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辣評|Stellantis“先斬後奏”官宣調整廣菲克持股?

01

廣菲克股比生變

每週辣評|Stellantis“先斬後奏”官宣調整廣菲克持股?

當地時間1月27日,Stellantis集團在其官網上宣佈,計劃將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的持股比例從50%提升至75%。廣菲克是Stellantis和廣汽的合資車企。據稱,廣汽和Stellantis已同意達成這筆交易,但仍需經監管部門的批准。

短評

2022年1月1日,合資車企“股比”中外資持股比重不超過50%的限制規定正式作廢。自2021年尾開始,有關合資車企股比調整的消息不斷傳出。

27日,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在其官網上宣佈,將提升對廣菲克的持股比例,從50% 增加到 75% ,掌握合資車企的主導權。

根據廣汽集團公告,廣菲克成立於2010年,2017年達到銷量頂峯20.5萬輛,此後銷量呈現斷崖式下跌。2020年,廣菲克銷量為40607輛汽車,同比暴跌44.96%;2021年,廣菲克銷量再降至20123輛,年減幅達50.44%。

面對消極的銷售走勢,Stellantis官宣正式介入運營。據悉,Stellantis將在今年3月1日公佈中國市場戰略,而對廣菲克的持股比例調整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有意思的是,對於這筆交易,Stellantis和廣汽展現了兩種態度。前者積極主動發佈公告,後者糊里糊塗不知情。

Stellantis在公告中指出,廣汽集團已同意達成這筆交易,但仍需要等待中國政府的批准。與此同時,Stellantis將繼續和廣汽合作推進“Jeep”品牌的開發。

不過據第一財報報道,廣汽集團對此回應稱,“廣汽集團從Stellantis官方網站獲悉其關於廣汽菲克股權調整事宜的發佈。此發佈行為未經我方認可,廣汽集團對此深表遺憾。關於對外合資合作事宜,廣汽集團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秉承互信、共贏的原則推進。”

故事趣味十足,不知Stellantis到底是不是先斬後奏。

02

車芯“第一股”誕生

每週辣評|Stellantis“先斬後奏”官宣調整廣菲克持股?

近日,比亞迪全資子公司首發過會,汽車芯片“第一股”正式誕生。招股書顯示,比亞迪此次計劃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募集資金用途將聚焦於投建功率半導體芯片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高性能MCU芯片設計及測試技術研發項目、高精度BMS芯片設計與測試技術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短評

在汽車領域,比亞迪半導體已經量產 IGBT、 SiC 器件、IPM、MCU、CMOS 圖像傳感器、電磁傳感器、LED 光源及顯示等產品, 應用於汽車的電機驅動控制系統、整車熱管理系統、車身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影像系統、照明系統等重要領域。

招股書顯示,比亞迪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機驅動控制器用 IGBT 模塊全球廠商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英飛凌,而在國內廠商中排名第一。

在 SiC 器件領域,比亞迪已實現 SiC 模塊在新能源汽車高端車型電機驅動控制器中的規模化應用,也是全球首家、國內唯一實現 SiC 三相全橋模塊在電機驅動控制器中大批量裝車的功率半導體供應商。

智能傳感器方面,在 CMOS 圖像傳感器領域,公司實現了汽車、消費電子、安防 監控的多領域覆蓋及應用,

隨着比亞迪半導體在創業板首發過會,國產汽車芯片“第一股”正式誕生。與其他傳統汽車製造商不同的是,比亞迪早在2004年開始探索自產自用汽車半導體的可能性。

依託在汽車領域的製造經驗和應用需求,比亞迪半導體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不過,比亞迪半導體目前的營收仍主要來自於其母公司,後者貢獻了過半的銷售收入。

這兩年,芯片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國家扶持力度空前,國內半導體公司活躍度持續提高,都顯示出國產芯片發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汽車芯片“第一股”是否能夠為國內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答案是肯定的,但顯然任重道遠。

產品方面,全球汽車芯片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技術壁壘較高。同時由於汽車對芯片的要求更加嚴格,驗證週期更長,導致國內廠商進入市場難度加大。

這一情況在疫情 “黑天鵝”發生後有了明顯轉變——國際物流遇阻、缺芯趨勢遲遲沒有改善,國內汽車製造商對於採用國產汽車芯片的意願提升,給國內汽車芯片製造商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機會。

因此在現階段,比亞迪半導體亟需拓展第三方客户,避免因大客户訂單變化動搖公司經營穩定性。而縱觀整個國內汽車芯片市場,隨着“第一股”的誕生,後市可期。

03

寧德時代股市戰強敵

每週辣評|Stellantis“先斬後奏”官宣調整廣菲克持股?

1月27日,韓國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每股30萬億韓元(約合1600元人民幣),市值一度漲超980億美元,創下韓國股市史上最大IPO。

短評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帶動鋰電池需求增長強勁。目前,國內鋰電池市場主要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和億緯鋰能等廠商。其中,寧德時代市值已逾1.3萬億元,穩坐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第一名。

而在動力電池市場,韓國三大供應商LG 新能源 、SK Innovation以及三星SDI也不容小覷。

近日,全球第二大動力電池製造商LG 新能源正式登陸韓國證交所,衝刺萬億市值。LG 新能源是 LG化學旗下子公司,主要向包括特斯拉、通用汽車以及現代等汽車製造商供應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隨着動力電池材料需求暴漲、供應緊張,有關鋰礦的爭奪戰持續上演。而中國已經成為這場全球性電池市場競爭的主場。

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公佈的數據,2020 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能佔全球總產能約 77%,其次是美國,比重約9%。

該機構預計,中國2025 年將繼續保持鋰電池製造的領先,不過隨着歐洲開始投資製造設施,其產能將大幅擴大。到2025年,歐洲有望再次成為世界第二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國,佔全球產能約四分之一。

中國電池供應商有望憑藉本地化生產優勢,繼續鞏固現有的市場份額以及開拓汽車客户。而在股市上,寧德時代是否會繼續保持第一名的位置,將是一個看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1 字。

轉載請註明: 每週辣評|Stellantis“先斬後奏”官宣調整廣菲克持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