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不能通婚受歧視,中國人只能算當地的二等人
在很多年以前,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地位的高低,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其中商人是在古代最不受人尊重的,儘管有些商人富可敵國,但是想要取得社會地位就只能通過結交官府,或者花錢買一個爵位。由此可見錢一直以來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始終想要改變的還是社會地位。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正是還存在嚴格等級制度的印度,截止到目前,印度依然存在種姓制度,很多國人在印度旅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中國人只能作為當地人眼中的"二等人",而種姓制度的背後其實有無數人的心酸。
最近幾年印度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畢竟該國的軟件業和製藥業都在全球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儘管印度已經在世界中暫露鋒芒,可是種姓制度在當地人心中留下的影響一時之間難以磨滅,這也阻礙了印度的發展,在印度,高種姓的人講英文,膚色更白更好看,他們看不起低種姓的人,甚至不允許種姓之間通婚。
1947年印度宣佈獨立,並且在憲法的層面規定廢除了這種制度,但是這彷彿就是一個形式主義,因為直到今天它仍然在很多印度人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他的一生,更讓佔大多數人口的低種姓族難以擺脱貧困,這些低種姓人羣只能選擇工資低的工作,甚至連婚姻都受到了制約,就連上學的時候,無數平民為了能讓孩子早點學習英文也是煞費苦心,因為在印度社會上,會説英文才是敲開上流社會最基本的敲門磚。
在印度,人們大致分為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印度人從一出生以來身份就得以確認,如果出生在前兩個等級的家庭裏這意味着已經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了,走在大街上都會受到下面兩個等級人的尊重,而低種姓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卻是異常的艱難。
為了防止低種姓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婆羅門還規定各種姓必須與自己同種姓的人結婚,跨越階級的婚姻不僅不會提升較低一方的社會地位,反而還會被打入"賤民"的行列,這意味着他們只有下輩子才能夠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如果違背規則,跟低種姓的人結婚,甚至會被全村的人唾棄打擊,更有甚至被父母逼着離開家族甚至死去。
中國人作為遊客來到印度是作為第二階層的公民的,這意味着中國人可以在這裏從事一些體面的工作,也會受到第三和第四階層人的尊敬,這也會給你的旅行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當看到那些低種姓的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相信很多人的心中也難免憤懣。
很多人覺得印度人的種族很難分辨,但是實際上十分的簡單,因為他們的膚色就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再加上服飾以及妝容你也可以分辨,最重要的是高種姓人與生俱來的傲氣也是其他種族難以模仿的,畢竟他們從一出生就被灌輸高人一等的思想,這也是印度難以去除這個制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