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茶農抓緊晴好天氣採摘第一道春茶。(圖/石奎)
又是一年春來到,全國春耕生產由南向北逐漸展開。春季農業生產事關兩季收成,春播糧食麪積佔全年一半以上,夏糧產量超全年五分之一。做好氣象保障服務,對穩定糧食產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全國各級氣象部門提早謀劃部署,做好春耕春播等關鍵農時氣象服務,強化科技支撐,為田間地頭增添一抹亮麗的氣象色彩。
問需求查農情
記掛在心的未雨綢繆
“多虧氣象局和農牧局提醒,我2月份就開始為温室育苗做準備。”訾永軍是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林原村的種植大户,他對今年計劃種植的1000畝甘藍和500畝芹菜底氣十足。
前段時間,訾永軍家中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當地氣象和農牧部門工作人員組成聯合指導組,到農户家中走訪調研,把今年農牧業氣候趨勢預測、年景展望結果以及土壤墒情監測信息講給農户聽。
春耕期間,內蒙古最主要的氣象災害就是“倒春寒”和風沙。氣象和農牧部門的“早操心”,換來了訾永軍如今的“很放心”。
訾永軍説:
“比起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旗裏的氣象服務信息更精細,面對面指導幫助也更大。”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去年經歷了疫情、汛情重重考驗,“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全國氣象部門將服務春季農業生產作為開年重頭戲,早部署、早準備——
田間地頭調研需求、測量墒情。在山西省介休市,農業氣象技術人員仔細查看測定全市小麥一、二、三類苗的種植比例、總莖數、單株分櫱數、死苗率、返青生長狀況等,有針對性地取土測墒。
災害過後調查災情、助力生產。3月30日至4月1日,一場風雹天氣造成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進賢縣部分鄉鎮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最大的冰雹有‘拳頭’那麼大!” 二塘鄉農業農村辦主任譚啓華邊説邊指向早稻田,“冰雹砸斷了秧苗,現在田間能成活的秧苗很少,如不翻耕重播,產量將受到很大影響。”南昌市、縣農氣服務小組深入受災較重的村子,提供科學合理補種建議。
3月底,江西南昌出現強對流天氣,風雹造成早稻、蔬菜等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南昌市、縣農氣服務小組深入受災鄉村開展災情調查,指導種植户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恢復生產。(圖/文:林嘉寶 陳麗紅 廖南京)
巧用科技
智慧服務為農田注入硬核生產力
一片綠油油的麥田,畫面拉近後,葉片上的水滴依稀可見——這是記者在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種糧大户付太華的手機上,通過“呱呱氣象”手機App看到的畫面。
在浚縣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區,佈設着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氣象監測站。360度旋轉監控攝像頭和各類傳感器,正全天候監測農作物生長。這些數據被傳送至20公里外的鶴壁農業氣象試驗站數據採集中心,再通過市氣象部門自主研發的“呱呱氣象”App形成服務產品。
“在這裏,地面觀測數據和風雲三號衞星遙感數據實時滾動,兩組數據訂正彙總,形成氣象為農服務產品。”鶴壁農業氣象試驗站高工王福州表示,啥時候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看看手機就一目瞭然,播種、管護和收穫都能用得着。
地上跑的農機、天上飛的無人機、手裏用的App……智慧春耕為農業提質增效,智慧氣象為農業生產增添科技色彩。這邊的手機App當起了農户的“眼睛”,那邊的智慧氣象為農服務手機客户端已實現了一鍵操作。
目前,安徽蚌埠小麥赤黴病防控進入關鍵期,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作業。(圖/周麗雅)
重慶市銅梁區奇彩夢園景區負責人劉曉軍對區氣象局自主開發的智慧氣象為農服務手機客户端讚不絕口。他拿着手機現場演示:“土壤缺水了,就會接到短信提醒,只需點擊幾下,就能遠程操控灌溉系統,實現增濕調節,土壤達到一定濕度後,灌溉系統還會自動關閉。”
該基地自建起氣象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後,通過手機客户端可以遠程調控農業產業,不僅節省40%的人力成本,還使蔬果、花卉存活率提高20%,每年增加收入百萬元。
隨着智慧農業氣象工作的進展,全國多地都能看到這樣的為農服務場景。在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庵上湖村的西瓜暖棚裏,“智能温濕”App採集到的温度、濕度等氣象數據,能實現精準控温,幫助改善西瓜種植。瓜農根據氣象條件提前45天移栽,用多出來的時間種了兩茬西瓜,實現了穩增收。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無線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站的進駐,讓遠在外地的栽培專家、植保專家、氣象專家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在線“問診”,不必車馬周折,就可進行答疑解惑。
眼下,春耕春播還在進行時,這幅全國春日農事圖上的氣象色彩也愈發濃重。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豐收年!
日前,湖南省安鄉縣官保村藕農正在忙着採收蓮藕,安鄉縣氣象台及時進行每日的天氣提示,助力蓮藕採收。(文/圖:李昱 汪健)
來源:中國氣象局