火。鳳儀先生説,“氣火”是兩個“無常鬼”所以,若要想健康,其實也簡單,就是要把握住不生氣、不上火。鳳儀先生又將“氣火”和人的不良情緒歸結為五種,即怒、恨、怨、惱、煩,並與中醫的五行、五臟相對應:怒屬木,傷肝膽;恨屬火,傷心和小腸;怨屬土,傷脾胃;惱屬金,傷肺和大腸;煩屬水,傷腎與膀胱。

  第二,我們來看“從家庭入手”儒家的路線是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説“家道”意為“道就在家庭裏面”人生的理想,包括世間和出世間的理想、成佛做祖的理想,都可以在家裏面完成。而家庭的關鍵要從夫婦入手,因為夫婦是人倫之始。所有的情緒裏面,最不好解決的就是夫婦之間的情緒,現在有多少夫婦離婚,有多少夫婦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夫婦問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問題。

  鳳儀先生洞察到了這一點,提出了了不起的“夫婦道”夫婦不和,亦是最大的人失和,若夫婦不和,優生優育就絕無可能。現在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有智障問題,從鳳儀先生的學問看,這些都是夫婦的問題。夫婦有問題,生出來的孩子一定也會有問題。而夫婦中往往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又多在女方,所以鳳儀先生要抓女教。女人不好,男人想好也好不了,女人不壞,男人想壞也壞不到哪去。

  我們看“安”字,寶蓋裏面就是一個“女”字,因此,女方若有問題,你想過安寧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男人再厲害也厲害不到哪去,官再高,錢再多,都是痛苦,因為沒有安寧。因此,鳳儀先生抓女教,的確是抓住了根本。而且在我們這個時代女人也確實是最苦的,我認為這個時代其實是男女最不平等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男人要做的事情女人要做,比如男人當官,女人也可以當官,男人要工作,女人也必須工作,但是有一點,女人能做,男人卻不能做——男人不能生孩子。所以實際上,男女之間沒法平等。

  生理上不平等,卻在功能上要求平等,這無形中給現代女性增加了更重的負擔。女性在各種重壓之下,無法很好地相夫教子,家裏面整天雞飛狗跳,這不僅對一個家庭是損失,對國家更是損失。所以,我認為現在是對女性最不公平的時代,是真正要尋求女性自我解放的時代。而鳳儀先生的學問為此作了很好的準備,值得大家很好地參考。他的學問裏面有姑娘道,姑娘做好之後可以成就姑娘佛;有媳婦道,媳婦做好之後可以成就媳婦佛;有老太太道,老太太做好之後可以成就老太太佛。要真正實現女人的解放,實現家庭的安寧,鳳儀先生的學問實在值得好好地參學。

  第三方面,鳳儀先生的學問從“性情”入手。平時我們會覺得,偷雞摸狗是很齷齪很可惡的事,但發發脾氣卻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在鳳儀先生的學問中,偷雞摸狗只是小惡,而發脾氣則是大惡。

  鳳儀先生將人的生命結構分成“性”、“心”、“身”三個層面,“性”是最高的層面,“身”是最低的層面,“心”居於中。發脾氣是“性”上的問題,是最高層面出了問題,而偷雞摸狗是“身”的不善,問題相對較小。若從能量級別來講,“性”對身體的影響最大,“心”次之,而“身”是最低的。

  現實中,我們常將精力集中在最低層面,而對最重大的層面卻沒有認識,這是鳳儀先生指出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大家一定要好好檢點自己,尤其要檢點自己的情緒、脾氣,不要輕易生氣上火。輕易生氣上火就等於給疾病準備了很好的美食和可口的飲料,不生病是不可能的。

  今天佔用大家寶貴的時間來跟各位談談我對中醫的認識,目的是要讓大家對中醫的基本脈絡有一個清晰的感受。我們從“醫為仁術”出發,將“仁”歸結到“和”上面。“和”的元素是三個:與天和、與地和、與人和;對應的失和因素也是三個:與天失和,與地失和,與人失和。

  一旦疾病發生,我們要檢點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生病——可能是起居沒有常,可能是飲食沒有節,也可能是經常生氣上火、情緒失衡。自己應該清楚,哪些問題是可以找醫生解決的,哪些是醫生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希望大家瞭解這些知識,如此才能對得起我們這個至貴之重器,對得起我們作為北大驕子的這個稱號。謝謝!

