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2月20日發表大西洋理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弗雷德裏克·肯普的文章,題為《拜登在慕尼黑尋求聯合美國盟友,但隨着中國的影響力增長,團結將是困難的》,全文摘編如下:
一廂情願強調“轉折點”
喬·拜登當地時間19日在其作為總統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講話中三次使用了“轉折點”這一説法,這是有意為之。他希望確保其言辭的歷史性重要意義沒有被錯過。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沃爾夫岡·伊申格爾有足夠理由感到滿意,因為他召開了美英法德這4個盟國的會議。這4個國家與合作伙伴合作,帶頭建立了基於規則的機構,這些機構在過去75年一直是全球治理中心。
然而,潛藏在這一強大時刻之下的是,拜登政府的高級官員和他們的歐洲同行越來越認識到,減緩中國的勢頭是多麼困難,尤其是在中國成為第一個擺脱新冠肺炎、恢復增長、進行疫苗援助並向其大約14億消費者提供刺激措施的主要經濟體之際。
因此,拜登政府將需要對其亞洲和歐洲盟友制定一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創造性、更密集、更合作的互讓方式。推動國際共同事業很少如此重要,但也從未如此困難。這有數個原因。
美歐關係具不確定性
首先,美國任何政策都必須考慮到中國是美國大部分重要夥伴的主要貿易伙伴,包括在2020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歐盟主要貿易伙伴。
這將令大部分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不願考慮任何與中國經濟脱鈎或進入一場新冷戰的想法。美國必須謹慎考慮其夥伴的政治和經濟需要,並認識到,它們不大可能對中國採取共同的、協調的立場,而不計算自己的國家利益。
拜登總統在他講話中有效考慮到了這一點。他説:“我們不能,也不應回到冷戰的敵對和僵化集團。競爭不應阻礙我們在影響我們所有人的問題上的合作。舉例而言,如果我們要在所有地方擊敗新冠肺炎,我們就必須合作。”
其次,歐洲對美國夥伴關係可靠性的懷疑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考慮到前總統特朗普持續受到歡迎、其“美國優先”政策的政治吸引力,以及他在共和黨政治中的持久作用。
這可能導致很多歐洲官員兩面下注。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儘管57%的受訪者認為拜登的勝利對歐盟有利,但約60%的人認為中國在未來十年將變得比美國更強大,並且有32%的人認為美國不再可靠。
第三,拜登政府及其歐洲夥伴必須努力解決或避免在一系列尚未解決的問題上出現緊張關係,這樣他們才不會弄糟重新開始的機會。這些問題包括特朗普政府持續的關税和制裁,空客和波音的貿易爭端,德國和美國有關從俄羅斯到西歐北溪二線天然氣管道的爭論。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打擊網上虛假信息以及加強技術企業如何運營的規則方面,拜登總統將是“盟友”。然而,歐盟越來越多地談論“數字主權”凸顯大西洋兩岸發生數字衝突的可能性。
最後,拜登政府不願參與新的貿易談判,這將令美國在與北京競爭時存在劣勢。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新的協議與亞洲的夥伴接觸。
歷史性的轉折點在於,它們可以轉向積極或消極的方向,並帶來世代的後果。拜登總統有效地提醒我們注意我們的決定性時刻。因此,如果美國及其全球夥伴未能參與迎接這一劃時代的挑戰所需的艱苦努力,那麼現在就沒有任何藉口了。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