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內汽車品牌而言,由於起步較晚,早期發展速度也很慢,很多車主給人留下了“國產車質量差”的印象。相對而言,性能強、品質好的合資品牌車型受到了國內車主的青睞,尤其是日系車和德系車,成為了很多車主的首選,然而,到底買日系車還是德系車,卻成為了很多車主頭疼的問題。為此,不少老司機總結了一個經驗,那就是“沒錢買日本人,有錢買德國人”。為什麼?一個機修工給出了答案,正如機修工所説:這就是聰明人。
首先,日系車和德系車在造車理念上有很大區別。對於日系車來説,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成熟的技術。雖然該車的駕駛體驗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性能還是非常穩定的。以發動機為例,很多日系車依然保留了性能穩定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類型。這種“保守”的生產設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汽車的質量,而且汽車維修成本相對較低。
相比之下,德國汽車在製造汽車的概念上更為激進。在設計方面,德國汽車更喜歡渦輪增壓、分層燃燒和激光大燈等更先進的技術。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讓車主感受到更加豐富的駕駛體驗。然而,由於這些技術“先進”,質量並不是特別穩定。這樣一來,可能會增加後期的養車成本,這對車主造成一定的壓力意義重大。
其次,從使用成本上看,這兩種車也有很大的不同。對於日系車來説,質量比較好,很多車型的發動機長時間無法檢修,這種質量可以降低車主後期的維修成本;再加上日系車的“省油”功能非常明顯,這樣車主後期的維修壓力也就小了很多。然而,一些日系車主卻無法接受動力不足和駕駛體驗不足的缺點。
與日系車相反的是,雖然德系車的品質並不占主導地位,但一些品牌的一些車型卻經常燒機油,這使得車主經常需要維修和更換。不過,從駕駛體驗來看,很多輕量化車主喜歡德系車,因為德系車擁有充沛的動力和紮實的底盤,特別是對於BBA這樣的高端車型來説,這足以提供良好的駕駛體驗。
聽了機修工的話,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沒錢買日語,但我有錢買德語”。對於沒錢的車主來説,最重要的是能夠買到省油耐用的車。閹割他們的部分駕駛經驗也是划算的。對於有錢的車主來説,可以選擇品質更好的德系高端車,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