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又一次輸了!繼2010年之後,加拿大試圖競選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席位的努力再次宣告失敗。
當地時間17日,在聯合國大會舉行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選舉投票中,挪威、愛爾蘭、印度和墨西哥當選2021年至2022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加拿大則在投票中落敗。肯尼亞和吉布提爭奪非洲地區1個席位,兩國均未獲得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將進入下一輪選舉。
對此結果,彭博社形容這是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上台執政以來,在國際舞台“最重大的挫敗之一”。而“POLITICO新聞網”則分析認為,比起特魯多曾經的“豪言壯語”,加拿大在這次投票中輸給對手,其中似乎有着必然的原因。
“POLITICO新聞網”報道截圖
聯合國安理會共有15個成員國,其中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即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另外10個非常任理事國則通過選舉產生,每年更換5個,任期為2年,不能連選連任。
《聯合國憲章》規定,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選舉按照相對公平的地域分配原則,具體分配方法為:非洲國家,3席;亞洲國家,2席;東歐國家,1席;拉丁美洲國家,2席;西歐和其他國家,2席。
此次投票,加拿大同挪威、愛爾蘭角逐“西歐和其他國家”的兩個席位,192個成員國可以在每個地域選區中投出2票。
17日,192個成員國的外交官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在指定時間進入聯合國大會會場,分批進行了不記名投票。最終,挪威獲得130票,愛爾蘭獲得128票,加拿大獲得108票。
當天投票現場,各成員國外交官佩戴口罩投票 圖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推特
據美媒“POLITICO新聞網”17日報道,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敗給了國家規模相對較小於自己的挪威和愛爾蘭,這對於加拿大來説有些尷尬。彭博社就表示,加拿大在經過長期的外交努力之後仍然失敗,這是該國總理特魯多迄今為止在國際舞台上“最重大的挫敗之一”。
儘管加拿大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也是G7和G20的成員國,在國際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近年來在爭取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席位的過程中,顯得頗為不順。
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加拿大曾6次擔任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最近的一次是在1999年至2000年。除了此次以外,加拿大最近一次爭取該席位是在2010年,當時是來自保守黨的前任總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執政,加拿大在投票中敗給了葡萄牙和德國。
2015年,特魯多率領自由黨贏得大選並上台執政後,他就立刻許下承諾,將努力讓加拿大“重返世界舞台”。當時他説:“許多加拿大人都擔心,過去10年裏我們喪失了太多話語權,現在我代表3500萬加拿大人説一句,我們回來了!”
“我們回來了”,這一句豪言壯語代表着特魯多希望帶領加拿大贏得來自全世界的目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理事國。為此,特魯多政府這幾年也做了許多準備和努力。
“POLITICO新聞網”稱,挪威和愛爾蘭分別於2005年、2007年就宣佈將參加今年的選舉,而加拿大直到2016年才正式宣佈,似乎為時已晚。比如,《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就透露,加拿大宣佈參選前,印度已經同挪威和愛爾蘭商定好“換票”,將會在不同的地域選區中彼此互投。
為了這場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競選,加拿大斥資約170萬美元,還僱用了13名全職的競選工作人員。為了吸引國際社會的目光,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還特別在紐約舉辦了音樂會幫忙造勢。
然而,加拿大的對手們實力也同樣強勁。挪威在競選上用了約280萬美元的預算,而愛爾蘭雖然競選預算只有約100萬美元,但他們為各國的外交官們購買了U2樂隊和《大河之舞》(Riverdance)的演出門票作為禮物饋贈。
事實上,特魯多此前似乎已經預料到了投票的結果。他在投票前曾發表講話,試圖淡化這場投票的重要性。“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本身並不是目的,它只是為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無論結果如何,加拿大都將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為各國發聲。”
特魯多還把一部分對他的指責“甩鍋”給了前任總理哈珀,他稱正是因為哈珀政府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才使得如今加拿大在國際上處於“尷尬的境地”。
“POLITICO新聞網”在分析加拿大此次失利的原因時認為,雖然特魯多所領導的加拿大政府一直主張強化多邊主義,在氣候問題和維和問題上也有發聲,但其實內容和挪威以及愛爾蘭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按照人均來計算,挪威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援助國”,只有500萬人口的挪威,今年早些時候承諾將向全球抗疫行動提供1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這幾乎是捐贈了1%的國民總收入,而加拿大在這一方面的比例只有約0.3%;另外,相比愛爾蘭派出474名維和人員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加拿大僅僅只派出了35人。
面對依舊無法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的這一事實,特魯多表示,加拿大將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捍衞多邊主義。他説:“加拿大足夠大,可以有所作為,雖然我們也知道有些事無法獨自完成,但我們會努力在國際事務中制定自己的目標和原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