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鐵路
比我的生命還看得重要
我自己修出來的鐵路
我要自己養護它
而且我還想我的下一代
我的子孫 都要在這個鐵路上
為這個鐵路服務到底”
陳大平,今年已經74歲了。1964年,陳大平參軍入伍,成為鐵道兵的一員,剛入伍,就投入到了成昆鐵路的建設中。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這個鐵路是一條重點鐵路,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國家安全的問題,所以説毛主席很關心這條鐵路,所以説我又當了三年兵。
整整6年的鐵道兵生涯,在成昆線上揮灑的青春,是陳大平最難忘卻的記憶。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這個時候我們想起,很艱苦,因為當時説老實話,我們的設備是很差的,機械上是沒有的,最好的機器就是風槍,打隧道的時候,每個人都拿一把風槍打,人都要彈暈,一天打到黑,打了以後,你看我們下班以後,根本看不到人,臉上全是泥漿。最多的時候48個小時沒有睡過覺,什麼狀況,像我們放了炮就喊人們全部到外面去等到,就等的這會時間全部睡着,站着就睡着了,就這麼苦的,從來沒聽誰發牢騷。
儘管當年鐵路建設非常艱苦,但鐵道兵們卻鬥志昂揚,有時還利用空閒時間,和戰友組織籃球比賽,回憶起來,也是苦中有樂。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打籃球都要戴安全帽,因為裏面全是山,猴子也要看我們打籃球,我們一投球,他們也要跟着我們投球,就把石頭甩下來,你如果不戴安全帽,就會受傷。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打破了外國專家認為這裏不可能修成鐵路的斷言,通車那一天,陳大平終生難忘。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最激動的地方是,我們就坐着從峨邊出發的火車,從我親自打的隧道出去,心裏很舒服,我們自己修的橋,我們自己修的路,説不出來當時的激動。
成昆線通車,陳大平也退伍了。之後,他選擇到原成都鐵路局彭山工務段工作,直到退休,陳大平與成昆鐵路相伴整整37年。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這座橋我們彭山工務段維修了幾十年,現在這段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我也完成了我的歷史使命,現在是新橋,這就是新的岷江二橋,由下一代繼續來完成他們的任務。
陳大平的兒子——陳勇,在成昆鐵路上也已經工作了26年,當兵退伍後,按照父親的願望,陳勇進入成都鐵路局,當時,成昆鐵路正在進行電氣化改造,陳勇選擇了一個全新的工種——接觸網工。
成都供電段眉山供電車間接觸網工 陳勇:我們天窗點都是在零點到三點左右,都是夜間作業,檢查我們的吊繩,檢查線架,螺絲有沒有鬆動,線架落巢沒有,我們的工作性質有點黑白顛倒了,經常熬夜也是慢慢習慣,工作需要。
成都供電段眉山供電車間接觸網工 陳勇:接觸網工就是成昆鐵路電氣化改造以後一個新的工種,它的主要職責就是首先保證我們的接觸網設備正常運行,保證電力機車每天能夠正常運行。
工作二十多年,從彭山到思蒙段五十公里鐵路,陳勇走過無數遍。過去,是聽父親講述成昆線上的故事。現在,自己的人生也早已融入了成昆線。
成都供電段眉山供電車間接觸網工 陳勇:成昆線本身也算是我們中國鐵路線比較複雜的一段路,我工作這麼多年,我也真正理解了這份工作,也理解了父輩給我們選擇的這條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職責。
陳源鑫是陳大平的孫子,今年21歲,作為鐵路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對鐵路有不一樣的感情。
△陳家祖孫三代:(左起)陳源鑫、陳大平、陳勇
2020年,陳源鑫從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畢業,學的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現在入職成都地鐵已經有3個月了。
成都地鐵站務員 陳源鑫:成昆鐵路的事情大多都是從我爺爺那裏聽來的,他經常給我講他當兵的時候在鐵路上的一些故事,我小時候也經常去我爸爸的單位去玩,對鐵路還是十分嚮往。
國慶中秋雙節,陳源鑫因為工作不能休假,一家人一起從彭山到成都團聚,陳源鑫邀請爺爺和爸爸來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這也是陳大平生平第一次看到地鐵。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今天我親自到這裏來看了一下,工作非常繁忙,這個大都市的地方,他在這裏為大家服務也是一樣的。
50年前
鐵道兵和築路工人不畏艱險
創造人間奇蹟
參與修建成昆鐵路的鐵道兵 寧祥友:我們出來的時候很艱苦,一塊牀板,一個小揹包,住的也沒有房子,是住在隧道里面,把牀板丟上去,那個就是牀了。
參與修建成昆鐵路的鐵道兵 李少石:那天晚上我是7點15分進去,我把拱架才架好,水平儀測量時,就聽見頂上“嚓嚓嚓”地響,我説“不對,今晚可能要塌方!”剛剛把架子一弄好,我頭上就捱了一坨,“嘣”的一下,就把我敲暈了,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都是一片黑暗了。每一個隧道門口,都有我們犧牲的戰友。想想他們,我是算最幸運的了。
參與修建成昆鐵路的鐵道兵 王元述:沒有怕的!就跟打仗一樣的,只能説往前衝,沒有哪個兵往後退的, 都是往前進。沒有誰怕的。
原成都機務段成昆鐵路首發司機 彭明清:1970年7月1日(通車典禮)那個鏡頭(場面)很隆重,山上都是人,可能有一萬多、(近)兩萬人,到處都是人,隆重得很,走到哪裏就停着,就在那裏演出,到處都是人。第二天出來拍電影,拍電影正好又是遇到我當班。
正好就把我弄到熒幕上去了。我感到很榮幸,因為啥子,既然相信我了,我必須不能出任何事情,要完成這個光榮任務。
原成都車站售票車間主任 楊世賢:剛開通的時候成昆線上的列車就只有一對,買一張車票,旅客要排很長時間,我們也沒有辦法,那時候人員就只有那麼多,車輛也很少,滿足不了。
特別上車檢票的時候,門口人多,上車以後車都超員,上不去怎麼辦呢,我們服務員就上去推,往車裏推進去,還有從窗子爬進去的。
50年來
鐵路人養護改造成昆線
始終如一 默默奉獻
原西昌工電段西昌工電車間副主任 李果:成昆線有一句流行語,也是順口溜,口頭禪,就是“金(沙)江的太陽,馬道的風,普雄落雨像過冬,燕崗打雷像炮轟”。這主要是形容成昆線的艱苦艱難,你像普雄,只要冬天到了十月份以後,水管都凍結了放不出水來。
原昆明局集團廣通工電段黨委書記 李金:50年養路人的堅守,真的非常不容易。在成昆線的一些小站,背靠大山,面對金沙江,我們在工區的時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慢車到的時候那兩分鐘的快樂,為什麼呢,因為慢車到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旅客,那一刻我們就可以感到迴歸社會的那種感覺,特別孤單。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檔案史志室 王福永:有種精神叫“成昆”。整個成昆鐵路,犧牲了2100名鐵道兵和修路民兵,就意味着每公里倒下了兩個人。
到現在已經整整50年,這些鐵路職工繼承了成昆精神、鐵道兵的精神吧,默默在小站上奉獻,他們耐得住寂寞,50年下來,成昆線依然服務於大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