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四眼井”旁説黨恩

“共產黨,擔使命,初心不忘;領人民,喜迎來,全面小康……”3月19日上午,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榴園村民間藝人馬慶山大鼓曲目《黨恩似海》,通過貼近百姓生活、簡單易懂的“三句半”,在該村“四眼井”景點附近向黨員羣眾訴説黨的百年曆程。

1951年,在黨員禹大林等人的帶領下,榴園村老少齊上陣,克服重重困難,在1952年夏天建成深35米、直徑1.8米的水井。村民為了取水安全,在大石頭上鑿成4個井眼,可以同時取水,故稱“四眼井”。1954年2月,村民在水井旁刻碑“飲水思源”以傳後人,以感黨恩。

村莊幽靜,石榴樹葱鬱。鏗鏘婉轉的淮北大鼓曲調迴盪在老井旁,周圍的村民或側耳傾聽,或隨聲唱和。“打井過程是艱難的,取水卻是開心無比。沒有黨員幹部帶頭幹,就肯定不會有這口井出現。”大鼓聲聲把村民宋千里再次帶到了那段難忘的歲月中。

烈山區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感念黨恩,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該區建設了四眼井紀念館。麻繩、鋼釺、鐵錘……館內諸多帶有歷史印記的“老物件”,再現了當年黨員幹部帶領羣眾打井的過程以及榴園村70年來的滄桑鉅變。四眼井如今已成為淮北市重要的黨員教育基地之一。

“我把黨的光榮歷史寫到鼓詞當中,盡我最大能力,讓更多過上好日子的老百姓瞭解黨的發展歷程。”67歲的馬慶山説。

眼下,烈山鎮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上好身邊的黨史教育課,不斷增強活動吸引力、感染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本報記者 丁賢飛 本報通訊員 劉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2 字。

轉載請註明: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四眼井”旁説黨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