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岸青
1月對於新能源市場來説似乎不是一個好的開端,去年年末的車價上漲、新能源政策的補貼退坡,再加上購車旺季的消散,似乎總有種種因素擋在人們購車的熱潮前。
但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頂住了壓力,在銷量數據上迎來了開門紅,1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銷量為34.7萬輛,同比增長132%;批發銷量為41.2萬輛,同比增長141.4%。新能源車廠商的批發滲透率達到19.0%。
此前無數人對新能源補貼退坡會不會引發銷量下跌充滿了擔憂,而如今的銷量成績則實打實的證明了,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被大家所接受,續航和補能不再是困擾難題,且電車展現出的獨特優勢能夠吸引一大批消費者為此入手。
造車新勢力1月份交付量紛紛上漲,理想汽車交付12268台理想ONE,同比增長128.1%。蔚來汽車1月交付新車9652台,同比增長33.6%。
傳統品牌方面,雖然比亞迪在2021年年末旗下車型漲價1000-7000元不等,但其銷量卻在1月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高達92926輛,同比猛增 367.6%。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小幅漲價不影響銷量,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繼續實現70%左右的高增長。
其實,早在2020年,四部委聯合發佈了新能源車型補貼政策調整的通知,表示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雖然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和鋰礦等基礎資源價格劇烈上漲,會導致新能源車的市場價格上漲,但漲幅卻不會太大,車企有能力穩住壓力,消費者也對輕微漲價有着心理預估。
而且對於有購入需求的朋友來説,雖然優惠補貼滑坡了,但相對明年來説,當下的政策支持還是不小的,“早買早享受”的想法下,也會促使人們繼續購車。
此外,新能源汽車雖然小幅漲價,但依然銷量穩增的根本原因在於,目前國內消費者已經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深刻認知,純電車、混動車型不再是當初那個充滿未知性的產品,經過多年的磨礪,新能源的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哪怕補貼不再具有優勢,和燃油車相比的出行成本依舊是它的吸引點。
在過年聚會上,當親戚們討論油價啥時候下跌時,不免對堂姐的微型電動車透出了一絲羨慕的氣息。油價上漲時羨慕電動車車主,想必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
就事論事,在擁有家用充電樁或者距離公用充電樁非常近的前提下,單純作為通勤工具不跑遠途,電動車確實具有着極高的出行經濟性。
而且對於“基建狂魔”的中國來説,電力是絕對不缺的,地大物博的自然資源,地勢廣袤的天然條件,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一應俱全,電費的價格一直處於極其穩定的程度,按0.8元一度的用電成本來算的話,開電車的出行成本絕對是遠低於燃油車的。
此外,新能源補貼退坡也對車企的抗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雖然原材料等成本上漲,但企業不可一味的將壓力傳遞到消費者羣體。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可通過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百公里電耗等技術指標獲得更好的補貼支持。企業還可以選擇合適的供貨商、提升產品性能等多方面解決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