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易車原創  在當下的發展浪潮中,變革無疑成為了主旋律,縱觀歷史前進的車輪,一旦沒法跟進時代的腳步,那麼曾經的輝煌也可能瞬間變為過眼雲煙。自大眾汽車宣佈將向電氣化轉型之後,對於這位“重量級選手”而言,其明顯加快了轉型的腳步,近期之內大手筆連連,控股江淮、國軒高科,聯手福特、上汽等企業,而就在大眾對未來電氣化方向雄心勃勃之際,其內部卻發生了劇烈的“人事地震”,而這場地震之後,大眾的未來又將邁向何方呢?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5月底,大眾宣佈以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的股份,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公告顯示,大眾通過轉股和募資定增方式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佔其總股本的26.4%,投資約11歐元,至此,大眾成為首家控股中國電池廠商的外資汽車企業。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大眾入主國軒高科是出於供應鏈安全層次的考慮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電動化戰略顯示,2020年純電動化率達到4%,2025年將要達到25%,大眾純電動車銷量約300萬輛,而屆時大眾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年銷量要達到150萬輛,因此需要更高的電池採購量,從這點可以看出,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市場對大眾的全球化戰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動力電池戰略是大眾全球電動化戰略的基礎和關鍵一環。

  大眾收購國軒高科在很大的方面是出於對於自家供應鏈安全層級的考慮,收購完成後國軒高科將會是大眾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供應商,有了堅實的後盾,大眾對於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顯然將更有底氣的多。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5月29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相關政府機構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據瞭解,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今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對江淮的控股有利於大眾更好踐行在華電氣化戰略

  此前有相關消息顯示,大眾對於中國市場的合作伙伴一直有意調整股比,而無論是南北大眾的哪一家而言,其佔據主導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此次通過控股江淮汽車,並將重點放在新能源車領域,一來是迎合其未來轉向電氣化的戰略大方向,二是通過在更大的話語權,更有利於推行自己的戰略,從而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江淮大眾未來或推更多入門車型

  2017年江淮大眾已經成立,按照此前計劃,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在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而為了與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純電動車型有所區別,江淮大眾或將推出低於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ID.3、ID.4等的車型,而根據此前大眾的“MEB Entry”項目來看,該項目計劃在2023年左右在歐洲推出ID.1等車型,結合迪斯此前説過的“將在2023年推出江淮大眾版的MEB產品”來看,似乎增加了ID.1、ID.2等車型在江淮大眾國產的可能性。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江淮大眾或生產“MEB Entry”項目車型 定位低於ID.3

  江淮大眾很可能將入門級的“MEB Entry”項目冠以新的品牌,在入門級電動車市場與國產品牌展開競爭,當然不太可能是西雅特,或許是一個全新的品牌,這麼做對於大眾的品牌價值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然這樣的做法在中國市場也有先例,那就是一汽-大眾捷達品牌。

  當然,除此之外,大眾還看中了江淮在商用車方面的實力,江淮在重卡、輕卡、商用車等方面面均有着多年的生產經驗,大眾有自己的技術路線,但對於國內這片領域也並不是十分了解,而藉助於江淮的經驗,通過與江淮的合作,也能夠開闢這片新天地,因此兩家在這方面也有着更深的合作可能性。

  對於大眾與江淮,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表示,雙方的合作可以進一步推動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2020年6月10日,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正式簽署戰略聯盟協議。通過這一協議,雙方將實現在中型皮卡、商用車和電動車領域內的優勢互補、協同合作從而更好地滿足各自在歐洲以及其他地區市場的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需求。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從2021年起,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商用車業務:大眾汽車商用車將負責開發和生產一款基於大眾最新Caddy車型研發的城市廂式貨運車,福特汽車則負責開發一款載重為一噸的輕型廂式貨車,自2022年起,大眾汽車將推出一款由福特汽車研發和生產的Amarok系列中型皮卡車。

  除了商用車,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也是重頭戲,據瞭解福特計劃在2023年在歐洲市場推出一款基於大眾汽車MEB平台開發的純電動車型,其也對這款車寄予厚望,欲將其打造成為繼Mustang Mach-E之後又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預計將在數年內交付60萬輛。

