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抱着娃走家串户,個性堅韌,幫扶熱情,做事踏實。提起楊淑紅,整個兵山村的人都豎起大拇指:“就是帶着孩子扶貧的那個女幹部!”
2019年3月,巴中市巴州區財政局開展扶貧工作人員抽調,還沒休完產假的楊淑紅執意參加,多次跟局領導説情,加上基層缺乏人手,終得局裏同意。從此,她抱着兩個月大的孩子開始了在巴中市花溪鄉兵山村的扶貧旅程。
擔任扶貧隊員的三百多天裏,“小楊同志”用熾熱的心贏得了村民們的愛戴,帶着娃娃來扶貧的的事情也在周邊鄉村廣為傳開。幫扶工作中,她收穫村民100%的滿意度,向組織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因娃娃感冒萌生退意
家人支持下堅持扶貧工作
“從沒想過這裏的條件會這麼艱苦。” 來到兵山村,楊淑紅髮現這裏與印象中的農村相距甚遠:兵山村是巴州與平昌兩縣(區)交界處的一個貧困山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高路險、水源匱乏,完全靠天吃飯。村轄5個社,除一條橫穿全村的村道路外,到社的路都還沒修通,最遠的羣眾家裏要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
辛苦可以適應,就是對孩子愧疚。為了多陪孩子,楊淑紅走家串户都帶着孩子。春夏雨多,山高天寒,晝夜温差大。入村後不久她感冒傳染給了孩子,讓她心生退意。
丈夫勸她:“既然當初決定要來扶貧,就要堅持下去,我忙過這一陣就來協助你,一起並肩戰鬥。”丈夫的支持下加上自己的不甘心,楊淑紅堅持扶貧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楊淑紅還將母親接過來,陪自己走村串户照顧孩子。
“帶着孩子不容易,還是找個人頂替一下吧!”局領導和同事們都勸她。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楊淑紅很是倔強,她覺得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承諾,一份責任。
抱娃扶貧事蹟流傳開
打消了心中的疑慮,楊淑紅堅定信心投入到扶貧事業當中。為登記扶貧工作所需台賬,楊淑紅白天外出走訪調查,晚上做台賬。她幫扶的3户貧困户,1户在山上,2户在山下,相隔甚遠,走一次要一整天。幾個月時間,楊淑紅來來回回不知走過來多少次。為了多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只要時間允許,楊淑紅便總是抱着娃娃外出走訪。
由於兵山村距巴城50多公里,為不影響工作,楊淑紅常常住在農户家。凌晨一兩點,楊淑紅的住處時常燈火通明:孩子哭了,喂喂奶;孩子不哭了,把孩子放在牀上繼續工作,訂規劃、算賬、填表……帶着娃娃來扶貧的“小楊同志”漸漸在鄉親間傳開,一個個豎起了大拇指。
村民豎起大拇指
通過幾個月的接觸,兵山村的老老少少從心底裏信任並喜歡上了楊淑紅這個做事認真、手腳勤快、熱心耿直的扶貧幹部。
貧困户向旭東由於前幾年投資失敗,債台高築。一家人全靠向旭東做點化肥銷售代理小生意,勉強餬口。她通過朋友親戚給他聯繫客户,幫他宣傳、推銷,又爭取一個私人企業捐助的免費學車名額。向旭東説今後運輸就不再請人了,一年賺個3、5萬沒問題。
貧困户向榮金一家6口人,妻子、兒媳常年多病,僅靠兒子外出打工養家餬口。孫子孫女由於文化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偶爾打點短工。楊淑紅幫助孫子孫女參加技能培訓,聯繫進廠務工,每月有了穩定的收入。由於家裏常年只有兩個留守老人在家,她時常買些豬肉、糕點等去看望他們,並與他們的兒女微信聯繫,讓他們隨時瞭解父母的身體生活狀況,好安心在外工作。
貧困户張孝聯一家3口人,妻子是殘疾人,兒子早年車禍死亡,兒媳離家出走,留下一個孫女還在讀小學。楊淑紅多次到學校和教育局爭取各種補助,讓張玉梅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並隨時與學校班主任聯繫,瞭解關心張玉梅的學習生活情況。
她幫扶的3户貧困户一説起楊淑紅都感慨萬分:“小楊帶着娃娃來扶貧,整天東奔西走幫助我們,她就是我們的親人啊!”
楊淑紅也從內心感受到了兵山村村民的質樸、善良和熱情,看到了他們對改變貧困現狀的渴望。她説:“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喜歡上了這裏的人,希望能早日看到他們脱貧致富,兵山村真正變成‘金山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