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貝里琉”號兩棲攻擊艦,被用作“浮動監獄”。(來源:美聯社)
據《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立陶宛政府計劃出售首都郊外的一處房產,而這正是曾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當作監獄使用的地方。這則新聞再次將美國遍佈全球的“黑監獄”推向前台。美國設立的秘密監獄遍佈全球,就算沒上天也入了海。鮮為人知的是,美國利用軍艦在海上開設的“浮動監獄”裏,上演着“海上關塔那摩”的人權悲劇。
關於“浮動監獄”的爭議,最早於2005年6月得到國際社會注意,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聯合國當時已獲悉有關美國秘密拘留恐怖主義嫌疑人的嚴重指控,特別是在美國軍艦上。2008年,人權組織“緩刑”(Reprieve)披露,自美國總統克林頓執政以來,美國一直使用“監獄船”關押恐怖主義嫌疑人。自2001年以來,美國可能使用了多達17艘軍艦作為“浮動監獄”。
然而,美國對此類指控矢口否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當時否認軍艦上有拘留設施,並表示拘押在船上的人不超過10個。但受害者的證詞卻與之大相徑庭,一名從關塔那摩獲釋的囚犯向“緩刑”工作人員講述了一位獄友的見聞:他在來到關塔那摩之前,和大約50人一起被關在一艘美國軍艦的船底,他們被毆打得比關塔那摩的囚犯還慘。
另據《華盛頓郵報》2001年報道,五名囚犯被拘留在美國“貝里琉”號兩棲攻擊艦上,其中就包括一個名叫約翰·沃克的美國人。據《衞報》報道,當約翰·沃克抵達美國,為了減少刑期,他簽署了認罪協議,其中就包括一項“禁言令”,他不準談論自己在被拘留期間遭受的酷刑。
雖然美國費盡心機,但也沒能徹底掩蓋“浮動監獄”的醜聞。《大西洋月刊》2014年發表《美國的浮動監獄》,揭露美國曾在“紐約”號兩棲攻擊艦等軍艦上關押並審訊嫌疑人,文章認為“在美國反恐行動中,這也不是美國海軍第一次扮演着如此有爭議的、神秘的、幾乎未被報道的角色”。
美國為什麼要在海上進行這些審問工作呢?是陸地上的秘密監獄還不夠用嗎?原來,除了實施審訊之外,背後還另有玄機。據《衞報》報道,小布什總統於2006年承認,CIA運營着一個由“黑監獄”組成的秘密網絡,隨後又宣稱“這些秘密監獄裏現在空無一人”。到了奧巴馬政府,據《大西洋月刊》報道,當局承諾要關閉關塔那摩。大話已經説出來了,再往各國的秘密監獄裏送人就太“打臉”了,因此,美國海軍便承擔起“浮動監獄”的職責,不僅可以躲避媒體或律師對不當行為的監督,也可以藉助在海洋區域適用法律的複雜性來巧妙逃避罪責。
“浮動監獄”裏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紐約時報》2017年在題為《海岸警衞隊的“浮動關塔那摩”》一文中披露,美國海岸警衞隊在船隻上長期拘留未經審判的犯罪嫌疑人。被關押的囚犯回憶稱,一同被銬在船上的有20多人,空間十分狹小。他們每天只能獲得很少的食物,在營養不良的狀況下,他們不得不去偷守衞丟在垃圾桶裏的殘羹剩飯。衞生條件也相當糟糕,有人甚至向守衞哀求,希望對方直接一槍打死自己,他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在被拘禁了兩個多月後,有人減掉了50磅(約23公斤)的體重。據報道,美國政府辯稱這是為了“節省成本”,而囚犯被拘留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有人在如此悲慘的情況下足足被拘留了90天。有專家警告稱,美國採用的延長拘留時間,違反了國際人權規範。一名海岸警衞隊的律師表示,受害者一般也很難獲得補償。
可以想見的是,當這些囚犯終於從船上下來,等待他們的也絕不是公平正義。酷刑之下,衍生的是更多罪惡。且不説已被廣泛報道的關塔那摩虐囚醜聞,或是美軍士兵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的“虐囚門”,“浮動監獄”製造的悲劇也比比皆是。恐怖主義嫌疑人伊本·謝赫·利比被逮捕後被關押在美國“巴丹”號兩棲攻擊艦送往埃及,由於畏懼美國的酷刑,他編造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與“基地組織”勾結的情報,他的證詞被美國作為與伊拉克開戰的理由之一。後來,他又輾轉於美國不同地方的秘密監獄,最終在利比亞神秘死亡。人權組織“緩刑”法律總監表示,利比可能是死於酷刑。
《衞報》在2008年的報道中,援引“緩刑”法律總監的話稱:“美國政府自己承認,目前至少有26000人未經審判就被關押在秘密監獄中,而有信息表明,自2001年以來,已有多達80000人經過此道‘程序’。”
2022年是關塔那摩監獄設立20週年。被口誅筆伐20年的關塔那摩監獄尚且關不掉,遑論那些隱匿於大海之中的“浮動監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