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拆彈”救醒昏迷患者

原標題:成功“拆彈”救醒昏迷患者

通訊員 趙潔 李鑫 本報記者 肖建軍

不久前,消防員小金在進行專業訓練時突然沒有任何徵兆地重重摔倒在地上,陷入昏迷。急救人員接到呼救後迅速趕到現場,在緊急處理後,將其快速送到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最終,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小金恢復健康,重返訓練場。

闖過第一關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急診科、神經外科接診後,第一時間進行專家會診,綜合患者意識、查體及病史,考慮可能為顱內出血。

醫護人員緊急進行頭顱CT及CTA檢查,不出所料——是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影像科第一時間做出3D血管成像,考慮是顱內前交通動脈動脈瘤破裂而造成的腦內出血。

動脈瘤破裂出血洶湧,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影響極大,很有可能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危及生命。因出血量大,破入腦室,又造成了急性腦積水,小金病情加重,呼吸越來越微弱……

救命,第一步就是要先把腦積水引流出來。一分鐘都不能耽擱!神經外一科主任董海青在會診後果斷決定,行腦室鑽孔引流術。30分鐘後,只見醫生手中的引流管中,紅色腦脊液被慢慢引出。隨着手術的進行,患者的呼吸終於趨於平穩。

第二天早上,小金慢慢睜開了雙眼,他那一天一宿沒閤眼的父母長長地舒了口氣。

但,這只是大家闖過的第一關。

巧除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再次破裂的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挽救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是成功“拆彈”。

董海青分析病情後,決定行血管內介入動脈瘤栓塞術。小金的動脈瘤位於前交通動脈,且瘤頸較寬,對側大腦前動脈未發育。正常的血流會分佈在兩支血管,而小金卻少了一支血管,且動脈瘤處於血管的拐彎位置,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倍增,單純栓塞難度較大。考慮到患者非常年輕,血管內支架的置入可能會對患者後期產生一定影響,董海青決定不置入支架,而是利用導管輔助,將微導管微導絲順利送達動脈瘤內預定位置。

栓塞部位處於腦血管遠端最深遠的部位。董海青通過穿側股動脈將導管導絲按照既定路線輸送。又細又軟的導管在蜿蜒曲折的細小血管裏遊走,彈簧圈填充栓塞,每一個環節必須精準到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在介入科、麻醉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動脈瘤終於“消失”,且載瘤動脈顯影良好,大家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經過神經外科醫護的精心療護,10天后,陽光帥氣的消防戰士小金重新站了起來,踏上了回部隊的康復之路。

據董海青介紹,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管壁病理性侷限性擴張產生的腦血管瘤樣突起,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發病率約為3%,每年發病人數600萬,有着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近半數的破裂動脈瘤患者遺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近年來,血管內栓塞治療已經成為腦血管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隨着栓塞材料的不斷進步以及栓塞方式的多樣化,顱內動脈瘤的血管內栓塞技術日趨成熟。該技術創傷小、療效好,且患者術後恢復快,因此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2K5NIR3Y】獲取授權信息。(趙潔 李鑫 肖建軍)

責任編輯: 小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9 字。

轉載請註明: 成功“拆彈”救醒昏迷患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