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態度曖昧地玩弄病毒起源陰謀論,美國大概率迎來“不確定的秋天”

避免用陰謀論等假消息干擾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大局,是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全球各國政府面對病毒肆虐應該拿出的基本態度。

5月23日,《華爾街日報》記者邁克爾·戈登扮演所謂的“匿名情報發佈者”的角色,在沒有任何實質性可信證據的前提下,肆意煽動和傳播所謂的“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説”。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幹了。早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新聞輿論戰中,時任《紐約時報》記者的戈登就扮演過類似的不光彩角色。

對於這樣一名記者的所謂“爆料”,美國現政府的態度曖昧:一方面,於5月26日關停了美國國務院內由前國務卿蓬佩奧建立的、專門用於“證明”所謂“實驗室泄漏説”的調查行動組,理由是其選擇性地使用劣質證據進行政治化解讀;另一方面,又啓動了情報界90天的所謂“重新調查”,以期美情報機構能拿出更可信的報告。而目前美國情報界能夠拿出的證據,無論是動物起源,還是所謂“實驗室泄漏説”,可信度都不高。

沈逸:態度曖昧地玩弄病毒起源陰謀論,美國大概率迎來“不確定的秋天”

美國總統拜登。來源:vanityfair

很顯然,有關病毒起源的陰謀論,從2020年1月開始,就始終沒有遠離。目前看,這種陰謀論的源頭是比較清楚的。由通緝犯、邪教創建的媒體平台,以及部分美西方情報、安全等領域的所謂對華超級鷹派,將他們對中國發展的恐懼、不滿以及焦慮,具象化為“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説”這個具有顯著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陰謀論,並藉助碎片化的媒體,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進行病毒式的傳播。

與此同時,這種陰謀論在歐美存在深厚的傳播土壤。其中核心問題是,歐美民眾難以從科技發展中獲得實質性的收益與回報。由於歐美國家普遍無法採取積極有為的方式,建設性地應對新冠病毒的衝擊,只能要麼放任不管、讓民眾接受殘酷的自然選擇,要麼簡單粗暴地採取全面封閉,以及“印鈔”的方式來管制。因此,民眾累積了大量焦慮和挫敗的負面情緒,只能靠傳播陰謀論釋放情緒,通過陰謀論指責中國來維護和強化內心的美西方中心主義的舒適區。這一切共同構成了所謂“實驗室泄漏説”的傳播土壤。這種土壤,在歐美的政治、社會結構下,又不可避免地與國內政治結合起來,迎合、放大、鞏固、強化這種情緒,變成了最為廉價易行的政治籌碼和動員工具。

基於上述兩方面的因素,美國政府表現出的那種對待病毒起源陰謀論的曖昧態度,也就並不難理解了。或許拜登沒有興趣像特朗普那樣沉迷於對陰謀論的玩弄,以及對民粹的運用。但同樣顯然的是,拜登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擔當,去直面荒謬的陰謀論,與之展開堅決的鬥爭,以換取美國人民建立在科學認識與清醒認知上的高質量、實質性的政治支持。尤其是,當拜登以及民主黨最大的潛在挑戰者特朗普又表現出蠢蠢欲動的情況下,政治考量再度壓倒了對科學的尊重。用與特朗普相比在具體方式和力度上略有差異的套路炒作相關議題,看是否可以從中獲取投機性的收益,事實上成為了本屆美國政府的選擇。

沈逸:態度曖昧地玩弄病毒起源陰謀論,美國大概率迎來“不確定的秋天”

5月,美國屢屢“官宣”摘口罩。來源:marcketwatch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疫情的發展,持續不斷地在各國證明這樣一個基本的原理:尊重事實與科學,就能有效管控疫情;將政治算計置於更高的優先度,則大概率會遭遇防控疫情失敗。或許有人會認為,今天的美西方憑藉疫苗實現對病毒的控制就是個時間問題,因此可以重新關注下如何從病毒起源等問題上去撈取一些額外的政治乃至戰略收益。但其實事實沒有那麼簡單:幾乎是在《華爾街日報》刊登相關報道、煽風點火的同時,有研究新冠病毒傳播模型的研究者表示,美國大概率將經歷“寂靜的夏天,不確定的秋天”,更不要説全球正在廣泛出現的病毒變異等問題。

毫無疑問,抗擊新冠疫情對各國乃至全球而言,都是一場持久戰。避免用陰謀論等假消息干擾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大局,是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全球各國政府面對病毒肆虐應該拿出的基本態度。各國人民,正在拭目以待。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沈逸(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編輯 深海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4 字。

轉載請註明: 沈逸:態度曖昧地玩弄病毒起源陰謀論,美國大概率迎來“不確定的秋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