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適當的事,比如在孩子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尋求媽媽幫助,媽媽認為三歲的孩子可以獨立騎無腳蹬自行車了,如果自己再給孩子提供幫助,那麼就會讓孩子有依賴心理,從而不利於孩子快速學會這件事。
我們常常覺得依賴他人相當於自己無能,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存好,孩子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獨立。然而,《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離得更近》這本書裏提出這樣一個概念:學會適度依賴,才可以讓你變得更加強大。為什麼會這樣説呢?
一、什麼是“適度依賴”?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小男孩跟自己的父親在花園裏玩,小男孩試圖搬開一個大石頭,他使勁地搬,可是石頭卻紋絲不動,父親説:“你還沒有竭盡全力!”小男孩大汗淋漓地説:“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父親説:“我就在這裏,你卻沒有請求我的幫助,我也是你的力量啊,所以我説你還沒有竭盡全力。”
在這個故事裏,小男孩在用盡全力之後還沒有搬運大石頭,此時的他完全可以求助於他的父親,因為正如父親説的一樣,能夠幫助他的人都是他的力量,這就叫“適度依賴”。
《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離得更近》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是這樣來總結“適度依賴”的概念:
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覺得自責。
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馬伊琍曾經説過的一句話:我可以慣着你,也可以換了你。在很多人的眼裏,這句話適合於夫妻之間較強勢的一方,可是在我看來,這句話就完美詮釋了“適度依賴”這個概念:我有我強大的自我意識,所以説如果你無法讓我依賴的時候我可以“換了你”,然而因為你跟我的親密關係,所以我樂於請求你的幫助,這就是“慣着你”。
同樣的概念運用到孩子的身上其實也是一樣的,就拿一開始騎無腳蹬自行車的孩子來説,不可否認,如果沒有媽媽的幫助,孩子遲早也會學會騎車,只是時間的問題,孩子本身樂於學習就是一種強大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而他之所以求助於媽媽,是因為跟媽媽的親密關係,認為媽媽會幫助自己更加快速地學會騎自行車這件事。
然而,媽媽對於孩子向自己求助這件事卻有着不同的認知,她跟大多數父母一樣,認為孩子要麼依賴、要麼獨立。然而,教育孩子並非非黑即白,在過分依賴和不依賴之間,其實還存在着“適度依賴”這個詞。
二、為什麼我們要允許孩子“適度依賴”?
我們大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喜歡説的一句話就是:“你得獨立,不能太依賴他人。”然而我們可以想一想,其實孩子對大人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嬰兒最初生下來的時候,如果沒有撫養者的照顧,根本存活不下來,父母給孩子提供日常所需的食物,也要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糧食(關懷、愛和肯定),有了這些,孩子才能建立自信和良好的自我意識。這就是嬰兒和母親最初的情感依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依戀研究專家瑪麗美茵發現,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國家,不管文化差異有多大,兒童的依戀模式都具有顯著的共通性,大致分為三種依戀模式:
安全型依戀
這種依戀模式的嬰兒會把母親當成自己的安全基地,母親跟自己分離時有可能會哭,有可能不哭,如果他哭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更願意跟母親待在一起。這種孩子性格比較平靜和自信,更容易信賴他人。
這樣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會及時察覺到孩子的需求,並且及時滿足孩子。這就讓孩子知道,自己在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人出現,內心時刻相信事情會往好的方面發展。
焦慮型依戀
從情緒取向治療的角度來看,焦慮型依戀的孩子是在用焦慮掩飾被拋棄的恐懼,這樣的人大多是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回應方式不敏感、不及時、不持續或者時好時壞,所以長期處於被忽略或者被拋棄的恐懼當中。
這樣的孩子膽小、易怒,看起來焦慮、緊張,時刻擔心自己被拋棄,對世界充滿敵意。
迴避型依戀
這樣的孩子對待自己的撫養者和陌生人態度都一樣,媽媽在時無所謂,媽媽走了也漠不關心,當撫養者抱他們時,他們常常持拒絕態度。
這類孩子大多從小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關懷,很小的時候就練就了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有什麼事情不願意讓人幫助,也不願意依賴別人。
針對以上三種童年時期的依戀類型我們就可以看出,只有及時給予孩子幫助,讓孩子對自己有適度的依賴,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建立安全、有效的依戀關係,在以後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才會堅信自己不是一個面對,從而變得堅強和自信。
三、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適度依賴”關係?
前面我們説了,“適度依賴”是介於“過分依賴”和“不依賴”之間的一個詞語,那麼這個中間的度如何把握呢?
瞭解“過分依賴”和“疏離”,把握“適度依賴”的度
在《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離得更近》這本書中,作者把過度依賴又稱為依附性的關係模式,因為過度依賴的人總是通過依附於他人來逃避生活的挑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身邊有個孩子今年8歲,要上小學二年級了,每天早上起牀還讓奶奶給穿衣服、早飯奶奶怕耽誤時間,一口一口餵給他吃,那麼這個孩子就是依附於奶奶來逃避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那他就是個過度依賴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習慣了凡事依賴他人,遇到稍微有一點難度的事情就尋求幫助,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也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和信心。
相比這個孩子來説,我們老家農村還有一個留守兒童,上小學二年級就自己每天早上起牀做早餐,自己洗衣服、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人人都誇他自理能力強。這個孩子就是標準的疏離型的孩子。
疏離型的孩子固然自理能力強,但是習慣了一個人不依賴他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願意尋求他人的幫助,從而容易錯過正確學習的機會和途徑。
瞭解自己的教養方式,才能成為“適度依賴”的父母
想要把握好那個度,建立跟孩子之間“適度依賴”的關係,那麼我們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父母可以自我檢查是否存在以下三點:
1、 過度保護;2、權威主義;3、過早地單獨面對社會及學習壓力
前兩種是過於包辦或者要求孩子絕對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所以孩子沒有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變得過於依賴他人;最後一種則是讓孩子過早承受壓力,並且不給予一定的幫助,要麼讓孩子受挫、失敗,在壓力下變得不敢嘗試、自我懷疑,繼而更加依賴他人,要麼在壓力下迅速成長,變得不再依賴任何人。
想要成為“適度依賴”的父母,則要在以上三點中找出折中的教養方式,在該給孩子提供幫助的時候適當地幫助孩子,從幫助中引導孩子成長。
正確捕捉過度依賴和疏離信號,才能培養孩子適度依賴技巧
其實,孩子是否是過度依賴或者是疏離都是有跡可尋的,比如過度依賴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三種表現:
過度求助(稍有難度的事情就求助於大人,不給予幫助就大發脾氣)、低自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對一切都悲觀,容易哭泣退縮和貶低自己)、過於幼稚(經常出現一些“退行”行為,比如吃手指等)。
那麼對於孩子的疏離也有三種顯著的行為:
孤立(不願意跟父母親近,也沒有朋友,不願意與同伴相處)、舉止不當(比如自殺行為、暴力傾向、蓄意破壞行為)、負面的自我認同(比如一些反社會行為等)。
家長想要改變孩子過度依賴和疏離行為,只需正確捕捉到兩者的信號,針對所表現出的行為進行具體引導和幫助就可以。
適度依賴的教養目標,不是為了讓孩子擺脱過度依賴和疏離,還要讓他們掌握適度依賴的技巧,這樣才能很好地與人相處,給予他人幫助並且得到別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