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消息,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光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8月23日22時33分在合肥逝世,享年99歲。
王光宇把近八十年的工作生涯都獻給了他的家鄉安徽。革命戰爭年代,他曾擔任新四軍淮北路西八分區獨立二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出任過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重要職務。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王光宇和當時赴安徽任職的萬里一起,為安徽省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做出了重要貢獻,更在風波中保全了這一創舉。
在安徽任職期間,他曾在火車上向毛主席彙報工作,還曾陪同毛主席、周恩來總理在安徽視察。
安徽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一度出現過“危機”。當時有讀者給黨報寫信,強調當前人民公社實行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是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的基本經營制度,“應該穩定”,認為“分田到組、包產到組”在政策上有問題,要“堅決糾正錯誤做法”。
王光宇向萬里彙報後,萬里指示用省委名義立即發個代電給各地、市、縣委,要求“所有推行責任制的地區一律不動”,“要堅決穩定下來,集中精力搞好春耕生產”。同時,王光宇按照萬里指示精神,組織人手寫了一篇題為《正確看待聯繫產量的責任制》的讀者來信。
這封來信發表後,各方逐漸統一認識,風波也逐漸平息,安徽推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保全。
如今回想起來,開展這一大膽的嘗試,在當時並不容易。
1977年,已經61歲的萬里“空降”安徽。在大刀闊斧開展撥亂反正工作的同時,萬里發現,安徽面臨的經濟問題比政治問題更加嚴重。他決定進行一次認真的農村調查,選擇了曾經長期主抓安徽農業工作的王光宇和他一道。
萬里的出行很簡單:他和王光宇各帶一輛小車,除去駕駛員、警衞員就只有秘書。為了對安徽的農村工作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萬里把王光宇請到自己車上,讓自己的秘書坐王光宇的車。從淮北到皖中,再到江南,事先不打招呼,説走就走,隨時可停;每到一地,一竿子插到村,訪到户。
“我們必須改弦更張,”在瞭解到當時農民的實際生活狀況後,萬里説,“我們要用新的政策、新的辦法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經過了几上幾下,安徽省委正式出台了一個《六條》規定,下發到全省。
“省委六條是安徽農村改革的第一個序曲。”王光宇説:“現在回過頭來看,‘省委六條’並沒有什麼特別新奇之處,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出台這些政策規定冒着極大風險。”
在“省委六條”之後,第二個序曲“借地度荒”隨之到來。這一措施立竿見影,不僅激發了廣大農民的抗災熱情,使全省最終超額完成了秋種計劃,而且為在農村廣泛推行包產到户、包乾到户提供了契機和良好條件。”王光宇説。
此後,安徽省各地零星出現了一些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嘗試,包括“包產到户”、“大包乾”等。直到鳳陽縣小崗生產隊實行“包產到户”,成為鳳陽縣農村大包乾到户的第一家。王光宇也曾去鳳陽小崗村看過,代表省委給予支持。安徽的農村改革此後開始陸續推進。
據王光宇的秘書回憶,他一生勤政廉潔,對家人和子女的要求嚴格,以身作則,對大吃大喝非常反感。“當年省委召集我們幾任秘書給王老出一個傳記,我們也寫出來了,稿子現在還留着。但是王老知道以後就説不需要這個。”
“捧着一顆心來堅守黨的宗旨,不帶半根草去獻身黨的事業。”這幅輓聯,就是王光宇一生的真實寫照。
王光宇(曾用名王元乾)同志1919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臨水鎮,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至1937年9月先後在潁上縣、上海市參加陶行知先生領導的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學習並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10月至1938年5月,先後在潁上縣、霍邱縣教書。1938年6月至1944年8月,歷任霍邱縣動委會幹事、縣委宣傳部長、皖東北直屬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泗東縣委書記、泗南縣委副書記、泗宿縣委書記。1944年9月至1949年2月,歷任淮北路西永城縣委書記,新四軍淮北路西八分區獨立二團政委,華中分局八地委民運部部長、八分區肖永碭工委書記,豫皖蘇三地委副書記,淮海戰役北線支前指揮部政委。1949年3月至1956年4月,歷任阜陽地委書記,安徽省委秘書長、農工部部長。 1956年5月至1979年12月,歷任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省政府副省長、省革委會生產指揮組副組長、省委常委,省委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 1980年1月至1985年3月,歷任安徽省委書記、副書記。
1985年3月至1993年2月,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1994年6月離休。
王光宇同志是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五大代表,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7年8月23日22時33分,王光宇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逝世,享年99歲。(據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