  大眾與福特的的合作,雙方將實現在中型皮卡、商用車和電動車領域內的優勢互補、協同合作,從而更好地滿足各自在歐洲以及其他地區市場的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需求。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福特使用MEB平台對大眾好處良多

  在電動汽車領域,大眾通過將自己的MEB電動化平台分享給福特,可以起到分攤自己研發、生產成本的目的,而通過福特的帶貨,也將為大眾MEB平台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建立和鞏固自己在電動汽車技術平台領域的影響力。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近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上汽集團和大眾計劃將在未來五年裏共同投資1400億元,重點瞄準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用於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技術。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上汽大眾ID.4X實拍已經曝光

  雖然此前福特汽車與大眾剛剛簽署了戰略聯盟協議,雙方將會在純電動車、中型皮卡及自動駕駛等領域進行合作。不過對於陳虹表示,大眾集團CEO迪斯已經承諾,上汽集團和大眾的合作並不會受此影響。而上汽大眾MEB工廠的首款產品ID.4X將在2020年10月份投產的目標並不會改變,該車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迪斯突然曝出的卸任大眾品牌CEO給這件事增加了更多的變數,此前陳虹表示與福特的合作不會影響上汽與大眾的計劃是來自於迪斯的承諾,那麼屆時迪斯離任,新的CEO上任,上汽和大眾的合作會不會受到影響,大眾與福特的合作會否延伸到國內,加上大眾已經控股江淮大眾、國軒高科,即便合作繼續,1400億元的金額是否會受到影響,未來時間會給予我們最終的答案。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大家都知道,大眾這一系列的“買買買”都是在迪斯的領導之下進行的,而就在不久前,大眾集團內部卻發生了一場“權力地震”,這場地震終以迪斯即將卸任而告終,在這場人事變動之中,大眾汽車品牌首席運營官(COO)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tter)將於7月1日接替迪斯擔任大眾汽車品牌首席執行官(CEO),屆時迪斯將正式卸任大眾品牌首席執行官,只保留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一職。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大眾品牌新CEO 布蘭德斯塔特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迪斯權力過大或成不穩定因素

  當然這背後有着諸多的原因,首先迪斯此前擔任的職務權力過大,他不僅擔任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管理董事會主席,還接替海茲曼成為中國管理董事會負責人,而隨着新變動的生效,迪斯將不再有這麼大的權利,而是專注於集團業務的發展;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迪斯任下的大眾轉向電氣化或許過於激進

  2019年大眾宣佈向電動汽車專項,並將在未來大幅增加電氣化、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在迪斯的眼中,當年諾基亞的慘痛教訓猶在眼前,只有努力追趕電氣化的步伐、完成由傳統車企向科技型公司的“大象轉身”,才能使大眾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競爭力,從另一方面講這也有利於快速挽回大眾在“排放門”後損失掉的形象分。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第八代高爾夫緊急呼叫出問題暫停交付成為催化劑

  而放眼中國市場,大眾的“買買買”無疑與其戰略方向的轉移息息相關,但無論國內還是全球,過多的投資可能會對其整體財政狀況造成一定的壓力,加上新冠病毒肆虐,大眾的盈利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迪斯在為削減成本欲進行的的裁員等方面與工會對立,而此前高爾夫、ID.3等因軟件問題造成停產,影響到了大眾在歐洲盈利的根基,原本董事會對於迪斯過於激進的戰略或許就有所不滿,加上此次的停產、以及迪斯對於監事會成員的指責等等,則加速了這一矛盾的激化,迪斯的“卸任”也就來得更快一些。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大眾向電氣化轉型過程中的鉅額投資,與福特、上汽的合作,對江淮、國軒高科等股份的收購等行為都有着明顯迪斯的影子,在新官上任之後,是否會有新的行動,之前的各種動作還能否全盤算數,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91 字。

轉載請註明: 入主江淮/聯手上汽 大眾“大手筆”背後有何心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