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國家發展 港青大有可為

10多年前,奧運前夕的北京,各項籌備活動正如火如荼。王柏榮作為香港優秀高中生代表,第一次來到北京交流。爬長城、遊故宮、在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與八一中學的同學暢談……北京之旅在他心中種下一粒嚮往的種子。

幾年後,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從香港大學通識教育專業畢業。和許多同學留在香港的學校任教不同,他選擇到北京闖一闖,“內地發展如此迅速,有那麼多機遇和挑戰,為什麼不趁着年輕幹一番事業?”

這一闖,至今已是6年。“我體驗了與眾不同的人生,收穫了寶貴的經歷。”王柏榮説。

剛來北京,他曾服務於民間商會,進過科技公司,後來讀研繼續深造,其中最讓他難以忘懷的是在廣西掛職的經歷。

2018年,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他到廣西防城港市掛職鍛鍊。去掛職需要延期一年畢業,周圍一些朋友很不理解:不光“不賺錢”,還要“白白浪費”這麼重要的一年時間。王柏榮卻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在這裏,我能真正瞭解內地的基層治理,瞭解基層的思維方式,這種接地氣的經歷對我這樣一個香港青年而言,是十分難得的。”

他主動請纓到對口幫扶的貧困村參加扶貧工作,其間走訪了很多貧困家庭,接觸了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和事。在瞭解到村小學教育設施缺口較大的情況後,王柏榮積極聯絡在京香港青年捐贈計算機、學習用品等。“我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王柏榮説,“反而是我看到許多高校畢業生選擇放棄大城市的優厚待遇,紮根偏遠山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基層,實實在在幫助困難羣眾脱貧。在他們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家國情懷’。他們悶頭幹事業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感動着我,激勵着我。”

讓王柏榮最有成就感的還有另一件事,也是他始終堅持做的一件事:推動香港和內地青年交流。

“認同源於瞭解。不瞭解,認同就無從談起。我們推動京港兩地交流,為的就是促進兩地青年相互瞭解,增加認同。”從無到有,王柏榮推動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成立了青年事務委員會。近年來,港生來京實習、參訪企業、就業經驗分享等活動,他策劃籌辦超過50次,為近萬人次的京港青年交流搭建橋樑,“我自己就是兩地交流的受益者,因此也想把這份珍貴的禮物傳遞給更年輕的一代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王柏榮與協會成員積極聯繫廠商、克服困難採購了數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支援抗疫一線。“我們也希望能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柏榮説,香港青年來內地發展,不要把自己當過客,要主動融入,積極作為,才能實現個人更好的發展。

前不久,第三十四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王柏榮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香港青年。“這不只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對許多有志香港青年的認同,對港人所作貢獻的肯定。”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青年大有可為”。王柏榮説,“香港青年有的是朝氣,也有的是實力,在這樣的大舞台上,只要不懈奮鬥,我們有的是機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5 字。

轉載請註明: 融入國家發展 港青大有可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