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人民幣拍2.3萬,讓人更震驚的是這個,廣西錢幣學會常務理事趙愛國,是一名資深錢幣收藏家,僅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幣就有數百張。2月17日,趙愛國人民幣拍賣專場在網上舉辦,其中一枚面值5萬元的“新華門”和一枚同等面值的“收割機”,儘管品相較差有明顯修補痕跡,但依然分別拍出了2.3萬元與3.2萬元的高價。據瞭解,這兩枚5萬元紙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過面值最大的人民幣,由於存世量少特別珍貴。第一套人民幣為何面值這麼大?同等面值又為何要發行兩種不同版本?近日,記者專程採訪到趙愛國,為讀者揭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貨幣發行史。
5萬人民幣拍2.3萬 讓人更震驚的是這個
網上拍賣
兩枚分別拍出2.3萬和3.2萬
趙愛國先生從事錢幣收藏研究30多年,現為中國錢幣學會會員、中國錢幣學會專家庫成員、廣西錢幣學會常務理事等。
自1980年以來,趙愛國一直致力於錢幣、金融票證等實物史料的收藏、研究,在國內錢幣收藏界知名度很高。2月17日19:30分,趙愛國人民幣拍賣專場在網上準時舉辦,國內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通過網絡參與競拍。
其中,一枚面值5萬元的“新華門”和一枚同樣面值的“收割機”,分別拍出2.3萬元和3.2萬元高價。據趙愛國介紹,這兩枚藏品由於品相不好,有明顯修補痕跡,否則拍出的價格肯定更高。“這兩種版本的紙幣,如果品相在9成新以上,起碼分別價值6萬元和10萬元以上。
趙愛國拿出兩張品相較新的”新華門”和“收割機”告訴記者,此次拍賣的是另外兩張品相較差的藏品,至於這兩張品相好的,捨不得賣,留着自己收藏鑑賞。
當年價值相當於普通家庭半個月生活費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他還在鹿寨縣農業銀行上班,特別喜歡收藏舊紙幣。“那時候人們普遍沒有收藏意識,舊版人民幣並不值錢,許多銀行的同事辦公桌玻璃下面或者抽屜角落,不經意間就能找出幾張。但是,這些大多都是小額零鈔,像5萬元面值的“大鈔”也是難得一見。”
5萬人民幣拍2.3萬 讓人更震驚的是這個
銀行在發行新貨幣時,往往會有一個回收期限,過了這個期限,舊版人民幣就作廢了。“1950年發行的5萬元,後來銀行是按10000:1兑換新幣,相當於後來的5元錢。不過,那時候5元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足夠普通家庭半個月的生活費用了。”
正因為如此,這套人民幣中最大面值的5萬元,被銀行回收得“很乾淨”,導致如今存世量稀少難得一見。“解放初期,全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誰捨得讓這麼大面值的紙幣作廢在自己手裏。”
據趙愛國介紹,那個年代舊版人民幣畢竟容易收藏,他的絕大多數藏品也都是在那個時期搞到的。許多當時根本就沒有花錢,親友或者同事都知道他喜歡收藏錢幣,誰手頭有幾張會特意給他留着。“當時人們的觀念就是,銀行宣佈停止流通後的人民幣,就是一張廢紙,很少有人能意識到,若干年後這些紙幣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