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下午,街上的行人在太陽底下行走,温暖的陽光讓人有種初夏的味道,沒帶遮陽傘的人們,紛紛用脱下的衣服、手提袋或者玩具當起了遮陽工具。
本報記者喻志勇 攝
春節假期結束後,恰逢雨水節氣,然而降水不多,升温反成主角。2月18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開啓回暖模式,晴空蔚藍,西風陣陣。但是,拂面的西風拉不住躥升的氣温。在內蒙古、東北地區、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區,氣温普遍回升6℃~10℃,內蒙古東部、河北、北京等地氣温回升達12~18℃。而根據20日的氣象監測顯示,全國共有365個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温突破2月同期歷史極值。其中,石家莊最高氣温24.2℃,鄭州23.7℃。
24℃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常年5月的氣温水平!網友紛紛發微博感嘆,“可以穿短袖啦!”
那麼,多地氣温持續走高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否是受“焚風效應”影響,對農業生產又有何利弊?
我們分別採訪了河南、河北以及山東的氣象專家。
各地升温的原因是什麼
各地氣温飆升,影響原因其實各有不同。
據河南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寧介紹,近期河南氣温持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東亞高緯冷空氣勢力較弱,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受暖氣團控制,天氣晴好,並且地面盛行西風和南風。
據河北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江濤介紹,河北此次升温則是在暖氣團的影響下,升温的地區特別是河北省中南部,長時間沒有冷空氣或冷空氣勢力很弱造成的。
在山東,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史茜表示,受暖脊與西南暖平流配合影響,地面偏南大風是造成升温的主要原因。
這是否與“焚風效應”有關
首先,什麼是焚風效應?
普遍認為,焚風是一種由地形動力強迫引起的過山氣流下沉造成的乾熱風,中緯度相對高度不低於800米至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可能出現。
事實上,氣流在升降過程中是否發生水蒸氣相變僅僅關乎焚風温度估算是否引入不同公式,並不動搖其暖性機制的核心要素:當空氣塊從地面上升時,理想狀態下雖然沒有得到或失去熱量,但上升後氣塊因壓力降低而膨脹,消耗內能導致温度下降;當氣塊下沉,外界氣壓逐漸增大,氣塊體積被壓縮,內能增加,温度也隨之升高。
要是實在難以理解,還可以這樣換位思考:一座高山,在不補充水分的情況下,誰翻過去時還不是兩頰通紅、全身脱水只剩伸着舌頭喘氣的份呢?
當然,體温再怎麼飆升也比不上這種地形影響所帶來的温度增量。
而此次升温,張江濤認為,太行山沿山一帶確實受到焚風的影響,暖氣團集中到了山前一帶,暖氣團變得更暖。
而根據實況,泰山山脈北側氣温高於南側,濟南、淄博風力也明顯更大,也存在部分焚風效應。
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影響
本次升温,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有利有弊。
對山東來説,近日全省氣温快速回升,大部地區光照充足,加速了冬小麥返青過程,對温室內蓄熱增温及設施蔬菜產量與品質提升有利。
在河北,石家莊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專家曹春莉也認為,此次升温對農業影響不大,對主要作物小麥來説,現在的小麥還有耐寒能力,而且升温會促進返青。
持續的氣温偏高,在陽光、大風的加持下,河南全省旱情進一步發展,同時冬小麥受晚霜凍害的風險也在增高。據省農業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彤霄介紹,1月以來,河南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全省有78%的站點出現輕度及以上等級氣象乾旱。另外,據2月20日自動土壤水分監測網0~50cm資料顯示,全省有49個(佔21%)測站墒情不足,主要分佈在豫北、豫西、豫西南及豫中局部地區。
目前,河南各地冬小麥已陸續返青,輕度缺墒有利於小麥根系下扎,提高深層土壤水分利用率。但持續乾旱將影響小麥正常拔節,並對缺墒且無灌溉條件的麥田有一定不利影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户端、中國氣象局)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