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自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我們每個人就攜帶着極強的社會屬性,彷彿“門庭若市”“熱火朝天”“花團錦簇”“鶯歌燕舞”等詞語的累積疊加,才能證明我們過得開心和幸福,才不白來這人間一趟。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但稍微細想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獨處並不等於憂愁,懂得獨處的人,才是精神世界的密友。

楊絳曾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明白,我們最需要的是關注自我,而不是追求自我之外的其它東西。因為到了一定年齡,該經歷得都已經經歷,回首往昔,也不過大夢一場。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1. 什麼是不合羣?

在大眾認知中,不合羣往往意味着性格孤僻、乖張,讓人想要遠離。但真正的不合羣,並不只是文字表層的意思。

人步入老年,交際圈已經基本穩定,隨着時間的變遷,最終留下的都是摯友。同這些人交往,不會有太多的壓力,反而更讓人舒心。彼此已經熟悉,無需過多地偽裝自己。

假若跳出這個交際圈,結識新的朋友,就必須經歷從熟悉到不熟悉,勞神費力,讓生活徒增煩惱。既然現在的交際圈是讓人感到幸福的,那麼何不珍惜已經擁有的,與多年的摯友常聯繫,不必再混到陌生人羣中,讓本就穩定的交際圈地動山搖。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太多複雜的人際關係令人分身乏術,時常與別人在一起,就會忽略自我的感受,甚至於照顧別人的情緒。熟悉的朋友,已經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去維持關係,那麼餘下的時間便是迴歸自我,不再理會任何的人際關係,多多關注自我身心健康,用大部分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再結交新朋友,一個人待着,看起來是不合羣的表現,其實是意味着釋然,已經不執着於外界的追求,開始聆聽自我。在這個時候,心靈往往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與寧靜。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2. 不合羣,使人內心平和、幸福

在不合羣的時候,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來修養身心,騰出來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那麼內心就不容易浮躁,在關注自我的時候,就會變得平和安定。

古人講究吾日三省吾身,督促人經常反思自我。倘若把精力放到外界身上,就無法提升和反思自我。步入老年後,已經接受不了太多的事情,生活經歷足夠豐富,更需要靜下心來整理和思考,一旦遠離交際場,心情就會感到輕鬆愉悦,徹底消除生活上的孤單和壓力。

空餘的時間還可以多陪伴家人,增進同家人之間的聯繫,提升內心的幸福感。當人不再陷入交際場,家便是最好的港灣。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在這裏,能夠感受到温暖和愛,當迴歸家庭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將倍感温暖。人步入老年,內心是更加孤獨的,在許多事情面前,總是力不從心,也倍感勞累,因此幸福感正是這個年齡段所缺失的。這個時候選擇不合羣,而是去陪伴家人,就能填補內心的空洞和無力感。

不合羣即是修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有一個平和幸福的內心,才能以飽滿的姿態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3. 修心即修身

人的情緒會先影響體內的氣血,最終影響身體機能,經常生氣、憂愁都會導致身體變差。因此,當健康擺在第一位時,情緒就是個不容忽視的條件。

老年人無論健康與否,身體抵抗力已經下降,如果不調節情緒,更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老年人的高發疾病,保持好心情尤為重要。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情緒影響機體的免疫力,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情緒可使機體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狀態,使免疫抗病系統發揮最大效應,抗拒疾病的襲擊。許多醫學家認為,軀體本身就是良醫,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

因此,有心理學家就把情緒稱為''生命的指揮棒''''健康的寒暑表'',由此可見,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極大。

而學着不合羣,就是在學着調節情緒。

不再追逐浮華的東西和無意義的社交,關注自我的生活,能夠培養積極的情緒,當人有了積極的情緒,就意味着有了積極的生活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身體就會逐漸變得更加健康。

積極的情緒讓人喜歡運動、喜歡户外,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當情緒低落時,只想待着什麼都不做,久而久之,人會變得懶散,身體狀況變差。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當人開始關注自我的內心世界,不再追逐外界的一切時,這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情緒。針對老年人來説,最適合的就是迴歸自我和家庭,不僅僅是內心的愉悦,更是身體的平衡。

心和身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修心即修身,要想身體健康,就要有積極的心態。這也是老年人容易忽視的一點,認為到了年齡,身體狀況已成定局便自暴自棄,殊不知,是情緒出現了問題,對什麼事情都放心不下,操心的事情太多,身體支撐不住,最後出現了問題。

對於老年人來説,身體健康是首位,如果身體不健康,其他一切都是空談。當意識到這一點時,也就擁有了積極的情緒。

人到了老年階段,交際圈已經基本穩定,在這個圈子中,留下的都是真心相待的朋友,不需要刻意地去合羣,再合羣是徒添煩惱。學着不合羣,提升自我幸福感,保持內心的平和穩定,擁有了積極的心態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電影《酒神小姐》

而不合羣,就等於是益壽延年。

年過半載,所追求的都已經追求,該得到的都已經得到,經歷越多,就越能明白,追求和得到不過是人生的過眼雲煙,真正能夠被留下的,只有自我本身。

給心靈以棲息的空間,給生命以存在的寬度,修煉自我,追求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合羣,才是最好的長壽之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4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活到60歲,才終於明白:不合羣的人,往往過得更幸福、更長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