  對於吃野生動物肉類容易染上疾病這件事,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就已經被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詳細記載於《本草綱目》之中。

  鳥類:“諸鳥有毒”,“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孔雀,“肉性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

  烏鴉,“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

  啄木鳥,“因食百蟲,肉有毒,不可食”;

  水禽類

  鴻鵝,“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之腹脹腹瀉”;

  鴛鴦,“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後頭痛、頭暈,可成為終身疾病”;

  鳧(俗稱野鴨),“性味甘、涼,身體虛弱者不宜食;

  鶩(野鴨的一種),“肉性味甘,有小毒,尤以黑鶩肉毒重,滑中、發冷痢、腳氣,不可食”;

  蟲類:蝸牛,“性味鹹、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

  山蛤蟆,“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現狂熱”;

  蚯蚓,“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發熱起風疹”;

  天螺,“性味鹹、寒,有毒,不可食”;

  獸類

  豪豬(山豬),“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則傷頭傷身”;

  野馬,“肉性味辛、苦、冷,有毒,煮食難消,多食生瘡患痢”;

  豺,“肉性味酸、熱,有毒,食之,損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助鼠(黃鼠狼),“肉性味甘、臭、温,有小毒,心、肝有臭味”;

  熊,“肉性味甘、平,雖無毒,但有痛疾者不可食”;

  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鱗蟲類

  鱗鯉(穿山甲),“性味鹹、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

  石龍子(豬婆蛇),“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可出現腹痛腹瀉”;

  蚺蛇(又名南蛇、埋頭蛇)、白花蛇(又名薪蛇)、烏蛇(又名烏梢蛇、黑花蛇)、金蛇(又名銀蛇、錫蛇)、蝮蛇(又名反鼻蛇)、天蛇(又名四足蛇)等均為有毒蛇,“蛇膽性味甘、微寒,有毒;

  蛇肉味性甘、澀,有毒;蛇頭毒人至死,不宜鮮品煮食,藥用也要經過去毒”;能鱉(又名三足鱉),“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殺”。

  來源:國醫傳承網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心痛:明明同樣年紀的人,但是一對比,你看着卻比對方顯老……

  為什麼有些人衰老得快,而有些人卻總顯得那麼年輕?

  一個人衰老的速度快慢,除去先天基因之外,後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會起很大作用。

  下面這8種食物,都是衰老的“加速器”,能遠離就儘量遠離吧!

  這8種食物,每吃一口都在催你老

  油炸食物:加速細胞氧化

  油炸食物在高温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不僅致癌,還會引起體內的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自由基增多,造成氧化損害,加速身體組織細胞的氧化衰老。

  油炸食物含脂高,熱量高,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和內分泌,使組織和功能受損,加速機體衰老。

  含糖飲料:糖分摧殘皮膚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攝入糖分不僅會增加腰圍,還會導致人體過早老化和皮膚中的彈性纖維變得僵硬,形成皺紋和斑點,而且這種現象在女性月經期間尤為突出。

  高果糖飲食還會使大腦遲鈍、學習記憶障礙,讓大腦提前走上“下坡路”。

  罐頭類食品:營養大量損失

  罐頭類食品食用方便,但在加工過程中,大都添加了過多的添加劑、鹽分或糖分。

  和新鮮食物相比,罐頭加工過程損失的營養素也比較多,長期食用罐頭食品會十分不利於健康。

  加工肉製品:患癌風險

  火腿、香腸、臘肉等加工肉製品不僅失去了肉類的新鮮,還加入了其它添加劑,含鹽量也較高。

  一方面,加工肉類含鹽很高,高鹽會損害胃黏膜,加重腎臟負擔,同時還會升高血壓,使身體各方面受損,加快衰老。

  另一方面,加工肉類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被世衞組織評為“一級致癌物”,長期吃會增加胃癌、結直腸癌的風險,也會誘發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

  高脂食物:導致氧化損傷

  高脂食物容易氧化酸敗,同時產生大量脂質過氧化物,並在體內促發自由基鏈反應,導致機體氧化損傷,進而催人衰老。

  黴變食物:含大量毒素

  食物發黴後會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這些毒素會損害肝臟、腎臟、神經系統等,甚至會致癌。

  例如:

  發黴的花生、玉米等糧油製品會產生黃麴黴毒素;

  變質的魚蝦蟹會產生胺類、組胺、硫化物等有害物質;

  不衞生的發酵食品如臭豆腐時常受到肉毒素污染。

  含鉛食物:損傷多種器官

  鉛進入人體會對造血、肝臟以及神經組織造成損害,並引起神經障礙、記憶力衰退,還會使人面色灰暗,過早衰老。

  含鉛食物大多源於工業鉛的污染,包括爆米花、松花蛋、膨化食品、彩印包裝食品。

  生活中也有含鉛污染源,包括化妝品、染髮劑、印刷品、報紙、油漆、蠟筆、玩具等。

  含鋁食物:損害大腦

  鋁在人體內會逐漸累積,與多種蛋白質、酶結合,影響體內多種生化反應。鋁侵入人體後,會損傷大腦,導致記憶減退,甚至痴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鬆等,加速衰老。

  食物中的鋁大多源於食品製作過程中加入的含鋁添加劑,如明礬,主要含鋁食物有油條、威化餅乾、膨化食品、蝦片、油炸小食品等。

  身體最愛,12大抗衰老食物

  讓衰老加速的食物要遠離,而下面這些抗衰老的食物則可以多多擁抱,加入到日常膳食中:

