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文/可馨育兒

兒童能夠在原生家庭中安靜地長大,是一生非常幸運的事情。然而,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被優待。特別是離異家庭,小孩頭頂的半邊天已經塌陷,如果能遇到一個好的繼父或繼母,家庭教育不斷層算是比較好的。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對於一個非親生的小孩,很多人接受不了,重組家庭兒童被虐待的案例並不少,這是一個棘手問題。受傷害的兒童又無法脱離父母獨自生存,社會養育又不能馬上接管到位,事情出來後,很多時候周圍人只是一些道德、人性方面的批評,但起不到懲罰作用。由於家庭教育的隱蔽性,外界對兒童的幫扶也存在明顯的滯後性。

樂樂的父母在她五歲時最終離婚,媽媽提出要帶女兒去國外接受更好的教育,出於對其成長和發展考慮,爸爸決定放棄撫養權。三年過去了,8歲的女兒並沒有跟媽媽去過任何國家,她每天要往返20公里去學校,無人接送。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老師發現樂樂非常可憐,以為她是一個孤兒,通過了解發現,樂樂有父母,於是找到她的爸爸。這才知道,女兒並沒有跟着媽媽和繼父去國外上學,過得也不好。她每天除了獨自上下學外,還包攬家務,每天要洗碗、拖地,還要給一家人洗衣服,連女兒冬天穿的棉衣也要自己手洗。女兒的外國繼父稱,這是為了培養她的自主意識。

於是,爸爸起訴二人並要回女兒的撫養權。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此事再次印證了一個事實,原生家庭下的親生父母給不了小孩的幸福,重組家庭也難以保證。樂樂的經歷令人心酸,看到別的小朋友有父母、家人接送時,她弱小的身子骨除了獨立自主,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去反抗?去控訴父母?細小的心靈或許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嚥下委屈的淚水,化苦難為堅強,儘快長大成人,靠自己去改變這一切。若不是老師發現異樣,她不知道要在這的獨立意識教育環境下再熬多久?外國繼父口中描述的“獨立意識”只不過是虐待兒童的藉口藉口罷了,總覺得拿西方那套理論去教育東方的兒童,事實上已經歪曲了。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希望樂樂回到親生父親身邊,能夠健康成長,少經受一些傷害。

小孩的自主意識如何培養?

有的父母抱怨小孩缺乏自主意識,獨立性差,過於依賴父母,不知道該如何辦?其實,這是源於父母管制過多所致。正確的做法是,在確保小孩健康、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做出自己的決定,同樣要承接一定的後果。比如,小孩愛玩泥巴,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盡情玩耍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承擔弄髒衣服的後果。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小朋友在不斷的我決定下,他們要明白決定背後的後果,慢慢掌控時間與行為,知道事情的分界點,從而挖掘出事情的規律、風險,提高掌控力,並從中收穫自信與安全感。

讓小孩獨立自主,並不意味着沒有規則。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父母明確規則前,要徵得小孩的參與和討論,也可以讓小孩講出規則,一旦雙方確定,父母要嚴格執行,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小孩有時候擔心説錯話做錯事,被受到批評。於是沉默寡言可以減少挨批,以此獲得安全感。父母發現後要多關注,鼓勵小孩多表達,父母減少對小孩評價,如指責小孩太內向。

父母可適當讓小孩做一些家務,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幫忙打掃衞生,分碗筷,但要確保安全,掌握適度原則,而不是把家務推給小孩,超出其承受範圍,出離了培養小孩對家庭責任心的範疇了。

討論話題:外國繼父培養樂樂自主意識的説法,你有什麼看法呢?留言告訴我們吧。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8歲女兒承包家務,往返20公里上下學,外籍繼父:培養女兒獨立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