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看到很多粉絲留言説一家人都在為車牌搖號而發愁,早就挑選好的車型因為號牌問題遲遲無法入手。説是無奈也好,嚐鮮也罷,越來越多一二線城市的用户將購車的目標轉向了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的車型如今也越來越多,説起比亞迪王朝品牌車型中哪個車系最為龐大,那一定是宋系列,涵蓋了三款SUV車型和一款MPV車型,最近也是簡單體驗了一下“家族新丁”純電版本的比亞迪宋PLUS EV車型。
關於“宋”這個車系,如果不是比亞迪的鐵粉,估計也會傻傻分不清楚宋,宋PRO,宋PLUS這幾個車型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但是今天只需要知道這仨車就是中杯、大杯、超大杯就可以了。
這一次的試駕路線主要以城郊的鋪裝路面為主,每天在環路上堵成狗的社長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寬闊的大馬路,肯定是SPORT模式躁起來!但是接下來的感官體驗還是告訴我宋PLUS EV雖然擁有電動車得天獨厚的初段加速性能,但是搭配135KW的最大功率和280N*m的最大扭矩的永磁同步電機還是告訴我這是一台稱職的家用車。
轉向的手感在舒適模式下也十分輕盈甚至可以説是輕盈到沒什麼路感可言了,單手也可以十分輕鬆順手的駕馭。但是運動模式的轉向手感就實在令我覺得稍顯做作,因為在山路上駕駛的過程中,我難以體會到轉向手感隨速度角度的增益,只有生硬的拖拽感,手感實在不適合日常駕駛。
新款車型的底盤調校也是偏向於舒適性,但整體感覺還是比較韌彈的,在低速狀態下,整個回彈的阻尼做得還是非常優秀的,甚至有點豪華車的樣子了,但是如果速度稍高一點的話,在車內的感覺,就不會非常舒適了,並且在盤山多彎的路段整車的側傾也比較明顯,較大幅度的車身晃動讓我在過彎的過程中,不敢再去挑逗他。畢竟對於這輛車的車主,開着天窗帶着家人出遊才是更和諧的場景。
一路開下來,車輛的NVH方面其實給了我一點驚喜,前窗雙層夾膠玻璃和大塊的隔音材料保證了車輛在巡航行駛過程當中,你不會聽見明顯的胎噪和路噪,整個行程中都比較靜謐。
在靜態拍攝的時候也能清晰地看見比亞迪漢同款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組,71.7kWh的電池容量帶來了505km的續航表現,一路走走停停下來,行車電腦的表顯里程也和實際狀態幾乎一致,電池組被安排在了底盤的最低處,這也令整車的離地間隙實在算不上太大,所以也不要指望這這輛車具備很優秀的越野避障能力,市區的鋪裝路面才是他的主戰場。
外觀方面,新款比亞迪宋Plus EV的前臉設計沿襲自漢車型的前中網設計,這也是全車在外觀方面跟燃油版車型最大的區別,燃油版碩大的進氣格柵被封閉式的前格柵所代替,前臉設計也是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外觀。
不得不説比亞迪的車型在引入了Dragon Face的設計元素後的確將整車的質感和品牌調性都做出了一個比較大的提升。貫穿式的啞光銀色護板與前大燈融為一體,LED燈組內的龍爪造型也十分耐看,並且內部還採用了藍色的LED燈帶進行裝飾,彰顯了新能源的特性,也帶來了一些科技感。輪圈也採用了五輻戰斧式的設計,搭配塑料降阻片,可以將整車的行駛阻力進一步的降低。全車溜背式的造型也比較討喜,一向挑剔高冷的母上大人也精煉的表達了她的觀點。
內飾的設計基調也沿襲了前臉的設計元素,整個中控台依然有一塊銀色啞光質感的裝飾條將儀表台上下部分分割開,EV車型上的內飾配色也十分清爽,熟悉的日蝕藍和蒼穹灰的搭配,使整車很顯檔次,有一種温馨素雅的感覺。
方向盤的握感也十分舒適,但是材質方面稍稍硬了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車型的按鍵,一如既往地在一些重要信息的提示上都採用了漢字顯示,比起簡化的英文單詞,更適合我國的用户。
全液晶的儀表盤顯示分辨率也比較出眾,並且顯示的信息非常多樣,包括三種駕駛模式的調節和三種UI界面顯示,搭載了DiLink3.0系統的中控屏處理速度也十分迅速,在使用的過程中非常跟手,使用體驗不亞於一台最新款的iPad。全車七個角度單獨監控的360度全景影像刷新率也很高,作為一個安全輔助功能已經非常稱職。一鍵啓動的按鍵和換擋桿被設計在了中控台下方的智慧之心部分,除此之外,還集成了一些常用的車輛功能,包括駕駛模式和動能回饋的調節,在便利性上還是非常優秀的。但是無線充電的區域不知道是試駕車單台車況的問題還是因為沒有註冊車主,試駕過程中不能為我的手機進行充電。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這輛車的座椅還是很舒適的,填充材料的軟硬適中,即使是長途駕駛也不會覺得勞累,後排座椅的填充物在感官上甚至比前排座椅還要柔軟,並且椅背角度也是可調節的。
其實這樣一台緊湊級的SUV在尺寸上已經是同級別比較領先的狀態了,較大的車身尺寸給了這台車非常充裕的前排、後排乘坐空間以及後備箱的空間。對於大多數的家庭還是比較充裕的。
經過一天的試駕體驗,晚上陷入了沉思:其實比起蔚來,小鵬,威馬,幾何,賽力斯,等等造車新勢力,比亞迪品牌似乎宣傳的重點,從來不是一些超乎人們想象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甚至誇張一點説,現在比亞迪的新能源相比較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説,即使同樣在做新能源電動車,比亞迪給我的感覺都像是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區別。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比亞迪品牌相比較這些造車新勢力已經算得上是老牌選手了;另一方面,比亞迪的新車,無論是設計動力,續航配置以及價格好像都沒有明顯的長板,同樣的,你也找不出它有明顯的短板。其實經過了一天的體驗以後,整台車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平順與舒適,甚至我覺得他的駕乘體驗已經可以媲美一些豪華品牌的車型。
相比較之前印象中,通過買平台,買技術,抄設計的比亞迪的初期車型,其近兩年發佈的新產品,無論是從觀感還是質感,我都覺得有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提升,甚至這樣的一個提升,已經可以讓我拋開之前對於自主品牌的偏見,在試駕的過程中,我竟然不止一次地拿出手機向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安利這一款車,但是現在市場上的各個車型的競爭越發激烈,這樣一款均衡中庸的電動車拋去限牌的因素真的還能佔據更多消費者的內心嗎?
畢竟同價位的競品車型,可能都有一些比較見長的方面,之前也跟一些真實車主聊過他們購買電動車時最吸引他們的點,他們或許因為一些所謂的品牌信仰,或許因為比較長的續航里程,甚至一些車主會直接因為車輛的某一兩點設計直接為之買單,所以新能源這塊市場,戰火從未平息,至於這樣一款重視實用性的家用SUV最終會不會搏出一片天,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