  頭髮愛牛奶和南瓜子

  頭髮最愛喝牛奶,想要頭髮濃密就必須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通常一杯牛奶提供的蛋白質大約有 7 克,每天只要兩杯就可以滿足需要。

  另外,每天吃一把南瓜子就可以起到預防脱髮的作用。這裏推薦在喝麥片的時候加入一把南瓜子粉(南瓜子炒熟打碎,大概一勺左右)即可。

  葵花子是鼻子好友

  目前患有鼻炎的人越來越多,其中過敏性鼻炎患者佔 20 %~ 30 %。對此王興國説,葵花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E ,能夠改善過敏病症。易感冒的人羣同樣也是易患鼻炎的人羣,一天一把葵花子就可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 E 總量的 90%。

  胡蘿蔔、雞蛋防乾眼

  橘黃色的蔬菜,類似胡蘿蔔、南瓜等都含有豐富的 β-胡蘿蔔素,對於乾眼症來説,猶如天然的眼藥水。還有蛋黃中含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抗氧化物,能夠幫眼睛延緩衰老。

  研究顯示,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只要5個星期,就能見效。蛋黃顏色深的雞蛋含有更多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護眼效果更好。

  皮膚最愛番茄

  西紅柿是最好的“防曬霜”。因為它富含天然強力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只需攝入 16 毫克番茄紅素,就能將曬傷的危險係數降低 40%。

  紅色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多,可有效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疾病,黃色的番茄紅素含量少,但含更多胡蘿蔔素,可防止皮膚乾燥、粗糙。

  芹菜和獼猴桃最護牙齒和牙齦

  牙齒最喜歡纖維粗的食物,比如芹菜。當你大口嚼着芹菜時,它正幫你的牙齒進行一次大掃除,讓你減少蛀牙的機會。另一方面,當你愈是費勁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

  平常可以將芹菜、小黃瓜和胡蘿蔔切成條狀,當成零食來嚼一嚼,按摩一下牙齦,順道補充一天的蔬菜量。

  不少牙齦出血源於維生素 C 缺乏。獼猴桃的維 C 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可算是牙齦的守護者。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如患有牙周疾病,飽受牙痛與牙出血的折磨,每天吃個獼猴桃,不但能有效緩解,還可使患口腔癌的風險降低 50%。

  肌肉和關節喜歡橄欖油

  肌肉關節痠痛,炒菜放點橄欖油  不少人有肌肉、關節痠疼的症狀,橄欖油中含有消炎作用的橄欖油辣素,能消炎止疼。劉慶春建議,這些人在做菜時加點橄欖油。肌肉關節炎症少了,自然就衰老得慢。

  蘆筍葡萄汁最護心

  蘆筍對心臟血管非常有益,能降低血脂濃度,軟化血管。蘆筍中富含的葉酸能夠減少高半胱氨酸,這是一種能夠引起發炎的氨基酸,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吃蘆筍的同時也攝入了有益心臟的其他營養物質,比如鉀。

  王興國説,美國前總統布什和夫人勞拉最愛吃蘆筍,醫生稱布什“60歲的人30歲的心臟”少不了蘆筍的功勞。另外,紫葡萄汁含有很多有效的抗氧化劑,可抑制對心臟有害的物質。

  大腦喜歡圓白菜

  不少人只知道大腦喜歡吃堅果,其實,大腦也愛吃圓白菜,因為西蘭花、菜花、圓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都含有“乙酰膽鹼”,可健腦,促進記憶。

  研究表明,每天吃兩種甘藍類蔬菜,如圓白菜,認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減慢 40%。圓白菜生吃效果最好,可用來涼拌、做沙拉。即使做熟,也不宜加熱過久,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壞。

  豆豉維護腸道菌羣

  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護胃部,改善腸胃功能。豆豉以大豆為原料,經發酵製成,含益生菌,能夠改善消化功能。所以,做菜不妨加點豆豉。

  菜花保護乳腺

  新鮮菜花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刺激人體分泌能夠阻止乳腺癌細胞生成的酶。

  提醒説,北方菜花顏色白、花球緊實。而南方菜花泛黃發綠,更鬆散。南方菜花含維C、胡蘿蔔素更豐富,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保健效果更好。

  巧克力強健骨骼

  巧克力富含鎂元素。大量補充鎂能增強骨密度,每天吃30克黑巧克力,就能保持全身的骨骼健康。

  核桃滋潤嘴唇

  每天吃幾個核桃,就能擁有水潤不幹燥的雙唇。這是因為,其中富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於調節新陳代謝。和老核桃比起來,鮮核桃由於含水分較多,營養價值差一點,但其中維生素含量則較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49 字。

轉載請註明: 【智慧人生】人到中年,莫管二事,莫理二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